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北京平原区典型乡村森林景观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5 06:34

  本文选题:北京 切入点:平原区 出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今社会,在各方面生活与工作压力下的人们开始厌倦喧闹的城市环境和人工景观,越来越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野田园风景,而乡村景观作为一个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融合的景观综合体,它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和充满魅力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乡村森林景观作为乡村景观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北京作为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地配置乡村森林景观资源,协调好森林景观各类型要素,有效地规划乡村森林景观空间,解决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以促进乡村森林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营造出安全、健康、高效、美丽的乡村森林景观,对于北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美丽北京”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将北京平原区乡村分为3种类型,并选取各类型中的1个典型乡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人员访谈等形式,研究了3个典型乡村森林景观的特点,分析了生活区与生产区森林景观的构成,总结了道路林、庭院林、防护林、围村林和生产性片林这5种类型森林景观建设的优点与不足。(1)从乡村整体绿化情况来看北京平原区大部分乡村生活区的森林景观建设水平较差,林木覆盖率较低,而生产区的绿化相比而言有较佳的林木覆盖率,但是类型单一,景观需要提升。部分村庄原有的森林绿化树木得不到有效的管护,出现了衰退的现象。(2)从各类乡村森林景观要素来看(1)道路林:北京平原区的道路林景观,普遍存在主路绿化较好,而次要道路、宅间道路绿化较差的现象。应注意提高次要道路等的绿化覆盖,在街道两侧种植适宜的花、灌、草或者对沿街的建筑外立面进行垂直绿化,提高绿视率。(2)庭院林:北京平原区大多数乡村庭院林绿化中乔木栽植不多,很多房前屋后适宜植树的空间没有充分利用。应根据群众植树习惯,结合建筑风格,栽植上适宜的果树、花灌木、藤本等,进行园林型、经济型或者休闲体验型的庭院绿化。(3)防护林:北京平原区乡村的防护林是比较完备的,但树种不丰富,林带结构单一,且大多数为落叶的乔木,使得冬季防护能力大大降低,应尽量选用落叶与常绿树种搭配。(4)围村林:北京平原区乡村围村林的建设都仅仅停留在植树的阶段,多数属于防护型的围村林。应开展经济型、美化型的围村林建设,同时要充分结合各村的文化底蕴进行优化,以凸显村庄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形成特色型围村林景观,为村民和游客提供游玩休闲的场所空间。(5)生产性片林:北京平原区乡村的生产性片林主要以经济林和用材林这两大类为主,经营模式都比较单一。应建设发展成上林下草、上林下药、上林下菌、上林下禽、上林下菜及林畜综合式立体开发模式;或者以农耕观光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旅游建设为载体,结合当地乡村的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游憩产业。在此基础上,结合3个典型村镇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人居文化等特点,提出了增加林木覆盖率、突出生态文化特色、促进产业发展等对策,探讨了乡村森林景观的优化建设模式。(1)从乡村森林景观优化对策来看北京平原区乡村村域范围内的森林景观在优化建设时,要注意生活区和生产区的森林景观的比例,构建布局合理、结构清晰的乡村森林景观体系。对于生活区森林景观优化要充分利用好村内的空闲隙地植树造景,使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生产区的森林景观优化要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适度地发展林木产业,结合乡村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等特色,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特色林果产业、观光游憩等绿色森林景观产业,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从乡村外围区域的大背景上看,北京平原区森林景观的优化建设要兼顾乡村外围环境,完善乡村的森林生态屏障,缓解城乡差异,使乡村生态环境和城乡交界处的生态环境得到共同的改善,构筑起一个自然安全、舒适惬意的区域生态大背景环境。(2)从三个村庄具体的优化措施来看(1)巴园子村是北京近郊区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乡村,它的森林景观优化建设属于文化游憩型绿化。要结合现有的道路系统、建筑风格等,挖掘满族文化底蕴,提高道路林、庭院林的美景度,增加屋顶绿化、院墙绿化,同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完善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结合农耕文化发展休闲游憩产业,发挥森林景观的经济效益,努力使巴园子村的林木覆盖率由现在的11.5%增加至25.7%,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乡村森林景观生态网络体系。(2)大黑垡村作为北京平原远郊区的乡村,受城市化的影响小,外围的耕地景观保留较好,森林树木的长势较佳,农田防护林建设较为完善。它的乡村森林景观优化建设属于生态经济型绿化,主要是以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为主,提高生活区森林景观的绿化面积,同时利用该村浓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和采育镇悠久的葡萄采摘历史,开展休闲农业、体验式农庄等经济产业,发展旅游游憩业,使大黑垡村的林木覆盖率由现在的22.4%增加至30%,努力实现大黑垡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3)高碑店村是属于近郊区受城市化影响较大的乡村,因为耕地景观的减少,后期道路林、庭院林建设的滞后,导致绿视率较低,该村森林景观的优化建设应属于是园林美化型绿化,以增加绿量为重点目标,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增加道路林绿化覆盖面积,结合建筑风格做好院墙的垂直绿化,可以进一步推广高碑店村的屋顶绿化建设和“精神文明林”的建设,通过增绿、插绿工程全面提高乡村森林绿化面积,使其林木覆盖率在现有较好的3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至40.2%,营造出“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周边森林化”的乡土风貌。乡村森林景观作为城市森林景观的自然延伸,是最贴近村民人居环境的景观,北京平原区乡村森林景观优化建设不是单纯地增加扩张绿地面积,而更多的是要由局部森林绿化建设向空间立体绿化、网络体系绿化和整体系统绿化过渡;它的优化建设要更多地满足乡村居民休闲游憩的需求,充分挖掘乡村的文化底蕴进行特色性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北京平原区“美丽乡村”的建设。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5.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文婷;赵衡宇;熊丽荣;任彝;田密蜜;;城市森林景观数字化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谢春华;王秀珍;;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森林景观生态分类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6年04期

