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日常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本文选题:日常生活 切入点:城市公共空间 出处:《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今,城市化发展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景观设计要满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及日常生活方式。城市公共空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它不仅包含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为人们提供物质交换、情感交流、休闲娱乐的日常活动场所,也是能反映城市整体活力的场所。当前,我国的景观设计缺乏从人的惯常活动模式出发,来研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人们的日常活动无法良好的开展,甚至一些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场所。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尝试建构一种微观视角,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功能性作为出发点,提出“生活性景观”的设计理念,重视人的参与和体验,从而研究适应日常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本文首先分析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及心理需求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大连市三个典型的城市公共空间:海军广场、中山公园、劳动公园进行调研,分析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性及景观设计合理性,归纳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相关案例进行总结。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应日常生活的景观设计原则,包括行为灵活性原则、日常生活多样性原则、日常活动复合性原则;从功能、视觉、微气候三方面提出了设计要求;从景观构成设计、元素设计两个层面进行具体的阐述;最后,从空间尺度及功能、步行环境、活动支持、商业四个方面对适应日常生活的城市公园的营造进行总结。为城市公共空间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Abstract]: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people's daily life style. The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be satisfied with people's daily life state and daily life style. The urban public spa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It includes not only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 but also the service of people's daily life. It is also a place that can reflect the overall vitality of the city. At present,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our country lacks of studying all aspects of daily lif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eople's usual activity patterns, which makes people's daily activities impossible to carry out well. Even some urban public spaces have become places where no one is interested. Based on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micro perspective to meet the functional needs of daily lif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ut forward the design concept of "living landscape". To study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urban public space which adapts to daily lif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people's daily life, behavior pattern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so 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urban public space which adapts to daily lif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ree typical urban public spaces in Dalian: Navy Square, Zhongshan Park and Labor Park, analyzes the richness of people's daily life and the rationality of landscape design, and sums up the existing problem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design for daily life, including the principle of behavioral flexibility, the principle of diversity of daily life, the principle of complexity of daily activities,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plexity of daily activities. Vision, microclimate three aspects of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from the landscape composition design, element design two levels of specific elaboration; finally, from the spatial scale and function, walking environment, activity support, The four aspects of commerce summariz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s which adapt to daily life, and provide a certain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urban public space to serve people's daily life better.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强;从城市演化过程看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意义[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郭江泳;以人为本 塑造高质量的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石永良,张智民;城市公共空间的维系[J];时代建筑;2001年03期
4 赵蔚;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层规划控制[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05期
5 程世丹;构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J];华中建筑;2003年01期
6 周进,黄建中;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建筑师;2003年03期
7 严龙华;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福州榕城广场[J];建筑学报;2004年03期
8 何志明,周铁军;从能量集合的角度初探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陈军;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解析与重构[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4期
10 马航;十九世纪的美国城市公共空间[J];规划师;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富花;陈天;;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模式研究[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肖艳阳;;交通机动化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杨震;徐苗;;创造和谐的城市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实践价值观[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宁;徐小东;;香港城市公共空间解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真真;崔超;;城市公共空间的休息设施研究——以座椅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徐宁;;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7 马蔷;李瑾茜;;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管理初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8 周有军;黄耀志;刘强;花茜;;论后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向[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保奇;;建构地区联系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三里屯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汪洋;;城市化进程中苏中地区小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乐渝;城市公共空间与和谐社会[N];经济观察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军妮;现代城市走向何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宏;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建构与艺术化设计研究[N];中华建筑报;2012年
4 记者 韩焱;我市不断拓展城市公共空间[N];咸阳日报;2013年
5 记者 耿薇;城市公共空间将被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N];陕西日报;2013年
6 记者 梁新星;陕西立法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N];中国建设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谈燕;城市公共空间 需以人为尺度[N];解放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赵芳;《陕西省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条例》出台[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李春朋;规范城市公共空间管理 建设美丽航天新城[N];西安日报;2014年
10 章正;城市公共空间可以释放“潮汐”功能[N];郑州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李昊;物象与意义—社会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1978-2008)[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耿美云;城市公共空间特色景观衍续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周祥;广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及其演进研究(1759-1949)[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文;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何建龙;城市向导[D];同济大学;2008年
9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郢娴;从空间到场所[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杨;城市公共空间互动环境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霍s,
本文编号:1692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69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