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强夯能量利用率反演及加固影响范围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1 23:07

  本文选题:强夯 + 能量利用率 ; 参考:《岩土力学》2015年S2期


【摘要】:强夯法具有高效的地基处理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但加固地基的同时会对周围工程结构和环境产生一定的振动危害。以能量转换原理为基础,近似将夯击能分为振动波能和土体塑性功两部分,通过建立的强夯椭球体分区加固模型,导出塑性功计算格式,提出利用监测强夯夯坑深度变化信息来反演强夯能量利用率的反演方法,并导出了相应的反演公式。依据加固压实区和加固影响区椭球体分布假设和夯坑深度变化监测结果,给出了强夯加固范围和影响范围大小的计算思路和方法。以北京园博园回填土地基强夯加固工程为背景,利用现场监测试验信息对强夯能量利用率和加固范围及影响范围进行了反演分析和计算。分析表明,文中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反演出强夯能量利用率和计算出强夯加固范围和影响范围,且可利用分析结果能够方便地估算地基强夯加固时的有效夯击次数,进行加固方案设计等。通过分析结果与现场地基测试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Abstract]:The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is widely used 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 in foundation treatment, but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will cause certain vibration harm to the surroun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conversion, the tamping energy is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vibration wave energy and soil plastic work. An inversion method for inversion of energy utilization ratio of dynamic compaction by monitoring depth variation information of dynamic compaction pit is put forward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version formula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ellipsoid distribution in the compaction area and the influence area and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the depth variation of the compaction pit, the calculation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reinforcement range and the influence range of the dynamic compaction are given. Based on the dynamic consolidation project of backfill foundation in Beijing Yuanboyuan, the energy utilization ratio, reinforcement range and influence range of dynamic compaction ar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by using field monitoring test information.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ethod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verse the energy utilization ratio of dynamic compaction and calculate the range of consolidation and influence of dynamic compaction, but also can easily estimate the effective tamping times when the foundation is strengthened by dynamic compaction. Carry on the reinforcement scheme design and so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field foundation test.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分类号】:TU47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铭炳;;强夯加固范围的计算[J];工程勘察;1990年03期

2 赵抚民,李晓路;应用相似理论研究强夯地基加固深度[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磊,陈正汉;用BP网络预估强夯有效加固深度[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8年04期

2 姚安林;邢义锋;曾祥国;吴志平;李又绿;赵师平;;滚石作用下埋地钢管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3 白冰;关于夯锤冲击力大小的研究[J];地下空间;2000年02期

4 丁振洲,郑颖人;强夯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2002年02期

5 朱建凯,陆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预估[J];地下空间;2003年01期

6 孙雨明,高广运,邱畅,梁涛;帽子模型在强夯动应力计算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7 高广运,李志毅,黄诚;强夯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施工参数优化[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8 齐明山,冯翠霞,谢永利,刘保健;原状黄土连续加荷k_0固结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9 周健;张思峰;贾敏才;王冠英;;强夯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最新技术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建华;陈晓斌;;动力排水固结软基处理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国;姚安林;李又绿;陈华燕;曾祥国;;冲击载荷作用下含裂纹高压埋地输气管道的安全性评定[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2 祝介旺;李新年;王思强;杨志法;;黄河冲洪积土强夯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增长与消散规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3 黄菊华;周金枝;;强夯作用下土体动力特性的数值分析[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牛志荣;杨桂通;;夯后土体动应力和位移特性数值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5 李云华;张季超;许勇;;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某吹填淤泥地基试验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6 赵维炳;陈云敏;施建勇;;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简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孔令伟;袁建新;;强夯加固效果的单值反分析计算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丁振洲;陆新;郑颖人;;山区地基强夯加固机理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丁洲祥;龚晓南;李又云;谢永利;;应力变形协调分析新理论及其在路基沉降计算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孙进忠;谭捍华;祁生文;杨俊文;;强夯振动研究中震源体边界的确定[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玉胜;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张永清;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特性与控制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龚成明;黄土工程边坡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荆志东;深厚软基新型桩板结构路基结构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徐春晖;存在填隙流体颗粒离散元法理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杨为民;强夯后高饱和度地基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其本构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7 牛志荣;土体动力压密问题及其工程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8 刘小文;超高填方及其上部建筑物基础变形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谢强;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沉降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刘加才;层状砂井地基固结分析及其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禹;改良风积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时林军;红粘土填方路基强夯加固效果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戴必辉;大型箱梁制存梁台座沉降计算分析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许利东;“昔层”填筑土基本特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道顺;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6 刘晶晶;基于地表物理性质测试的软土地基强化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全飞;强夯法加固吹填软土地基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鹏程;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振动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兴元;湿陷性黄土地基高能级强夯室内模型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崔鸿越;聚羧酸盐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振鹏;局部透射边界的精度[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3年03期

