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考虑残余位移的多层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及放大效应

发布时间:2018-03-14 11:38

  本文选题:多层RC框架 切入点:等效SDOF体系 出处:《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多层RC平面框架结构在23条地震动记录2个不同强度水平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RC框架的最大位移和残余位移等沿着楼层高度的大小和分布。统计分析残余层间位移角、最大层间位移角及两者比值这3个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为研究P-?效应的影响,对比是否考虑P-?效应两种工况下多层RC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对多层RC框架的等效SDOF体系作同样的时程分析,对比了等效SDOF体系和多层RC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研究高阶模态效应对RC框架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P-?效应和高阶模态效应对多层RC框架结构的残余位移响应的平均放大作用均大于其对最大位移响应的放大效应,残余位移响应的离散性也大于最大位移响应的离散性。另外,随着地震动强度水平的增加,结构地震响应的离散性明显增大。
[Abstract]:The 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 of multi-story RC plane frame structure with 23 ground motion records at two different strength levels is carried out. The magnitud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and residual displacement along the floor height of RC frame are obtained. Th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he three indexes, namely, the angle of displacement between the residual layers, the angle of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he floor and the ratio of the two,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effect of the effect, contrast whether to consider P-? Furthermore, the equivalent SDOF system of multi-story RC frame is analyzed in the same time history,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equivalent SDOF system and multi-story RC frame structure are compared. The influence of high order mode effect on RC frame is studied. The average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residual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multi-story RC frame structure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its maximum displacement response, and the dispersion of residual displacement response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maximum displacement response. With the increase of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level, the dispersion of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increases obviously.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8036)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204FKCA126)
【分类号】:TU311.3;TU37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建平;吕西林;李慧;;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及对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要求[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4期

2 郝建兵;吴刚;吴智深;;SDOF体系残余变形响应与地震强度指标相关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清;赵世春;;基于IDA的网壳结构动力失稳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吕大刚;于晓辉;王光远;;基于单地震动记录IDA方法的结构倒塌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6期

3 杨俊芬;顾强;何涛;彭奕亮;;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求解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Ⅰ)——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2期

4 李磊;郑山锁;李谦;;基于IDA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吕西林;苏宁粉;周颖;;复杂高层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5期

6 韩建平;杨军平;;考虑结构构件退化特性评估大震下RC框架抗整体性倒塌能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6期

7 于江;狄军;;水平地震作用下半刚性端板式连接钢结构住宅的动态响应与破坏模式的数值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1期

8 盛国华;朱浮声;张俊;;基于位移的FRP加固混凝土框架抗震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5期

9 王一帆;李启才;方有珍;;承载力比值对摩擦型自复位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J];钢结构;2013年12期

10 葛冬生;赵宝成;;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倒塌储备能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余波;杨绿峰;;捏拢效应和P-△效应作用下非弹性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的新型Bouc-Wen模型[A];塑性力学新进展——2011年全国塑性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韩建平;杨军平;;基于纤维截面单元评估大震下RC框架结构抗整体倒塌能力[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3 郝建兵;吴刚;吴智深;;基于震后残余位移的结构可修复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4 李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构件基于性能的实用抗震设计方法[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韩建平;陈继强;闫青;罗熠;;考虑谱形影响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进展[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莉;城市桥梁地震碰撞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D];天津大学;2010年

2 刘高波;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吴巧云;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余波;基于极限承载能力和地震延性需求的结构可靠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5 殷占忠;带有约束屈曲支撑杆件的空间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6 岳茂光;场地—结构体系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杨俊芬;中心支撑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行;地震作用下高墩刚构桥动力稳定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邹中权;桥梁结构抗震性能概率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芦燕;大跨度拱型刚架结构倒塌破坏机理及其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晓斌;约束屈曲支撑在局部双层球面网壳的减震性能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狄军;半刚性端板式连接钢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陈辉明;底层架空的填充墙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刚;多层钢框架倒塌储备能力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5 徐彩彩;地震作用下有砟轨道变形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傅p,

本文编号:1611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611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6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