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适老化居住模式经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实践案例
本文选题:居住模式 + 伦州 ; 参考:《国际城市规划》2015年01期
【摘要】:正作为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德国在探索适老化居住模式方面已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空间与设施、住房与服务以及居民自助与专业辅助三个"融合"出发,介绍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六个具有代表性的适老化住区项目,以期对我国老龄化应对策略和住区适老化模式探索有所借鉴。——栏目主持人人口数量缩减和人口结构老龄化是德国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德国近20年来无
[Abstract]:A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of population aging, Germany has gained ric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exploring a suitable aging living mode.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ace and facilities, housing and services, and self-help and professional assistance of residen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ix representative projects for aging settlements in North Rhine-Westphalia, Germany. It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German citie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population reduc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aging of the host population and the aging model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coping strategy of aging in China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uitable aging model of residential areas. In this context, Germany has not been in the past 20 years
【作者单位】: 北京北达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类号】:TU98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梅,刘立钧;从“组团”到“院落”——住宅小区居住模式的探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褚作勇;“后小康”居住模式与环境[J];安徽建筑;2002年03期
3 蔡波;“银色住宅”应对“银色浪潮”——北京老年居住模式探讨[J];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03期
4 张晋庆,金笠铭;新世纪居住模式探讨[J];规划师;2003年05期
5 黄威;后小康居住模式展望[J];山西建筑;2005年20期
6 王剑云;;浙江省小城镇商住一体居住模式及其规划案例研讨[J];华中建筑;2007年05期
7 陈明立;杨风;;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居住模式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07年07期
8 黄晓月;陈晓明;;休闲养老建筑初探[J];山西建筑;2007年22期
9 何邕健;运迎霞;石崧;;高度城市化地区农村居住模式探讨——以天津市塘沽区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刘启生;;探求理想的城市居住模式[J];中外建筑;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吕静;;同质聚居与阶层交流、阶层融合——对当前长春市社区居住模式的思考[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季如漪;;从“分异”到“相融”——混合居住模式的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宋伟轩;;中国封闭式居住模式的源流、现状与趋势[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杰;;浅谈如何构建城市集合居住模式[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刘征;陈新;吴南;李文;;保障性住房混合居住模式优化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6 李柯;卢俊强;;住宅小区的发展过程[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7 李本智;;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集中居住模式探索——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许龙;单卓然;鄢浩;肖均东;;武汉大学生低收入群体居住状况调查研究——以武汉曙光新村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9 杨浩;;混合居住模式下公共服务设施均衡性探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吕俊华;寻找适合健康的居住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2 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 开彦老年住区研究工作室 开彦;亲情养老住区模式初探[N];中国建设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志刚;小的应该是美好的[D];天津大学;2010年
2 张睿;国外“合作居住”社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丽红;太原市居住模式的动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2 朱珠;上海城市老龄化居住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田洁;海上漂浮居住模式规划开发构想[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寒芳;当前与未来居住模式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邹宁;湘潭居住模式发展与居住空间实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湛鹤;我国城市新居住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史永麟;杭州市中老年居住现状及其对未来老年居住模式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8 徐鸥;昆明老年居住模式现状研究及未来发展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9 张卓;城市混合居住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曹宽义;邢台城市居住模式发展方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13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013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