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岩岩样等幅和分级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电阻率响应规律研究
本文选题:岩石力学 + 等幅循环加卸载 ; 参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S2期
【摘要】:为研究受载过程中特别是循环加卸载作用下岩石电阻率变化规律,对单轴等幅循环加卸载和分级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岩石破坏过程中的电阻率响应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岩石电阻率变化与荷载变化或试件内微裂隙发展密切相关。等幅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加载时随着荷载的增加,岩石的电阻率总体上呈下降的变化趋势;第1次加载循环与其他4次加载循环明显不同,在加载初期存在快速下降阶段;卸载时,试样电阻率会逐渐恢复;5次加载循环中,完全卸载(载荷0 k N)和完全加载(载荷40 k N)时,不同循环电阻率不同,第一次最大,以后逐次减小。分级循环加卸载与等幅循环加卸载存在一些相同的规律,不同之处在于:5次加载循环中,完全卸载(载荷0 k N)和完全加载(载荷取第一级完全加载时荷载35 k N)时,不同循环电阻率也不同,前3次循环电阻率依次减小,后2次循环逐次略有增加;破坏加载时,加载初期也存在快速下降阶段。对2种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电阻率变化规律采用循环加载下微裂隙闭合机制进行了解释。试验研究表明,电阻率变化可以较好地表征单轴等幅循环加卸载和分级循环加卸载过程中试件内微裂隙发展情况。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rock resistivity during loading, especially under cycl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stivity response during rock failure under uniaxial cycl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and graded cycl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rock resistiv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load or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racks in the specimen. In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 of constant amplitude cyclic loading, the resistivity of rock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 and the first loading cycle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four cycles, and there is a rapid decline stage in the initial loading stage. At unloading, the resistivity of the specimen will gradually recover in the five cycles. When the load is completely unloaded (load 0 K N) and full load (load 40 K N), the resistivity of different cycles is different, the first time is the maximum, and the later gradually decreases. There are some same laws between graded cycl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with equal amplitude cyclic loading. The difference lies in the complete unloading (load 0 K N) and complete loading (load 35 K N) in the 5 times loading cycle. The resistivity of the first three cycles decreases in turn, and the latter two cycles increase slightly, and there is a rapid decline stage in the early stage of loading. The variation of resistivity during cycl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is explained by microfracture closure mechanism under cyclic load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resistivity can well characterize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racks in the specimens during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uniaxial cycl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with equal amplitude and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 of graded cycle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036002,2015CB058101) 国家重大仪器设备研制专项(51327802))
【分类号】:TU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璇;赵明阶;苏初明;;岩石在受载条件下电阻率变化特征研究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尤明庆;苏承东;;大理岩试样循环加载强化作用的试验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姜文龙;刘英;;岩石在单轴压力环境下电阻率变化的研究[J];地质学刊;2009年03期
4 柏林泗,洪有秋;单轴压力下岩矿电阻率变化的研究[J];矿冶工程;1992年02期
5 陆海龙;贾迎梅;;煤体电阻率受压变化规律实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年04期
6 孙强;冯永;朱术云;杨彩;薛雷;;饱水岩石加载变形过程中视电阻率 渗透率的关联性[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年02期
7 孟磊;刘明举;王云刚;;构造煤单轴压缩条件下电阻率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12期
8 涂杰楠;孙强;姜志海;薛雷;钱海涛;;岩石脆性临界破坏视电阻率变化与应力比[J];煤炭学报;2013年02期
9 张宁博;齐庆新;欧阳振华;李宏艳;赵善坤;徐子杰;;不同应力路径下大理岩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02期
10 汪斌;朱杰兵;邬爱清;胡建敏;熊赞明;;锦屏大理岩加、卸载应力路径下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华锋;李建林;王孔伟;王乐华;朱敏;;“饱水-风干”循环作用下砂岩损伤劣化规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2 王俊璇;赵明阶;苏初明;;岩石在受载条件下电阻率变化特征研究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刘斌;李术才;李树忱;聂利超;钟世航;李利平;宋杰;刘征宇;;基于不等式约束的最小二乘法三维电阻率反演及其算法优化[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4 赵小平;左建平;裴建良;张茹;;锦屏层状大理岩断裂特征的微细观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王俊璇;苏初明;赵明阶;;受载岩石电阻率特性的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3年03期
6 孙建虎;刘颖芳;颜丽桃;储召军;;西藏高海拔地区建筑物防雷接地环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6期
7 尤明庆;;完整岩石的强度和强度准则[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8 邬爱清;朱杰兵;;深部岩石工程力学特性及地应力测试研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10期
9 鲜鹏辉;;井下高应力集中区的综合物探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2期
10 李好;;高密度电法和瞬态瑞利波法在长江沿岸滑坡探测中的综合应用[J];工程勘察;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华锋;库水变幅带水—岩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静;光纤光栅多参数传感理论技术研究及在地下工程灾害监测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3 黄启翔;卸围压条件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杨红伟;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与孔隙水耦合作用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张黎明;加卸荷条件下岩体宏细观破坏机理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高峰;顶板诱导崩落机理及次生灾变链式效应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徐素国;层状盐岩矿床油气储库建造及稳定性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凯;脆性岩石力学模型与流固耦合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张占荣;裂隙岩体变形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10 高红波;石膏夹层对层状盐岩溶腔建造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岩石视电阻率与压力关系的试验[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2期
2 陈峰,安金珍,廖椿庭;弹性约束承载岩石电阻率变化形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殷艳玲;;岩电参数影响因素研究[J];测井技术;2007年06期
4 刘洋;赵明阶;;岩石声学参数与应力相关性研究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王俊璇;赵明阶;苏初明;;岩石在受载条件下电阻率变化特征研究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修济刚,陈大元;单轴压力下饱和度对岩石视电阻率影响实验[J];地震;1987年02期
7 陆阳泉,钱家栋,赵家骝,刘建毅,王玉祥,王恩平;岩石失稳破裂前激发极化效应的初步研究[J];地震;1992年04期
8 毛桐恩,陈大元,刘新美,余素荣,宋大捷;承载岩石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的实验研究与现场观测结果[J];地震;1998年S1期
9 张流,黄建国,高平;水对岩石变形过程中电阻率变化的影响[J];地震;2003年01期
10 曲斌,戴跃进,王占国;储层环境岩石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保华;循环加载下岩石裂隙变形与渗流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树才;煤矿底板突水机理及破坏裂隙带演化动态探测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王桦;矿山岩土体导电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4 苗金丽;岩爆的能量特征实验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赫建忠;任奇志;;“点睛”鸟巢 助力奥运——徕卡测量设备顺利完成国家体育馆(鸟巢)钢结构卸载过程中的各项测量任务[J];测绘通报;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文争;李莎;肖南;;某高层建筑大悬臂钢结构卸载过程模拟分析[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建平;李儒新;徐至展;;超快强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的产生与诊断[A];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3 李海锋;郭小农;马永兴;张蓉;罗永峰;;江阴市民水上活动中心施工过程分析[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仲奎;徐千军;康振同;王爱民;永井哲夫;;复杂节理裂隙岩体真三维卸载过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周育才;刘少军;黄明辉;湛利华;;巨型水压机卸载过程同步控制策略的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昕;大跨钢结构施工卸载过程力学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1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911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