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Hoek-Brown岩体中轴对称隧洞渐变扰动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3 12:12

  本文选题:岩石力学 + 通用Hoek-Brown准则 ; 参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S1期


【摘要】:现有的Hoek-Brown(HB)岩体地下开挖分析模型中,常将通用HB准则(2002版)的扰动因子D取为一固定值,与之不同之处在于将该因子从洞室开挖面至弹塑性分界面按渐进衰减考虑。结合非线性的非关联流动法则,给出了轴对称隧洞的临界支护压力、塑性区半径、应力和位移评价公式,相应的值可通过数值积分法获得。对节理岩体中洞室开挖爆破损伤和应力释放所致的渐变扰动分析,所提模型实质是对围岩塑性区软化问题的描述。算例表明,模型对D进行不同处理,也可得到轴对称隧洞理想塑性和弹脆塑性情况的分析解,为实际工程检验爆破开挖面附近岩体渐变扰动程度提供了理论解参考。
[Abstract]:In the existing analysis model of Hoek-Brown (B) rock mass underground excavation, the perturbation factor D of the general HB criterion (2002) is usually taken as a fixed value, and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factor is considered as gradual attenuation from the excavation surface to the elastoplastic interface. Combined with the nonlinear non-correlated flow rule, the critical support pressure, plastic zone radius,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evaluation formulas of axisymmetric tunnel are give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can be obtained by numerical integration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gradual disturbance caused by blasting damage and stress release in jointed rock mass excavation, the proposed model is essentially a description of the softening problem in the plastic zone of surrounding rock. The numerical examples show that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e ideal plasticity and elastic-brittle ductility of axisymmetric tunnel can also be obtained by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of D by the model,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hecking the degree of progressive disturbance of rock mass near the blasting excavation surface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219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10CB732005)项目
【分类号】:TU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符文熹,尚岳全,孙红月,聂德新,刘高,张斌;岩体变形参数渐变取值模型及工程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伟;谌文武;韩文峰;;浅埋红层软岩隧洞围岩变形特征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7年06期

2 崔芳;高永涛;吴顺川;;轴对称荷载作用下圆形隧道围岩变形解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3 周火明;孔祥辉;;水利水电工程岩石力学参数取值问题与对策[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4期

4 张占荣;;地下洞室岩体变形模量的尺寸效应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5期

5 蒋斌松;杨乐;时林坡;;基于Hoek-Brown准则的破裂围岩应力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11年S1期

6 王清标;王以功;孙彦庆;齐银山;;不同岩性条件下预应力锚索锚固力损失规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5期

7 苏永华;郑璇;;深部节理岩体分区破裂化机制数值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1期

8 王玉玲;;钻孔弹模法在某核岛岩体力学特性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01期

9 孙珍平;高召宁;孟祥瑞;;渗流作用下圆形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1期

10 李扬帆;盛谦;张勇慧;朱泽奇;陆定杰;;地下洞室开挖扰动区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金山;卢文波;;非轴对称荷载下圆形隧洞围岩弹塑性分析解析解[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光明;孙向阳;孟祥瑞;;考虑软岩线性硬化、软化和残余强度的圆形巷道围岩分析理论研究[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3 朱合华;黄伯麒;张琦;齐磊;;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在同济曙光平台中的数值实现[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4暨第三届钱令希计算力学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晔;碎裂岩体工程特性的等效研究及工程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牛双建;深部巷道围岩强度衰减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张华磊;采场底板应力传播规律及其对底板巷道稳定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严宗雪;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应力路径与空间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巫德斌;层状岩体边坡工程力学参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曲海锋;扁平特大断面公路隧道荷载模式及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王其胜;深部软岩巷道矿压特征与支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赖勇;岩石(体)宏细观复合损伤理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魏玉峰;白鹤滩水电站多层位复杂介质坝基岩体结构特征及岩体质量分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于崇;水封式地下石油储油库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及渗流场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明灿;公路隧道围岩塌方治理应用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孟庆彬;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锚注支护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3 卓小君;改进kriging模型及其在隧道围岩稳定可靠度计算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4 黄洪波;层状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5 郝健;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型调压井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6 骆晓;公路隧道结构设计方法及开挖方案的优化[D];同济大学;2008年

7 文竞舟;基于现场监测的倾斜层状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8 张颖;四川盆地红层岩体渗透特性及对水利工程的控制作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赵凯;大型高边墙地下洞室施工稳定性及方案优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牛海燕;裂隙岩体锚固效应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达;黄润秋;张永兴;;基于改进GSI体系确定三峡地下厂房围岩等效变形模量及强度[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聂德新;张咸恭;韩文峰;;围压效应与软弱夹层的物理力学特性的相关性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0年01期

3 聂德新,符文熹,任光明,张咸恭;天然围压下软弱层带的工程特性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1999年04期

4 聂德新;岩体的场位特征及其工程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1期

5 王晓鸿,王家来,梁发云;应变软化岩土材料内扩孔问题解析解[J];工程力学;1999年05期

6 许东俊;耿乃光;;岩石强度随中间主应力变化规律[J];固体力学学报;1985年01期

7 钱七虎;深部岩体工程响应的特征科学现象及“深部”的界定[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蒋明镜,沈珠江;考虑剪胀的弹脆塑性软化柱形孔扩张问题[J];河海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9 袁文伯;陈进;;软化岩层中巷道的塑性区与破碎区分析[J];煤炭学报;1986年03期

10 付国彬;巷道围岩破裂范围与位移的新研究[J];煤炭学报;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钱七虎;;非线性岩石力学的新进展——深部岩体力学的若干关键问题[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任海军;李婷婷;王桂珍;;隧洞开挖过程中层状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实例分析[J];贵州水力发电;2009年05期

2 王学滨;潘一山;陶帅;;不同尺寸的圆形隧洞剪切应变局部化过程模拟[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9年04期

3 饶平平;李镜培;张常光;张飞;;考虑拉压模量及主应力顺序的隧洞应力解析解[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丁一;;怀柔水^貙昵榭鰘!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8年06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世斌;唐春安;李连崇;张永彬;;湿度扩散诱发的隧洞时效变形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本文编号:1883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883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9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