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层建筑物混凝土质量评价与分析
本文选题:超高层建筑物 + 结构混凝土 ; 参考:《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年S2期
【摘要】:某建筑物由三幢塔楼及裙楼组成,楼层高53层,为钢筋混凝土框筒和框架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商品混凝土质量事故,且结构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严重的蜂窝、麻面、烂根、露筋等缺陷。为此,对已建的结构混凝土进行钻芯法检测,三家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不同并产生争议,又同步反复检测多次,最终结果判断为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本文结合现行规范介绍了检测过程及分析评价方法,讨论了结构混凝土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Abstract]:A building is made up of three towers and skirt buildings. The floor is 53 stories high. It i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tube and frame structure, and the concrete strength grade is C50.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re are many quality accidents of commercial concrete, and serious defects such as honeycomb, hemp surface, rotting root, exposed steel bar and so on appear on the surface of structural concrete. For this reason,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three testing institutions are different and controversial, and the concrete quality is judged to be not up to standar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sting process and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ode,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concrete.
【作者单位】: 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重庆分院;
【分类号】:TU974;TU75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玉;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措施[J];中国建设信息;2004年24期
2 张建荣;徐向东;刘文燕;;混凝土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测试研究[J];建筑科学;2006年01期
3 黄家鑫;;如何防止混凝土裂缝[J];建设科技;2006年09期
4 郭晓平;卢长有;;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6期
5 陈智;苏联《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翻译出版[J];工业建筑;1986年09期
6 王仕方;结构中混凝土强度合格判断的探讨[J];工程质量;2001年05期
7 谭贺新,王伦兵;混凝土强度偏低对结构构件受力影响的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01年06期
8 田北平;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及对各类构件的影响初探[J];四川建筑;2002年03期
9 覃永光;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和事故处理办法[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10 胡孝华;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机理分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海祥;武建华;唐明;;混凝土分段曲线受压损伤模型[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2 陈新华;陈小静;;浅谈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3 万志钢;李波;;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郅磊;胡博;;混凝土硫酸镁侵蚀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5 韩建国;胡益彰;阎培渝;;混凝土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强度发展历程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6 吴从超;白绍良;;利用混凝土高应变损伤累积本构模型的模拟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永胜;李雁英;;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耿双林;兰新保;;混凝土的质量控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袁海军;;剪压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戎君明;;混凝土强度验评方法的合理性探讨[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启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N];伊犁日报(汉);2009年
2 谢江涛 王芳;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N];建筑时报;2006年
3 王治;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N];伊犁日报(汉);2007年
4 宋森华邋李文龙 朱炳达;楼屋面裂缝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N];建筑时报;2007年
5 金灿华;浅谈超长结构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6年
6 林宗寿;防止混凝土钢筋锈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建材报;2011年
7 浙江泰舜建设有限公司 范国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N];建筑时报;2007年
8 杨勇;屋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N];伊犁日报(汉);2007年
9 肖建勋;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N];中国建设报;2007年
10 江苏大汉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开文;浅谈浇楼板裂缝的预防与处理[N];大众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祝明桥;混凝土薄壁箱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与分析[D];湖南大学;2004年
2 张玉敏;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3 李浩;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不确定性分析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毛达岭;500MPa级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娜;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的识别与判定[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田子坤;混凝土单轴动态受拉损伤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龙小波;混凝土构件刚度的计算理论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田红伟;基于损伤的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研究及其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5 张剑;混凝土动态受压损伤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齐波;历经地震损伤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抗火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浩;混凝土率型内时损伤本构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梁英;荷载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和钢筋初锈时间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9 马万明;基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梁经济性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10 阎慧群;高温(火灾)作用后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56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05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