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8-03-22 16:12

  本文选题:低碳 切入点:城市空间 出处:《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定期评价城市规划有利于后继规划的改进和有效实施。评估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实施,关键在于建立一系列评估指标体系。以减少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与能源为目标,建立了土地集约紧凑利用、土地混合使用、交通结构、绿化覆盖率等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既为审视现行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空间提供了依据,又为城市规划修编增加低碳城市空间内容提供参考依据,以促使形成低碳城市空间,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urban planning on a regular basis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subsequent planning. The key to evalu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planning under the spatial objectives of low-carbon cities li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eries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and reduce air pollution. Based on the goal of saving resources and energ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such as intensive and compact use of land, mixed use of land, traffic structure and green coverage rate, has been established. It not only provides a basis for examining the current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urban space, but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basis for urban planning to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low-carbon urban spa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low-carbon urban spa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基金】: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Z1130)
【分类号】:TU9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仇保兴;;我国城镇化中后期的若干挑战与机遇——城市规划变革的新动向[J];城市规划;2010年01期

2 孙施文,周宇;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2期

3 仇保兴;;实现我国有序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期

4 潘海啸;汤婛;吴锦瑜;卢源;张仰斐;;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6期

5 仇保兴;;紧凑度与多样性——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J];城市规划;2012年10期

6 金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J];环境保护;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向阳;任一新;郭平毅;;生态农业是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山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2 黄文娟;葛幼松;周权平;;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3 秦海燕;丁绍刚;金芸;;都市生态主义——基于可持续的低碳城市营建理念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马自俊;;我国企业实行绿色核算的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夏宇;孙娇;;低碳与城市园林绿地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6期

6 王立军;论我国持续循环农业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4期

7 郑立,鲁金萍;新疆生态环境竞争力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8 于可红,钱利安;浙江省金融系统职工参与休闲体育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朱国萍;;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图书馆普遍均等服务[J];图书与情报;2009年02期

10 邓志国,綦振平;重大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英菊;应急预案辅助设计及评价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向睿;交通能耗在城市绿色交通规划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左长安;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及其规划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邱红;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马瑞;城市“易犯罪”空间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李美岩;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王英姿;“源”文化影响下潮汕小城镇空间集约规划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雄伟;我国大都市区新城规划的实施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吉平;浙江省县级城市总体规划新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剑;总体规划制定中城市政府行为的政策分析[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5 袁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高晓瑾;济南市产业生态化评价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彼爱;河南省低碳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碳排放驱动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万军;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郭凤霞;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冯蕊;城市居民生活消费CO_2排放估算方法及应用初步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恩里克·潘纳罗萨·隆多尼奥;孙羽;;彻底改善哥伦比亚的城市交通质量——波哥大市前市长潘纳罗萨1985年撰写的文章[J];城市交通;2007年01期

2 潘海啸;;城市轨道交通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交通;2008年04期

3 潘海啸,任春洋;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4期

4 李旭光;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若干问题的思考[J];规划师;2005年08期

5 董宏伟;王磊;;美国新城市主义指导下的公交导向发展:批判与反思[J];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6 金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J];环境保护;2008年03期

7 黄蕙;GDP翻番要迈能源门槛 降低能耗:不轻松的20%[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649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649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2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