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混凝土组合梁螺钉连接件受剪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本文选题:原木-混凝土组合梁 + 螺钉连接件 ; 参考:《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S1期
【摘要】: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原木-混凝土组合梁螺钉连接件进行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了材料非线性、木梁和混凝土翼板之间的相对滑移,对原木-混凝土组合梁螺钉推出件单调加载下的受剪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现有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于原木-混凝土组合梁,螺钉在受弯破坏模式下,螺钉连接件的受剪承载力随螺钉直径、螺钉抗拉强度、螺钉嵌入木材深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受螺钉排布方式和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小。研究发现,增大螺钉直径对提高螺钉连接件受剪承载力最为有效。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试验数据,提出单个螺钉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螺钉直径、螺钉嵌入木材深度、螺钉抗拉强度和木材强度的影响。
[Abstract]: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of ABAQU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applied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bolt concrete composite beam screw connector. The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material nonlinearity, the relative slip between the wooden beam and the concrete wing plate, and analyses the shear behavior under the monotonic loading of the screw bolt of the log concrete composite bea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ite element is a finite element.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isting test results. For the log 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the shear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crews is increased with the diameter of the screw,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screw and the depth of the screw embedded in the wood, but the screw arrangement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are less affected by the screw in the bending failure mode. The diameter is the most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shear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crew connector. On the basis of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test data,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screw, the depth of the screw embedded in the woo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screw and the wood strength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he shear capacity of the single screw is calculated.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20)
【分类号】:TU39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夏闽;李巧;彭虹毅;陆伟东;;木-混凝土组合梁静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S1期
2 丁发兴;倪鸣;龚永智;余志武;周政;周林超;;栓钉剪力连接件滑移性能试验研究及受剪承载力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9期
3 闫怀东;胡夏闽;兰旭焘;;木-混凝土组合梁螺钉连接件推出试验研究[J];特种结构;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杏园;木材材性的实验研究及切削过程的数值模拟[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凤武,楼梦麟,徐人平,张立翔,王时越;混凝土单轴受压强度可靠度与置信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孙建敏,赵晓华;考虑二次加载时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挠度的简化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3 贾益纲,涂序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弯矩调幅法的非线性分析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4 李砚波;冯智勇;戴自强;张敬;;混凝土夹芯承重墙板试验及理论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5 赵静;张岩俊;齐永顺;;纵筋对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抗剪承载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6 姚根圣;李思明;;采用ANSYS分析CFRP布外包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7 孙文彬;;爆炸荷载下混凝土构件动力方程的差分解[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8 熊进刚;金坤玮;李艳;;异形柱—矩形柱转换节点的应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9 曹慧玲;;带挑梁剪力墙结构局部强度破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10 谢新颖;尹新生;;预应力混凝土索梁结构体系理论与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培雷;考虑隔墙影响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及地震灾场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劳晓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华;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损伤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吴寒亮;芳纶纤维布约束混凝土短柱的尺寸效应研究与多尺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唐国斌;基于全寿命设计的混凝土箱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朝晖;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三维线性及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冯鹏;新型FRP空心桥面板的设计开发与受力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初明进;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曾杰;深埋硬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群;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永梅;方钢管混凝土火灾条件下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新瑞;折线形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的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孙大博;大跨径波形钢腹板桥屈曲分析及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雷;TRC抗弯加固RC梁的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孟顺意;混凝土双轴动态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丹;提升机动载荷作用下井塔振动分析与寿命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彭文平;拱架悬拼技术与混凝土拱肋早期裂缝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曲艺;工程结构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里佳;钢筋混凝土带腋撑框架设计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宇,鹿振友,申世杰;白桦材12个弹性常数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文东辉,刘献礼,王敏杰,胡荣生;虚拟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建模和预报[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缪宗华;木工刀具的显微组织与性能[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4 宗周红,车惠民;剪力连接件静载和疲劳试验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5 蒋工亮,郭代仪;面向ISO9000的虚拟设计支持系统[J];工程设计CAD及自动化;1998年05期
6 孙春华,刘华明;面向虚拟制造的特种回转面刀具加工仿真系统[J];工具技术;2001年01期
7 谢峰 ,赵吉文 ,张崇高 ,刘正士;金属切削刀具虚拟设计方法初探[J];工具技术;2001年10期
8 何荣跃,罗勇;AutoCAD、Autolisp在木工成形铣刀设计中的应用[J];工具技术;2002年04期
9 李振加,林利芬,谭光宇,杨守成;切屑折断过程的基础研究及虚拟现实[J];工具技术;2004年09期
10 贾艳东;刘玉臣;孙志屏;赵辛;;钢与钢纤维混凝土组合梁栓钉连接件的性能试验[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林彦;钢—混凝土组合梁交界面滑移及其对变形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爱武;;大跨度混凝土组合梁浅探[J];基建管理优化;2003年04期
2 肖辉,李爱群,陈丽华,杜德润,石启印;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发展、研究和应用[J];特种结构;2005年01期
3 尧国皇;林松;陈宜言;;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抗弯力学性能研究[J];特种结构;2010年02期
4 呼玉琴;;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刘航,李晨光,聂建国;体外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2年11期
6 王连广,许伟,朱浮声,刘之洋;钢板与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12期
7 薛伟辰,李昆,李杰;钢混凝土组合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6期
8 周天华,何保康,李鑫全,王光煜,丁兆如;帽形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3年01期
9 舒小娟,钟新谷,沈明燕;差分法计算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纯扭转刚度及剪应力[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聂建国,王洪全,谭英,陈戈;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耀忠;;钢筋混凝土组合梁结合面抗剪模型研究[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4年
2 刘航;李晨光;鲁昂;聂建国;;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航;李晨光;鲁昂;聂建国;高璀旭;;简支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舒小娟;钟新谷;沈明燕;;差分法分析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纯扭转问题[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延林;韩庆华;李凯敏;;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旭;秦国鹏;;钢骨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7 方秦;柳景春;张亚栋;;爆炸荷载作用下钢板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动力响应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8 夏培秀;邹广平;王开亚;;集中载荷作用下钢板夹芯混凝土组合梁的变形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王力;黄保魁;吴振声;朱聘儒;;用有限单元法分析钢筋混凝土组合梁若干问题[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卷)[C];1990年
10 刘殿忠;刘寒冰;;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的有效宽度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夏军;实现维修加固旧有桥梁交通不中断[N];科技日报;2006年
2 ;预应力钢——混疑土组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N];湖南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解恒燕;内置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夏培秀;钢板夹芯混凝土组合梁力学性能与破坏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刘殿忠;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计算方法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格明;预应力内置灌浆方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基本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柳旭东;空腹灌浆圆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代艳杰;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设计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莫时旭;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行为试验研究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德选;预应力CFRP布加固钢箱梁与混凝土组合梁力学性能[D];东北大学 ;2009年
9 王钧;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宝军;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8年
2 范思冬;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非线性分析[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3 汤德亮;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周期源;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5 谈遂;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空间有限元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李春月;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张延林;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刘滔;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9 邓啸;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10 黄文欢;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19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819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