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研究
本文选题:城市公共空间 + 再生 ; 参考:《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11期
【摘要】: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的大量公共空间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旧有的城市公共空间因不适应快速的发展而逐渐衰败从而成为社会的负担。如何使这些衰败的城市空间再生,恢复其活力,重新满足社会及人的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再生设计成为一个新兴的话题。本文基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人的特性,与周边界面的关系以及作为公共聚集场所的功能进行了相应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的探讨,并以实例分析来印证,对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的基本要素进行剖析。希望借此引起对衰败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再生问题的思考。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 large number of public space in the city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urban residents more and more. The old urban public space has become a burden to the society because it can not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How to regenerate these decaying urban spaces, restore their vitality and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people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erefore, the regeneration design has become a new topic. Based on the huma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ublic spa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ublic space and its peripheral interface and its function as a public gathering pla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of urban public space regeneration, and proves it by a case study. The basic elements of urban public space regeneration design are analyzed.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lead to the renewal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declining urban public space.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基金】:2015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棕地景观更新改造设计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以济南地区为例》(编号:ZR2015PE014) 2014年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生态与艺术的城市废弃地景观更新策略研究》(编号:2014RKB01306) 2014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城市景观更新改造设计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编号:2014081) 济南市2014年度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第九批项目《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策略研究》(编号:201409062)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晨;城市复兴中的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3年03期
2 杨东荣;石文华;;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融合规划策略研究[J];城市;2013年09期
3 赵蔚;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层规划控制[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雪,刘莹;意随景象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王晓南;;五凤溪场镇开放空间的特色与保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3 张凤;王营池;;构筑特色高校景观意象——西南科技大学校园规划与景观设计新解[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4 廖丹;;古镇的情感空间、管理空间及其旅游开发——以天府古镇黄龙溪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5 张巍;王一平;;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6 廖一联;方舟;屈晓勤;;对传统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7 张昊;张鲲;;浅析城市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的目的及意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8 杨卫国;王京;暴磊;郭栋;;现代城市广场与历史文脉结合研究——邯郸市王朗城址公园概念方案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9 孙金芳;论创造满足居民需求的住区景观[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汪亮;黄万金;;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单超群;刘松茯;;历史建筑与历史地段的同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于海漪;许方;朱灶芳;;婺源游山古村落空间体系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扈万泰;王力国;;1949年以来的重庆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演变——兼谈城市意象转变[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延鹏;李枝坚;李欣;蔡春;;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下的广东理想城市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颖芳;华晨;张彦芝;;小城镇,“微”生活——基于城市美学的小城镇城市设计尺度抉择的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莫琳玉;;低碳交通导向的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尹潘;薛小川;张榜;;城市风貌要素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彭恺;周均清;杨俊雷;刘瀚熙;;基于AHP与GIS整合的棚户区改造选址评价——以邯郸市峰峰矿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艾杰;郝飞;白小鹏;;城市高密度人工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以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胡乃彦;;对低生活成本住区街道的空间句法解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李乾;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静帆;滇西德宏地区傣族传统村寨景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冬丽;城市公园中的空间立体系统营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黄远鸣;武汉市居住小区边界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韩悦;城市道路景观整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丁亚琦;自然与人本视角下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丁一;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研究与动态思考[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张庆;黄河影响下的商丘古城空间格局探微[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邹德慈;;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5期
2 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3期
3 甘来;杨慧华;;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J];江西科学;2009年01期
4 吴晨;城市复兴的理论探索[J];世界建筑;2002年12期
5 杨茂川;王琛;;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特色与可识别性[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进,黄建中;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建筑师;2003年03期
2 何志明,周铁军;从能量集合的角度初探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陈军;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解析与重构[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4期
4 马航;十九世纪的美国城市公共空间[J];规划师;2004年10期
5 夏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结构与社会演变的关联[J];建筑与文化;2005年11期
6 俞剑光,宋燕伟;公众参与:实现城市公共空间利益最大化[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6期
7 周振宇;;城市公共空间使用成效评价及应对策略[J];新建筑;2005年06期
8 徐贤杰,林振德;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性思考[J];山西建筑;2005年01期
9 张翰卿;美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J];规划师;2005年02期
10 张慧;构筑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J];安徽建筑;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富花;陈天;;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模式研究[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肖艳阳;;交通机动化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杨震;徐苗;;创造和谐的城市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实践价值观[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宁;徐小东;;香港城市公共空间解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真真;崔超;;城市公共空间的休息设施研究——以座椅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徐宁;;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7 马蔷;李瑾茜;;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管理初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8 周有军;黄耀志;刘强;花茜;;论后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向[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保奇;;建构地区联系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三里屯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汪洋;;城市化进程中苏中地区小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乐渝;城市公共空间与和谐社会[N];经济观察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军妮;现代城市走向何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宏;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建构与艺术化设计研究[N];中华建筑报;2012年
4 记者 韩焱;我市不断拓展城市公共空间[N];咸阳日报;2013年
5 记者 耿薇;城市公共空间将被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N];陕西日报;2013年
6 记者 梁新星;陕西立法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N];中国建设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谈燕;城市公共空间 需以人为尺度[N];解放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赵芳;《陕西省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条例》出台[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李春朋;规范城市公共空间管理 建设美丽航天新城[N];西安日报;2014年
10 章正;城市公共空间可以释放“潮汐”功能[N];郑州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李昊;物象与意义—社会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1978-2008)[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耿美云;城市公共空间特色景观衍续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周祥;广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及其演进研究(1759-1949)[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文;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何建龙;城市向导[D];同济大学;2008年
9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郢娴;从空间到场所[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12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812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