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精细化理念下的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优化调控方法

发布时间:2018-06-05 22:20

  本文选题:公园绿地 + 城市绿地系统 ; 参考:《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10期


【摘要】:集约用地的规划导向对公园绿地布局调控中的指标均衡分配、用地效率提升、空间均匀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探讨了精细化理念下的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优化调控基本特征与内涵。其次,解析了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优化调控的要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佛山市公园绿地规划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以佛山中心组团中的区域性公园布局分析和调控为例,介绍了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优化调控的应用特点。
[Abstract]:The planning direction of intensive land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lanced allocation of indexes in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park green space layout, the improvement of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the uniform layout of space.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intensive layout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under the concept of refinement. Secon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optim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intensive layout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in Foshan City, taking the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the regional park layout in the group of Foshan Center as an example,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timal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intensive layout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are introduced.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40812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批准号:2015T8048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批准号:2014M551488
【分类号】:TU98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许浩;;日本绿地规划与保护[J];城市环境设计;2008年05期

2 金云峰;周聪惠;;《城乡规划法》颁布对我国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影响[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5期

3 周聪惠;金云峰;;城市绿地系统中线状要素的规划控制途径研究[J];规划师;2014年05期

4 秦学;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毅;蔡凌;;生态可持续视角下城市景观的功能格局规划[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 褚军刚;;复合多元的和谐步行街区——以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建筑;2006年04期

3 吴锐智;;从合肥的历史文化看景观建筑的游憩功能[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4 郭顺通;郭风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游憩空间分类编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5 刘晓晨;宋磊;;作为户外游憩空间的名胜古迹的设计营造研究——以青岛崂山太清游览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6 李健美;夏东进;陈军;;茱萸湾生态园林建设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4期

7 张立生;;城市RBD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李秋兰;梅玫;罗言云;;城市绿地系统游憩规划设计指标体系建立初探[J];北方园艺;2011年23期

9 张健,宛素春,张建;以地区资源联盟构建城镇群优势产业[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胡浩;;现代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公共游憩空间扩展影响的研究述评——兼论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借鉴意义[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明松;;泛论园林文化与“文化建园”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公园协会2001年论文集[C];2001年

2 叶菁;邓晓玲;;城市游憩商务空间结构体系解析[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3 姚之浩;;基于游客活动需求的城市交通策略研究 以杭州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4 王洁宁;张凯云;徐晓蕾;;新形势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思考[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C];2012年

5 朱琳yN;;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比较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C];2012年

6 俞为妍;;“城乡”绿地规划若干要素的探讨[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7 段卫国;刘传林;蒋伶;;南京市下关区城市公共休闲设施规划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8 周聪惠;金云峰;;集约用地导向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精细化调控方法[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9 夏雯;金云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城市用地分类新标准影响下的绿地规划导向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滋雨;城市绿地配置的量化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罗艳菊;森林游憩区游憩冲击感知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3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阳煜华;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韩博;辽源煤矿区矿山公园规划与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亮;城市休闲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胡静;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胡卫华;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云;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空间结构及其整合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娟娟;城市公园绿地布点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武昌;城市滨湖游憩空间形态解析与构建[D];南昌大学;2010年

3 余丞;旅游开发背景下环洱海区域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和村镇形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汪艳;地质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章益飞;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李庆华;公园园林空间与游人行为活动调查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名虎;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陈建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周文;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学,陈晓艳;我国东西部城市旅游的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4期

2 朱查松;罗震东;胡继元;;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城市非建设用地划分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3 汪光焘;;贯彻《城乡规划法》 依法编制城乡规划——在全国城市规划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J];城市规划;2008年01期

4 刘滨谊,姜允芳;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5 王晶;曾坚;苏毅;;可持续性“纤维”绿廊在紧凑城区规划中的应用——以大野秀敏2050年东京概念规划方案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4期

6 方正兴;朱江;袁媛;邱杰华;彭青;;绿道建设基准要素体系构建——《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省立)建设基准技术规定》编制思路[J];规划师;2011年01期

7 庄荣;;基于生态观的珠三角区域绿道网规划编制探讨[J];规划师;2011年09期

8 王菁菁;;城市旧城更新中绿道规划设计与建设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1年05期

9 黄羊山;游憩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10 刘滨谊;温全平;;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商振东;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静;现代城市绿地系统理性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厚强;浅谈公园绿地建设的矛盾与误区[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9期

2 游璧菁;从都市防灾探讨都市公园绿地体系规划——以台湾地区台北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05期

3 秦启宪;探索创新 与时俱进——浅谈上海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特色[J];中国园林;2005年02期

4 ;资讯[J];中华建设;2005年S1期

5 智卯生;;晋中市城区公园绿地的树种选择[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6 陈镇荣;;抓好建设节约型城市公园绿地工作的探讨[J];福建建筑;2007年04期

7 陈冬福;陈宇;蒋海燕;;探索构建人工植物群落的新途径——以宁波市镇海区公园绿地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8 肖华斌;袁奇峰;徐会军;;基于可达性和服务面积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研究[J];规划师;2009年02期

9 付晓;张景秋;尹卫红;;公众参与的宜居北京公园绿地满意度调研与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朱颖;王浩;昝少平;王小东;;乌鲁木齐市防灾公园绿地建设对策[J];城市规划;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红菊;方玉;王治;;昆明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策略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2 胡剑双;戴菲;毛玮丰;;点的困惑与契机:城市土地混合使用下点状公园绿地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用长效激励机制推动精细化管理——郑州市公园绿地管理经验[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4 张亚红;;英国公园绿地的保护与管理[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5 高兴春;刘朝阳;;浅谈公园绿地集水 节水技术的应用[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6 江海燕;朱再龙;;广州公园绿地系统发展历程及影响机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冯文水;王英明;赖菊云;;公园绿地黄土露天成因及治理对策[A];中国公园协会2007年论文集[C];2007年

8 郭竹梅;徐波;邓宇;佟跃;吕婉铭;李悦;;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调查研究[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9 栗燕;王鹏飞;杨秋生;董华叶;;郑州市公园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栗燕;王鹏飞;杨秋生;董华叶;;郑州市公园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卢红杰 记者  尹宁静;“十一五”期末主城区公园绿地扩至3倍[N];泰州日报;2006年

2 李纪锋 胡丽娟;北京公园绿地达千余处[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冯燕平;我们身边的16平方米公园绿地[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4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文明委;拓展公园绿地公共服务功能[N];中国建设报;2009年

5 王文;越南:政府推动建公园[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通讯员 薛在银 张惠梓;我市新建公园绿地100万平方米[N];济南日报;2010年

7 记者 袁筱;我市公园绿地明年人均8平方米[N];成都日报;2004年

8 记者孟霞;首府新建一处公园绿地[N];伊犁日报(汉);2011年

9 余华生;临川两年新增城区公园绿地11.6万平方米[N];抚州日报;2011年

10 朱爱琴;出门500米可进公园绿地[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素英;城市带状公园绿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于苏建;福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的综合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申世广;3S技术支持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子超;北京市公园绿地边界空间调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茹雷鸣;南京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群落调查与优化配置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成晖;珠江三角洲转型社区公园绿地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林;哈尔滨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布局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连丽花;常州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田逢军;城市游憩导向的上海公园绿地深度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一菱;哈尔滨市动力区公园绿地布局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王欢;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赵旖;嘉定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格局优化的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刘倩如;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83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983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6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