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塑状软土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本文选题:高速铁路 + 流塑状软土 ; 参考:《铁道建筑》2015年12期
【摘要】:为解决流塑状软土地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单根桩在流塑状软土中的工作机理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桩土模量比、桩体与滑弧切线夹角、土体抗剪强度对桩体的抗剪特性、破坏模式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体刚度、桩土模量差异、土体抗剪强度、桩体与滑弧切线间夹角等是影响桩体视抗剪强度(地基所提供的抗滑力减去土体提供的抗滑力)的主要因素;随着桩土模量比及桩体与滑弧切线间夹角的减小,桩体视抗剪强度逐渐增加;随着桩土模量差异逐渐增大,桩体可能发生的破坏模式依次为抗剪切破坏、受拉(压)破坏、弯曲破坏、土体绕流破坏、桩体倾倒破坏和桩体整体侧移破坏,对应不同破坏模式桩体具有不同的视抗剪强度。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fluid-plastic soft soil foundation,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single pile in fluid-plastic soft soil is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ratio of pile-soil modulus and the angle between pile and slip arc tangent line are studied.The influence of soil shear strength on the shear resistance of pile, failure mode and pile-soil interaction mechanis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iffness of pile, the difference of modulus of pile and soil, the shear strength of soil, the angle between pile and slip arc tangent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pparent shear strength of pile (the anti-slide force provided by the foundation minus the anti-slip force provided by the soil).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modulus ratio of pile to soil and the angle between pile and slip arc tangent, the apparent shear strength of pile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with the difference of modulus of pile and soil, the possible failure mode of pile is shear failure and tensile (compression) failure.Bending failure, soil flow failure, pile toppling failure and pile whole lateral displacement failure have different apparent shear strength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failure modes.
【作者单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基金】: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14G003-B,2014G003-D,2015G006-D)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金项目(2015YJ1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547)
【分类号】:TU4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民;周云东;张霆;;桩土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甘凤林;黄金花;马涛;;输电线路桩土相互作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西建筑;2008年34期
3 王树兰;黄陆海;;桩土相互作用分析模型比较[J];交通标准化;2011年08期
4 宗钟凌;;基于接触问题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J];水运工程;2011年10期
5 刘凌飞;;考虑桩土相互作用近海风电系统模态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4期
6 詹啸;;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分析及土弹簧的刚度确定[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04期
7 陈环;叶国良;;关于桩土相互作用问题[J];港口工程;1990年05期
8 柴华友;贺怀建;唐念慈;;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及模型实验[J];岩土力学;1993年02期
9 柴华友;桩土相互作用对基桩定量分析的影响[J];岩土力学;1996年04期
10 花健灵;程洪波;王琦;;桩土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山西建筑;201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欣华;陈晖;张甲恩;;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理论下的两种地基处理模式浅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赵维炳;施健勇;高正夏;;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袁志林;陈祥余;段梦兰;李记忠;王国栋;;基于ABAQUS的桩土相互作用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陈建民;肖花;;用ANSYS软件分析桩土相互作用[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敄钱;;用半解析混合法计算单桩的垂直承载能力[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6 何广民;张崇文;王u!;;三维有限层—有限元混合法对桩—土—承台相互作用的弹塑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3年
7 刘春玲;赵法锁;祁生文;孙伟清;;单桩桩土相互作用及荷载传递机理探讨[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建经;陈列;韩鹏飞;;地震桥梁破坏特点及阻尼支座抗震作用分析[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袁炳祥;发展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在桩土相互作用研究中应用[D];兰州大学;2012年
2 严祖文;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桩土相互作用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3 杨明;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抗滑加固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智胜英;时域内低应变基桩缺陷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蔡靖;岩土隐蔽结构缺陷量化分析及小波变换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王涛;带裙房高层建筑桩基优化设计与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系数的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刘东辉;侧嵌式管桩受力性能及桩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李廷;基桩高应变锤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其模拟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武权;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弹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2 孟坤;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长山矮塔斜拉桥三维地震动力响应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于卉;土液化横向扩展中的桩土相互作用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振;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的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马超;桩—土—桩相互作用规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刘太强;桩土相互作用影响下导管架钢桩基础可靠度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赵伟;桩土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与计算机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8 马青力;h型桩板墙桩土相互作用数值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胡志广;基桩缺陷量化分析中桩土相互作用阻尼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张少辉;锥形桩桩土相互作用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34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3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