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地震加速度时程影响的挡土墙动土压力分布
本文选题:地震 + 挡土墙 ; 参考:《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针对传统拟静力法在计算挡土墙动土压力时不能考虑地震荷载等特点的问题,采用拟动力法,考虑地震加速度随时间及挡土墙深度的变化,采用薄层分析法并结合极限平衡理论,推导了地震荷载作用下挡土墙动土压力随地震加速度时程变化的表达式,研究了墙后破裂面倾角、动土压力系数、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随地震时程的变化特征及地震加速度对挡土墙动土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随地震加速度时程呈周期性变化,合力作用点高度高于传统方法所确定的H/3;地震荷载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呈非线性分布,地震加速度、内摩擦角对动土压力分布有显著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pseudostatic method can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load when calculating 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of retaining wall, the pseudo-dynamic method is adopted to consider the variation of seismic acceleration with time and the depth of retaining wall.By using thin-layer analysis method and limit equilibrium theory, the expressions of dynamic earth pressure of retaining wall with earthquake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y under earthquake load are derived, and the slope angle of rupture surface and the coefficient of dynamic earth pressure are studi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acting point position with the earthquake time history and the influence of earthquake acceleration on 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retaining wal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resultant force of 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varies periodically with the time history of earthquake acceleration, and the height of the resultant poi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H / 3 determined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the active earth pressure of the retaining wall shows a nonlinear distribution under the earthquake load, and the earthquake acceleration,Th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dynamic earth pressur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346)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2011BAK12B03)
【分类号】:TU476.4;TU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桐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d送燎街鞫裂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1年03期
2 王仕传;凌建明;;刚性挡土墙非线性主动土压力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3 姚代禄;挡土墙土压力非线性分布的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4 吴明;彭建兵;徐平;孙苗苗;夏唐代;;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墙后土压力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11期
5 马少俊;胡安峰;王奎华;;地震作用下挡土墙的滑动稳定性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07期
6 贾晓虎;邢心魁;;刚性挡土墙土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13年01期
7 王丽艳;刘汉龙;;含地下水的回填砂土重力式岸墙地震残余角位移的拟静力计算[J];水利学报;2009年05期
8 赵树德,赵树惠;用对数螺线滑动面计算挡土墙主动土压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曹振民;挡土墙填土曲线破裂面主动土压力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1995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仕传;凌建明;;刚性挡土墙非线性主动土压力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2 孟云伟;肖文;柴贺军;贾学明;;柔性石笼挡墙变形受力的PFC~(2D)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3 陈有亮;李林;刘井学;;某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开挖变形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4 李秀梅;蒋明镜;;两种位移模式下挡墙主动土压力的离散元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5 孙志屏;李深田;;基于库仑理论的主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特征[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6 凌天清,吴承平;加筋土挡墙拉筋拉力计算的能量修正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7 张翼;闵乔;;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2期
8 周应英;;刚性挡土墙土压力的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张军,王贻荪;应用薄层离散技术确定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杨剑;;挡土墙地震被动土压力的拟动力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栾茂田;年廷凯;赵少飞;;土工建筑物与边坡研究进展综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陈贺;蒋明镜;张望城;肖俞;;刚性挡土墙平移模式下主动土压力的理论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杰;苏建超;姜晓峰;;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变形的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章瑞文;徐日庆;郭印;;绕墙脚转动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章瑞文;徐日庆;郭印;;考虑土层剪力作用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中国;基于结构—土相互作用的高填方锚索桩板墙设计理论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周佳媚;隧道洞门结构土压力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蒋波;挡土结构土拱效应及土压力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蒋良潍;松散斜坡体锚、桩加固作用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5 章瑞文;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何华;铁路货车的散体货物、流体货物动压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刘畅;考虑土体不同强度与变形参数及基坑支护空间影响的基坑支护变形与内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吴明;深基坑工程若干土力学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宋飞;考虑侧向变形的各向异性填土土压力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10 屈战辉;土工格室柔性挡墙力学性状及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佳琦;考虑土体强度各向异性的基坑土压力和抗隆起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志凯;挡土墙后地震主动土压力的拟动力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小平;填心式钢筋混凝土类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林树彬;白石嶂3#尾矿库库坝设计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江屹东;置筋式挡土墙的理论分析及模型试验的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景梅;汶川震区路肩墙震害机理与抗震设计标准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赵静;汶川震区挡土墙震害机理分析与稳定性评估[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杜东阁;既有隧道对邻近深基坑开挖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9 刘继芳;重力式挡土墙计算方法的探讨及其软件开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孔祥冰;不同模式下挡土墙地震土压力的拟动力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代禄;挡土墙土压力非线性分布的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2 王丽艳;刘汉龙;蔡艳;;用液化度概念评价岩土结构地震液化变形的探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3 王立强;王元战;迟丽华;;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及其分布[J];中国港湾建设;2007年05期
4 陈页开,徐日庆,杨晓军,龚晓南;基坑工程柔性挡墙土压力计算方法[J];工业建筑;2001年03期
5 宰金珉,梅国雄;考虑位移与时间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应宏伟;蒋波;谢康和;;平行竖墙间的土拱效应与侧土压力计算[J];水利学报;2006年11期
7 蒋莼秋;挡土墙土压力非线性分布解[J];土木工程学报;1964年01期
8 曹振民;被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浅析[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9 赵恒惠;挡土墙后粘性填土的土压力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1983年01期
10 邹德高,孔宪京,Ling H.I.,朱彤;地震时饱和砂土地基中管线上浮机理及抗震措施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建;曾林光;;土钉墙的土压力分布模式探讨[J];人民珠江;2010年04期
2 范瑛;雷洋;章光;;多级重力式挡土墙土压力分布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10期
3 贾晓虎;邢心魁;;刚性挡土墙土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13年01期
4 丁翠红;周玲;;深基坑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分布问题研究现状探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黄争胜;刘成禹;;根据桩身侧向位移反演非极限状态下土压力分布[J];土工基础;2012年03期
6 张兆波;赵建昌;;地下车库覆土压力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3年06期
7 卜祥航;傅荣华;李川;何娜;汪留洋;;溜砂坡防治措施之棚硐和挡砂墙工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8 李大鹏;唐德高;黄牧;钱岳红;杜维国;;椭圆形基坑支护土压力分布理论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9 胡幼常;;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的画法与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5期
10 冯伟喜;;挡土墙的土压力分布特征的研究[J];科技风;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颖钧;;裂土挡墙的土压力分布[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发前;圆形基坑土压力分布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青;沉井结构侧壁土压力分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冯伟喜;台阶式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特征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周玲;深基坑内支撑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分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4 许建伟;桩锚支护基坑工程侧壁土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汪金龙;考虑挡墙位移土压力分布规律及箱式挡墙稳定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50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5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