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剪承载能力设计的多层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薄钢板剪力墙 切入点:抗震性能 出处:《工程力学》2015年04期
【摘要】:通过基于剪力墙板"屈服前屈曲"抗剪承载力设计准则设计的钢框架-薄钢板剪力墙原型结构,按1/4缩尺设计的三层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到了多层薄钢板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侧刚度、结构耗能、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在钢框架与剪力墙板之间的百分比分配、剪力墙板平面外位移及主拉应力的倾角,结果表明:结构的水平抗侧刚度随着荷载加载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减小的幅度却越来越小;试件的耗能能力很强,结构在最后一级加载循环时消耗了6.7倍的屈服能;各层的耗能量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而逐渐变大,二层的耗能量最大,顶层次之,底层最小;在结构处于第1级加载的弹性状态时,剪力墙板承担的水平荷载比例约为60%~65%,钢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比例约为80%;剪力墙板的主拉应力倾角变化范围为30°~51°。
[Abstract]:The steel frame-thin steel plate shear wall prototype structure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shear strength design criterion of "yield forward buckling" of shear wall plate, and the horizontal low cycle repeated load test is carried out on a three-story specimen designed with 1 / 4 scale.The lateral stiffness, energy dissipation, percentage distribution of horizontal shear force and overturning moment between steel frame and shear wall plate, the angle of lateral displacement and main tensile stress of shear wall structure under horizontal load ar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rizontal lateral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oading grade, but the extent of the decrease is smaller and smaller,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the specimen is very strong, and the structure consumes 6.7 times yield energy at the last stage of loading cycle.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each lay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ing displacemen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second layer is the largest, the top layer is the second, and the bottom layer is the smallest. When the structure is in the elastic state of the first stage loading,The horizontal load ratio of shear wall plate is about 60%, the overturning moment ratio of steel frame is about 80%, and the variation range of main tensile stress inclination angle of shear wall plate is 30 掳/ 51 掳.
【作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260,5057809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2011-k2-2) 江苏科技大学博士人才支持计划项目(35281104)
【分类号】:TU3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聂建国;黄远;田淑明;樊建生;;高层钢板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层抗震性能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2 郭彦林;周明;;非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分析等代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4期
3 郭兰慧;马欣伯;张素梅;;两边连接开缝钢板剪力墙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3期
4 郝际平;郭宏超;解崎;虎奇;周琦;;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育琪;郝际平;崔阳阳;白睿;;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J];钢结构;2012年10期
2 郭宏超;郝际平;潘秀珍;刘建毅;;基于节点连接特性的钢板剪力墙结构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3 邵建华;顾强;申永康;;三层钢板剪力墙结构静力推覆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4 朱力;聂建国;樊健生;;开洞钢板剪力墙的抗侧刚度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9期
5 刘春;郝际平;黄育琪;钟炜辉;于金光;;半刚性框架-大高宽比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J];钢结构;2014年02期
6 张荣钢;张宏涛;石永久;庄茁;;火灾下复杂拉力场钢板剪力墙屈曲后的上限塑性极限分析[J];工程力学;2014年05期
7 司徒俊;陈麟;吴珊瑚;周云;;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板剪力墙核心筒结构性能分析[J];钢结构;2015年03期
8 周锡元;;中国建筑结构抗震研究和实践六十年[J];建筑结构;2009年09期
9 王新堂;傅雄;周明;王万祯;;不同构造特征的H形钢梁-柱半刚性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8期
10 郭宏超;郝际平;潘秀珍;刘建军;;四角钢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文江;曹万林;张建伟;董宏英;;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邵建华;顾强;;薄钢板剪力墙结构水平反复荷载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然;钢板剪力墙与组合剪力墙滞回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张文江;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3 郭宏超;半刚性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振山;单层单跨变截面门式刚架结构梁柱节点与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5 付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破坏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吴函恒;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金光;腹板双角钢连接钢框架—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体系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金双双;20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蒋峰;连排钢管混凝土柱带耗能键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4 徐建;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性能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徐林;叠合板式剪力墙工字形试件拟静力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闵宗军;混合结构T型墙梁半刚接耗能节点构造及受力性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7 顿华华;钢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连梁的非线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8 宋中霜;低屈服点钢剪切板阻尼器耗能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方赫;Ti-22Al-24Nb合金超塑性能及SPF/DB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廖神冰;组合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幼坡,刘英利,王绍杰;薄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4期
2 魏德敏;温沛纲;卞宗舒;;新型带缝钢板剪力墙的试验研究及其数值模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3 马欣伯;郭兰慧;张素梅;戎芹;;两边连接开缝钢板剪力墙的弹性屈曲分析[J];工程力学;2011年S1期
4 万红霞,谢伟平,王小平;考虑屈曲后强度的钢板剪力墙极限剪力计算[J];钢结构;2004年03期
5 郭彦林,董全利;钢板剪力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钢结构;2005年01期
6 侯蕾;孙彤;郝际平;董子建;;十字加劲肋钢板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的试验[J];钢结构;2006年02期
7 王恒;余安东;郝际平;;带缝钢板剪力墙性能研究[J];钢结构;2007年08期
8 钟玉柏;张素梅;马欣伯;;四边简支开缝钢板剪力墙抗剪静力性能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9 赵作周;肖明;钱稼茹;柯江华;;开缝钢板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7年12期
10 陈国栋,郭彦林,范珍,韩艳;钢板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然;张素梅;马欣伯;郭兰慧;;钢板剪力墙等效拉杆模型的有限元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欣伯;两边连接钢板剪力墙及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苏磊;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曹志亮;带缝钢板剪力墙稳定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缪友武;两侧开缝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朱玲玲;带竖缝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彦林,董全利;钢板剪力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钢结构;2005年01期
2 曹志亮;;带缝钢板剪力墙弹性稳定性分析[J];钢结构;2007年03期
3 余安东;赵嘉康;姜霭如;兰银娟;;延性折板式钢板剪力墙[J];钢结构;2007年08期
4 王恒;余安东;郝际平;;带缝钢板剪力墙性能研究[J];钢结构;2007年08期
5 M.M. Alinia ;M. Dastfan;;框架中薄钢板剪力墙的性能[J];钢结构;2008年02期
6 邵建华;顾强;申永康;;多层多跨钢板剪力墙水平极限承载力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贺有丰;崔利富;袁朝庆;;带缝钢板剪力墙受力性能分析[J];钢结构;2009年02期
8 Cem Topkaya;Mehmet Atasoy;;钢板剪力墙系统的侧向刚度研究[J];钢结构;2009年08期
9 蒋路;陈以一;汪文辉;蔡玉春;;足尺带缝钢板剪力墙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Ⅰ[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05期
10 蒋路;陈以一;卞宗舒;;足尺带缝钢板剪力墙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Ⅱ[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清星;邹自明;曾清华;何欢欢;赵伟;;钢板剪力墙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朱俊;陆道渊;黄良;徐麟;;天津津塔结构钢板剪力墙力学性能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伟栋;蒋路;;带缝钢板剪力墙强度与稳定相关关系及调节措施研究[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飞飞;王文涛;刘桂然;;开缝钢板剪力墙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辉;孙飞飞;李国强;;组合钢板剪力墙简化计算模型[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飞飞;刘桂然;王文涛;;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静力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学水;赵伟;高长喜;尹卫泽;张卫东;关超;;横向加劲钢板剪力墙试验和有限元研究[A];第四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何欢欢;赵剑丽;赵伟;;稀疏竖向加劲钢板剪力墙试验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蔡克挀;朱,
本文编号:1719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19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