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七里海湿地植物群落与动物生境的景观生态化恢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4 04:46

  本文选题:七里海湿地 + 生境恢复 ; 参考:《天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攀升、过度且不合理的对自然的开发利用造成了自然资源的逐步流失,自然景观的逐渐消失。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也在经历着同样的“灾难”。近年来,由于大自然的“报复”不断发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观念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不能够通过极端手段,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应该重视它在整个自然界所起到的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亦成为热门研究领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湿地生态系统自身综合性较强的原因,对它的恢复工作也常涉及到环境、生态、化学、物理、生物等多领域,且每一种湿地类型都具有不同的形成过程及自然特征,每一处自然湿地亦由于立地条件、周围环境的改变,有着独特的景观和资源。因此,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研究与实践始终都存在着未知的难题与挑战。对于七里海湿地的恢复与改造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作为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其发展演变过程,自然资源(水文、土壤、小气候、动物、植物等)等本身有独特性,对此类湿地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不利因素的增加以及人为的强烈干扰,造成了七里海湿地受损。本文以对实际工程为出发点探讨对于退化的七里海湿地进行景观生态恢复的实际方法。本文通过对七里海湿地现状的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现状分析评价,得出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当前退化的主要问题是:天然面积不断缩小、景观类型单一化、动植物群落受损、水质恶化等,根据七里海湿地的特点,以七里海核心区湿地为规划研究主要对象,提出了相应的恢复目标和策略。同时,针对现状情况及实际项目中亟需解决的两大主要问题,即生境恢复和植物群落恢复,进行问题的研究和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法。用研究理论与技术指导实际项目的设计,同时用项目设计来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可行性。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湿地研究的全球大背景及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同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内容及所应用的研究方法,为后文奠定了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关于湿地退化、湿地恢复的相关概念及原理,并分析了两个在湿地恢复方面较为成功的案例,为研究做进一步的理论支撑和案例借鉴。第三部分:通过大量的实际数据及历史资料,分析并探讨了七里海湿地的自然现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土壤条件、动植物资源等)以及周边状况,是分析具体问题的前提条件。第四部分:针对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且主要以核心区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湿地退化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结合实际项目的设计,针对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的恢复,进一步探讨恢复与重建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及方法。尤其是针对生境恢复和植物群落恢复两方面,基于生态恢复中的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和设计方法。并对最终的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验证与评估。第六部分:基于前几部分的分析,对研究及具体方案进行总结,归纳出论文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 the rapid rise of the population , the excessive and un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have caused the gradual los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tland in Qilihai Lake , the main problems of wetland degradation and wetland restor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the wetland degradation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 Part V :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actual project ,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o be followed in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wetland in Qilihai wetland . In particular , 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al restoration and artificial restoration in the restoration of habitat and restoration of plant communities ,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technical measures and design methods .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171.4;TU984.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兰兰;莫训强;孟伟庆;李洪远;;七里海古泻湖湿地植被特征及其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2 杨云峰;;城市湿地公园建成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3年12期

3 涂响;彭剑峰;段亮;宋永会;高红杰;;辽河保护区干流自然生境恢复措施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3年06期

4 李洁;崔丽娟;李伟;王小文;马牧源;张曼胤;;兼顾景观功能的人工湿地植物配置模式探讨[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3年01期

5 秦磊;;天津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环境演变研究[J];湿地科学;2012年02期

6 伦佩珊;;基于鸟类保护的湿地景观设计——以香港米埔湿地为例[J];园林;2012年03期

7 俞孔坚;陈义勇;王春连;李迪华;;垦殖后洲滩湿地生态恢复的景观设计途径——以长江新济洲滩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8 乔·布莱恩·布雷;杨云峰;;动物栖息地结构、场地整治方法论证 溪红点鲑栖息地适宜性指标案例研究[J];风景园林;2011年04期

9 朱旭刚;王志胜;王寒冰;;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营建——以曹妃甸湿地公园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05期

10 崔丽娟;张曼胤;张岩;赵欣胜;王义飞;李伟;李胜男;;湿地恢复研究现状及前瞻[J];世界林业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贺;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徐新洲;无锡蠡湖湖滨湿地植被修复与景观重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劳燕玲;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郑忠明;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退化与植被恢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冯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葛振鸣;长江口滨海湿地迁徙水禽群落特征及生境修复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依辰;永定河山峡段河岸带植物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景文;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山东荣成桑沟湾滨海湿地公园(一期)规划[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郑重;基于生态文化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4 戴俊明;西南地区湖岛湿地复合化营建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刘高英;60年代以来天津地区水环境变化及湿地演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6 侯珈瑜;无锡贡湖湾湿地公园景观技术应用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7 江国英;基于人、鸟和谐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及景观营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徐筱婷;城市湿地公园栖息地规划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明春;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对湿地鸟类群落的效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林超;结合空间规划的人工湿地在城市河流生态改善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27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927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8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