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体单轴压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充填体 + 恒定加载 ; 参考:《矿冶工程》2015年05期
【摘要】:以李楼铁矿灰砂比为1∶6的充填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恒定荷载加载方式对充填体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具有特定的蠕变特性。选用伯格斯模型研究了充填体的蠕变变形特性;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得出了相应模型的理论蠕变曲线。结果显示:模型的理论蠕变曲线与试验曲线相吻合,可较好地模拟充填体的蠕变变形特性。
[Abstract]:In Li Lou iron sand ratio is 1: 6 of the fill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constant loading test for the backfill of uniaxial compression creep test,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eep properties of backfill has specific creep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The filling body using Boggs model; fitting the model parameters with damping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the theory of creep curve is obtained.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y of creep curve and test curve model coincide, creep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can simulate filling.
【作者单位】: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13BAB02B04)
【分类号】:TU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波;高延法;夏方迁;;流变特性引起围岩应力场演变规律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2 张光存;杨志强;高谦;薛改利;尹升华;;矿用尾砂固结粉在铁矿山全尾砂现场充填试验研究[J];矿冶工程;2014年03期
3 王泽伟;彭康;徐欣;尚雪义;;胶结充填体下顶底柱进路开采参数优选[J];矿冶工程;2014年04期
4 史俊伟;陈绍杰;张新国;孙玉峰;陈章良;;矸石膏体充填体控制地表沉陷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矿冶工程;2014年05期
5 石振明;张力;;锦屏绿片岩分级加载流变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孙钧;;岩石流变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7 李永盛;单轴压缩条件下四种岩石的蠕变和松弛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5年01期
8 杨圣奇;徐卫亚;谢守益;邵建富;;饱和状态下硬岩三轴流变变形与破裂机制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9 陈沅江,潘长良,曹平,王文星;软岩流变的一种新力学模型[J];岩土力学;2003年02期
10 李娜;曹平;衣永亮;张向阳;;分级加卸载下深部岩石流变实验及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志前;单向土工格栅加筋土的流变模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陈艳,刘宁;润扬大桥北锚变更方案的变形和应力比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刘学增,熊少明,刘沛;层状地层粘弹性优化反分析与混合遗传算法[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4 赵永辉;润扬长江大桥北锚碇土体流变特性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5 郑永来,潘杰,韩文星;软土地铁隧道沉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6 邝宏柱;刘学增;;层状地层横观各向同性粘弹性优化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7 沈明荣;张学进;;规则齿形结构面剪切蠕变本构方程的参数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8 齐明山;徐正良;崔勤;宁佐利;;风化破碎类花岗岩三轴流变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9 尹土兵;李夕兵;周子龙;洪亮;叶洲元;;粉砂岩高温后动态力学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10 焦春茂;赵春风;张征;石振明;;遗传积分型本构方程的两种推演方法及比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毅;孟海利;杨年华;薛里;;爆炸加固软土地基机理的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1全国爆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2 王超;赵自豪;陈世江;伍永平;;西部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失稳的FLAC数值分析[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亓荣强;;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实践与合理支护形式探讨[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4 王志俭;殷坤龙;简文星;;万州区红层软弱夹层蠕变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于浩;李海芳;温彦锋;徐泽平;;九甸峡堆石料三轴蠕变试验初探[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国庆;冯夏庭;周辉;陈炳瑞;黄书岭;张传庆;;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齐明山;徐正良;崔勤;宁佐利;;厦门海底隧道围岩流变特性及其特征曲线[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明;刘新荣;;周期循环荷载下Kelvin蠕变模型特性探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唐世斌;唐春安;李连崇;张永彬;;湿度扩散诱发的隧洞时效变形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正才;;注浆加固技术在极软岩巷道支护中的应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同彬;深部岩石蠕变特性试验及锚固围岩变形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猛;煤矿深部开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及其控制技术[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李刚;水岩耦合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郭保华;循环加载下岩石裂隙变形与渗流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郭小红;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风化槽衬砌结构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赵闯;岩石粘弹性质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杨文东;复杂高坝坝区边坡岩体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发强;新义煤矿三软煤层巷道围岩稳定与支护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唐杰兵;平煤十一矿软岩破坏巷道修复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魏明俐;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云娟;类岩石材料蠕变本构试验研究及基于FLAC~(3D)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仰强;石膏蠕变特性及矿房矿柱长期稳定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兆平;HS复合型软岩大断面硐室联合支护及施工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心广;济二煤矿深部巷道支护技术及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彭玉平;膨胀性充填裂隙水力特性数值模拟[D];郑州大学;2010年
9 滕彦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张美政;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应用于软岩峒室稳定性控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岩小明;李夕兵;李地元;郭雷;;露天开采地下矿室隔离层安全厚度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刘保国,孙钧;岩体流变本构模型的辨识及其应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芮勇勤,徐小荷,马新民,霍启元,张幼蒂,周昌寿;露天煤矿边坡中软弱夹层的蠕动变形特性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4 李梦;谢军峰;宋光远;何利辉;李亮;;膏体充填材料变形性能的研究[J];粉煤灰;2012年02期
5 赵法锁,张伯友,卢全中,宋飞;某工程边坡软岩三轴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刘保国,孙钧;岩体粘弹性本构模型辨识的一种方法[J];工程力学;1999年01期
7 袁积余;郭生茂;;矿山井下低成本充填胶凝材料的开发研究[J];甘肃冶金;2008年01期
8 魏秀泉;孙恒虎;王莹莹;;似膏体充填用胶凝材料微观结构及物理力学特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年S1期
9 李书琴;刘利军;阮启坊;;石膏-矿渣胶结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1期
10 赵传卿;胡乃联;;充填胶凝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黄金;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圣奇;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2 袁海平;诱导条件下节理岩体流变断裂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贵军;;固体充填体下掘进顶板控制技术[J];科技风;2013年08期
2 王新民;朱阳亚;姜志良;刘奇;万孝衡;;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不同接顶率充填体的稳定性[J];科技导报;2014年20期
3 邓代强;高永涛;吴顺川;余伟健;;复杂应力下充填体破坏能耗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3期
4 刘志祥;李夕兵;赵国彦;李启月;王卫华;;充填体与岩体三维能量耗损规律及合理匹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梅启双;张电吉;周春梅;孟庆筱;梅婷婷;;充填体支护性能对采场围岩应力应变影响机理[A];第九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斐;张东升;张晓春;;基于变形量控制的充填体力学参数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闫冬飞;马凤山;赵海军;张亚民;王杰;郭捷;;甘肃金川二矿区下向进路充填法开采充填体稳定性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4 于学馥;刘同有;;金川的充填机理与采矿理论[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5 冯德岭;;相邻矿房开采对充填体中应力分布影响的空间有限元模拟[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6 王建国;李秀臣;江国建;周罗中;;干式充填体下中段矿柱回采综合技术研究[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边仲芳 曹元良;托起煤炭绿色开采的希望[N];科技日报;2011年
2 边仲芳 曹元良;托起煤炭绿色开采的希望[N];中国矿业报;2011年
3 刘晓晨 王效杰;干式充填体下中段矿柱技术解决综合回收难题[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小平;急斜煤层大段高安全开采围岩控制基础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敏;铜绿山矿充填体下残矿回采关键参数数值模拟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邵劲峰;牙体病充填体内加筋的抗断裂性能测试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康付如;保护层开采煤矸石充填体瓦斯透气性实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4 杨欣;充填体蠕变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4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5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