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微结构特性对饱和黄土动残余变形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3 11:12

  本文选题:黄土 切入点:液化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S2期


【摘要】:通过对黄土高原不同微结构分区的黄土进行微结构电镜扫描试验和饱和状态下的动三轴液化试验,以及相同物性状态下兰州原状与重塑黄土液化的对比试验,得出了饱和黄土结构性对抗液化强度的影响规律,定性定量分析了微结构类型对饱和黄土动残余变形特征的影响关系,并通过分析不同地区黄土的动应力 动残余应变,得出了不同微结构特性黄土动残余变形发展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饱和黄土的抗液化强度与其结构性有关,重塑过程中由于颗粒重组和颗粒间胶结作用的减弱,导致土体的抗液化强度降低;饱和黄土液化时动残余变形随着振次增加呈指数关系增加,拟合参数主要受控于黄土的密度和塑性指数,动残余变形的增长与微结构特性关系密切,结构强度越高的黄土动残余变形增长越缓慢;不同微结构特性的黄土液化时动残余应变发展机理不同,胶结性较弱的黄土动残余变形可划分为黏弹塑性和塑性阶段,胶结性较强的黄土液化时依次产生黏弹塑性、黏塑性和塑性变形。
[Abstract]:The dynamic triaxial liquefaction tests of loess in different microstructural zones on the Loess Plateau were carried out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dynamic triaxial liquefaction under saturated state, and the contrast tests between Lanzhou original and remolded loess liquefaction under the same physical properties.The influence law of structural resistance to liquefaction strength of saturated loess is obtained, and the influence of microstructure type on dynamic residual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turated loess is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d the dynamic stress and residual strain of loes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analyzed.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dynamic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loess with different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quefaction resistance strength of saturated loess is related to its structure.The dynamic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saturated loess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vibration frequency. The fitting parameter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density and plastic index of loess. The increase of dynamic residual defor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The dynamic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loess with higher structural strength increases more slowly, and the dynamic residual strain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loess liquefaction with different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s different, and the dynamic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loess with weak cementing property can be divided into viscoelastic-plastic and plastic stages.Viscoelastic-plastic, viscoplastic and plastic deformation are produced in turn during liquefaction of loess with strong cement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567)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1308RJZA153) 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KLLEE-12-003)
【分类号】:TU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胡伟;韩建刚;;结构性饱和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5期

2 王峻;王兰民;王平;王谦;魏明;;不同地区饱和黄土液化特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5期

3 刘汉龙;;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研究进展综述[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4 吴敏哲;张柯;胡卫兵;杨玉东;常玉珍;王鑫;;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饱和黄土的累积塑性应变[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胡再强,沈珠江,谢定义;非饱和黄土的结构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6 佘跃心,刘汉龙,高玉峰;饱和黄土孔压增长模式与液化机理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2年04期

7 孙海妹;王兰民;王平;刘红玫;;饱和兰州黄土液化过程中孔压和应变发展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11期

8 邓津;王兰民;张振中;孙军杰;钟秀梅;;我国黄土的微结构类型与震陷区域划分[J];地震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9 王谦;王兰民;王峻;高中南;;基于密度控制理论的饱和黄土地基抗液化处理指标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强,刘宏杰,吴道祥;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齐明山,冯翠霞,谢永利,刘保健;原状黄土连续加荷k_0固结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3 孙海妹;王兰民;王平;刘红玫;;振动荷载作用下黄土应变增长特征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4 卢全中;彭建兵;;黄土体工程地质的研究体系及若干问题探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王常明;马栋和;林容;王科;宋朋燃;;辽西地区黄土的强度与本构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5期

6 王常明;林容;陈多才;张先伟;王科;;辽西黄土湿陷变形特性及湿陷后微观结构变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2期