3 兆赖之;杭州市郊区县森林景观价值的探讨[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4 吴田田;;以通州区平原造林为例谈营造北京平原地区大尺度森林景观[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年06期

5 温银娥,汤庚国;城市森林景观营建初探——以上海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Z1期

6 廖石水;江小元;汪圣礼;;千岛湖森林景观建设规划布局与构想[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金云新;;温岭市东辉公园森林景观建设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6期

8 李若凝;;旅游视野下嵩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结构及其优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9 孙克南;赵小宇;宋平;;浅谈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的设计与经营[J];河北林业科技;2011年02期

10 马生德;王建风;;森林景观价值评估的实证分析——以青海西宁湟水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学军;姜志林;;区域森林景观的生态经济模型及其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张会儒;蔡小虎;雷渊才;王启和;;四川省崇州林场干沟流域森林景观动态分析评价和模拟[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3 肖随丽;;景观林业内涵概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尹承勇;王之颖;;探索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保护与提升[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韩涛;李忠虎;何建平;张瑛春;吕小琴;吕凤琴;;小陇山林区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世梁;傅伯杰;马克明;刘国华;;异质化暖温带阔叶森林景观中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性质影响及保护[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方向京;张志;李笑吟;孙大庆;;用于森林景观干扰、管理和演替模拟的LANDIS模型[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8 欧阳勋志;廖为明;;县域森林景观资源功能区划初探——以江西婺源县为例[A];2007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世梁;马克明;傅伯杰;康永祥;张洁瑜;;异质化暖温带森林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性质[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朱铨;楼炉焕;史琰;;缙云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植被景观优化策略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建平 实习生 邓舫;市城区森林景观建设实施意见即将出台[N];郴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罗志勇 通讯员 谭政平;我市部署城区森林景观建设督查工作[N];郴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 周巍;市城区森林景观建设 年度任务基本完成[N];郴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周巍;市城区森林景观建设任务完成7400余亩[N];郴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田学科;经济活动不断蚕食“原始森林景观”[N];科技日报;2014年

6 蔡茂红 张振东 特约记者 张功和;瑞昌着力打造城市森林景观[N];九江日报;2008年

7 记者 何一航;木子岭今年将封山育林2651.4亩[N];郴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 周巍 通讯员 谭政平;高标准完成东坡岭森林景观建设[N];郴州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娟丽;齐心合力建设好南塔岭森林景观[N];郴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杨芝娟;东塔岭森林景观建设即将展开[N];郴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大规模森林景观可视化模拟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张晓红;森林景观恢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李明阳;浙江临安市森林景观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0年

4 谢春华;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森林景观生态健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常禹;长白山森林景观边界的定量判定及其动态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1年

6 舒清态;东北过伐林区森林景观生态采伐规划理论与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喻庆国;基于自然度的森林景观时空分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李萌;基于体感交互的沉浸式森林景观展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徐济德;西藏林芝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欧阳勋志;婺源县森林景观美学评价及其对生态旅游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江婧;基于视觉美的中国森林景观设计途径[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雍鹏;森林景观资源区划与调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3 廖力勤;广西里骆林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经营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吴志萍;城镇森林景观规划布局与改造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黄健颖;厦门典型城市森林景观质量评价及游憩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薛馨;基于单极脑电技术的游客森林景观审美疲劳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金晶;北京平原区典型乡村森林景观优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8 林小青;福建省森林景观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张晓红;森林景观恢复理论与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10 徐同冰;千峡湖区森林景观改造规划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13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13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