2 吴铭炳;王钟琦;;强夯机理的数值分析[J];工程勘察;1989年03期

3 童小东,蒋永生,龚维明,卢盛松;解决动力接触问题的一种新方法[J];工程力学;2000年06期

4 曹雪山;殷宗泽;;一维非饱和土固结简化计算的改进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10期

5 吴立春;王厚星;殷青芳;;强夯能量对饱和吹填土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2年01期

6 钱家欢,帅方生;边界元法在地基强夯加固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7年03期

7 段士伟;强夯加固影响深度之探讨[J];建筑结构;2000年05期

8 尚世佐;强夯加固饱和软粘土的几个问题探讨[J];建筑结构学报;1983年02期

9 张峰;碎石土的强夯模型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1992年03期

10 孔令伟,袁建新;强夯作用下成层地基的表面接触应力分布特征[J];力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牛志荣;杨桂通;;夯后土体动应力和位移特性数值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牛志荣;土体动力压密问题及其工程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明,任佰俐;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J];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孙雨明,高广运,邱畅,梁涛;帽子模型在强夯动应力计算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3 张新天,罗晓辉,高金岐,刘增田;强夯法加固软基的理论与工程应用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占丰林;刘湘萍;罗建斌;;强夯法在深圳前湾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6年03期

5 施有志;;强夯引起的振动规律及环境效应分析[J];岩土工程技术;2007年03期

6 刘军;;强夯法处理高填方地基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34期

7 魏军锋;范俊标;苏宝;于金霞;;强夯法对某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J];工业建筑;2007年S1期

8 高卫;;浅谈强夯法在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09期

9 宋德耀;矫立超;;强夯法施工信息化管理探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刘肖龙;;强夯法施工技术[J];泸天化科技;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党秀英;谭一鸣;刘军;陈太林;江志华;;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引起的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李爱军;高腾飞;;强夯法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3 杨飞;;强夯法加固地基的问题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4 余然;李二伟;;孔内深层强夯法与挤密桩法设计的比较[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5 王钊;王协群;郑轩;;强夯法的效果检测和设计方法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雷学文;白世伟;孟庆山;;强夯引起的振动规律及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建国;吕秀杰;;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云荣;;浅析强夯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庞海泉;周炎;;强夯法在长春月覃花园中的应用[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卢秋宏;;强夯法地基加固处理案例分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6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白秀喜 通讯员 万建德;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 节约资源减少能耗[N];中国建设报;2009年

2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桑明泰;强夯法处治桥梁湿陷性黄土地基技术[N];山西科技报;2003年

3 山西省孝义市政府工程建设事务管理局 李奇涛;浅谈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N];科学导报;2014年

4 本报驻江西记者 王纪洪 通讯员 万建德;从原始到现代的升华[N];中华建筑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纪洪 通讯员 万建德;从原始到现代的升华[N];中国建设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银垒;复杂填海地层强夯法应用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杨培轩;强夯法处理风成砂地基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3 赵华新;基于应力波理论和侵彻理论的强夯法机理分析[D];东南大学;2006年

4 岳金磊;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应力扩散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5 陈凤奇;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实例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汤庆荣;强夯法加固地基的设计理论及数值模拟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07年

7 米胜国;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在工程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8 郑江;强夯法施工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及数值模拟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9 李蕾;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软弱地基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10 叶浪;气液驱动连续强夯机构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31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831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8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