7 赵景波;黄土的本质与形成模式[J];沉积学报;2003年02期

8 高凌霞,杨向军;西安地区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高凌霞;孙建刚;覃丽坤;;非饱和黄土湿陷性微结构效应[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雷祥义;靖远曹岘黄土的形成时代及显微结构特征[J];地理学报;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正汉;;特殊土的细观结构及其演化的CT-三轴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史永跃;李新生;尚彦军;;试样面积和黄土各向异性对湿陷性的影响[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3 胡瑞林;李向全;官国琳;叶浩;;粘性土微结构分维及其特征[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4 周永习;张得煊;罗春泳;陈军;;陕西高楼滑坡机理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富丽;白晓红;王梅;;黄土微观结构与湿陷性的定量分析[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和礼红;汪稔;;特殊土结构性研究之现状[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7 齐明山;;原状黄土连续加荷k_0固结试验研究[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8 井彦林;仵彦卿;林杜军;贺国元;胡志平;;我国黄土湿陷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长丹;王旭;周顺华;王炳龙;;自重湿陷性黄土与单桩负摩阻力离心模型试验[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伟;陈勇;;山西洪洞恒富铁路专用线黄土特性及工程措施[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彦旭;压实黄土增湿变形的非饱和土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陈龙伟;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理论及相互作用规律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3 邓龙胜;强震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机理和动力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龚成明;黄土工程边坡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柯;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层的振动响应和沉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锋;深季节冻土区重载汽车荷载下路基动力响应与永久变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高凌霞;黄土湿陷性的微结构效应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帆宇;黄土的剪切行为和黄土滑坡[D];兰州大学;2011年

9 庞小朝;深圳原状全风化花岗岩的试验和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李晓军;路基填土破损过程的细观识别与破损参数测定[D];长安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文英;陕西汉中梁山地区晚更新世黄土成因及其记录的环境信息[D];西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定义;黄土力学特性与应用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地下空间;1999年04期

2 林永国,廖少明,刘国彬;地铁隧道纵向变形影响因素的探讨[J];地下空间;2000年04期

3 张克绪,李明宰,常向前;地震引起的土坝永久变形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9年01期

4 韩国城,孔宪京;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研究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5 赵俊明;刘松玉;石名磊;张海军;;交通荷载作用下低路堤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雷祥义;;黄土高原南部晚更新世黄土地层划分、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质特征[J];第四纪研究;1992年02期

7 刘雪珠;陈国兴;;轨道交通荷载下路基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进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8 刘平;杨贵;高德清;李国英;;循环荷载作用下粗粒料与掺砾粘土接触面单剪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9 王峻;王兰民;李兰;;黄土场地地震液化研究[J];地震研究;2006年04期

10 王国欣;肖树芳;;土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综述[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险峰;何之民;林明;;同济大学岩土离心机的研发[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周燕国;陈云敏;社本康广;;弯曲元剪切波速测速技术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的应用[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兰民,刘红玫,李兰,孙崇绍;饱和黄土液化机理与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2 杨振茂,赵成刚,王兰民,饶为国;饱和黄土液化及其理论研究现状[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3 魏永学;;粉体搅拌桩在处理饱和黄土软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4期

4 马贵生,董筑,张航;孤柏嘴邙山饱和黄土工程特性与边坡稳定性[J];人民长江;2005年04期

5 王志杰;陈能远;曹亚阁;习志雄;;饱和黄土三轴渗透试验[J];人民黄河;2007年12期

6 郭鸿;骆亚生;李广冬;;考虑地区差异性的饱和黄土三轴渗透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10期

7 郭敏丽;王金生;李书绅;刘春立;滕彦国;;示踪剂在饱和黄土中的滞留特征比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周永习;张得煊;罗春泳;陈军;;饱和黄土稳态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5期

9 陈辉;刘明振;宋战平;;重塑及原状饱和黄土结构性参数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10 陈辉;胡伟;;饱和黄土静力学特性的多因素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树俊;贾乃康;;关于饱和黄土若干问题的探讨[A];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伟;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相互作用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崔广芹;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地铁隧道周围土层变形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文晓;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及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2 岳建平;低温环境下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特性及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3 赵丽娅;饱和黄土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王谦;饱和黄土液化势的物性指标评价和深度下限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1年

5 安鹏;渗流条件下重塑饱和黄土的渗透性劣化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平;饱和黄土的三轴渗透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岳夏冰;重塑饱和黄土K_0固结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佘芳涛;饱和黄土隧道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变化机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亚宾;腐殖质及聚丙烯纤维对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特性影响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04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04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8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