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损测试的新老混凝土抗冻融性能表征方法
本文选题:新老混凝土 + 黏结面 ; 参考:《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03期
【摘要】:分析了基于相对动弹模量下降40%的抗冻融性能表征方法不能适应于新老混凝土的物理机制。通过采用超声波速来量测动弹模量,借助试验分析冻融过程中新老混凝土不同方向超声波速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能反映黏结面冻融损伤的指标和新老混凝土抗冻融性能表征方法。结果表明:动弹模量的不合理量测和定义是导致其在新老混凝土抗冻融性能表征方面不能适用的原因;平行于黏结面方向的超声波速损失近似线性规律,而垂直于黏结面方向的超声波速损失则呈现显著的三阶段特征;两个方向上超声波速损失率的差值,其曲线上的拐点表示了黏结面的抗冻融极限,通过与新老混凝土黏结面的劈拉强度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描述新老混凝土抗冻融性能。
[Abstract]:Based on the 40% decrease of relative dynamic modulus, the method of freeze-thaw resistance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new and old concrete. By using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to measure the modulus of dynamic elasticity, the variation law of ultrasonic velocity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new and old concrete during freeze-thaw process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experiments. The index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damage of bond surface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of freeze-thaw resistance of new and old concrete are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reasonable measurement and definition of dynamic modulus is the reason why it can not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freeze-thaw resistance of new and old concrete, and the ultrasonic velocity loss is approximately linear law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bonding surface. However, the ultrasonic velocity loss perpendicular to the bonding surface shows a significant three-stag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ultrasonic velocity loss rate in two directions, the inflection point on the curve indicates the freezing and thawing resistance limit of the bonding surface. By comparing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of new and old concrete, it is shown that this method can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freeze-thaw resistance of new and old concrete.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20120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CRSM11KFB11)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慧才,李庚英,熊光晶;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力形成机理[J];硅酸盐通报;2003年03期
2 蒋敏强,陈建康,杨鼎宜;硫酸盐侵蚀水泥砂浆动弹性模量的超声检测[J];硅酸盐学报;2005年01期
3 George W SCHERER;;新型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的预测(英文)[J];硅酸盐学报;2012年07期
4 董志勇;胡金榜;;超声波衰减系数法评估材料损伤的研究[J];化工机械;2007年03期
5 李平先,赵国藩,张雷顺;受冻融损伤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的粘结剪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5期
6 金伟良;吕清芳;赵羽习;干伟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与寿命预测研究进展[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01期
7 周宏伟,谢和平,KWASNIEWSKIMA;粗糙表面分维计算的立方体覆盖法[J];摩擦学学报;2000年06期
8 罗骐先;用纵波超声换能器测量砼表面波速和动弹性模量[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6年03期
9 李平先;赵国藩;张雷顺;;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抗冻融劈拉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0 闫国亮;赵庆新;;含水率对受损混凝土超声波波速的影响[J];无损检测;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冰;李春跃;李平先;;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渗透性能改善方法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2 王兴国;常俊杰;徐久军;单英春;王旭东;姚曼;;超声波在薄膜介质中传播衰减的评价方法[J];中国表面工程;2008年05期
3 杜应吉;黄春霞;;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3期
4 方萍;黄政宇;张瑞文;尚守平;;水泥基界面剂粘结抗拉强度的研究[J];材料导报;2008年S3期
5 勾密峰;管学茂;;水泥基材料固化氯离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10年11期
6 黄煜镔;钱觉时;汪宏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预估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1期
7 史石荣;陈林杰;余超;;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高烈度地震区边坡稳定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王伟;薛伟辰;周德源;孟艳玲;黄慎江;;氯离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林迟;侯爽;欧进萍;;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多龄期建筑震害特征[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詹炳根,孙伟,沙建芳,李天艳,曹鹏飞,邓敏,许仲梓;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碱硅酸反应二次损伤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丁靖洋;周宏伟;武志德;王广荣;张翠芳;;泥岩断口表面的分形维数与断裂能关系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小平;金伟良;;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框架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沈卫国;李娟娟;徐贤进;;纳米微粉改性新老混凝土界面剂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4 余红发;黄东升;孙伟;张云升;;高强混凝土抗冻性对养护环境的湿度敏感性及其改进方法研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红艳;赵丽萍;蔡传锦;;超声波检测非金属材料的研究构想[A];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金花;李守巨;刘迎曦;;具有分形表面三维粗糙裂隙的渗流特性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徐岳;唐先习;薛倬昆;董海航;;混凝土桥梁合理耐用结构构造研究探讨[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富玲;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空间形貌的各向异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延永东;氯离子在损伤及开裂混凝土内的输运机理及作用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陆春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开裂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泉;碎石化沥青加铺结构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林迟;基于结构全寿命设计需求的环境作用与结构性能退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蒋建华;气候环境作用定量模式及其在混凝土结构寿命预计中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肖前慧;冻融环境多因素耦合作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孙丛涛;基于氯离子侵蚀的混凝土耐久性与寿命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万小梅;力学荷载及环境复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钟亮;河道形态阻力分形特征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龙;有机粉体分形表征与其流动性关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颜艳;奥氏体不锈钢组织超声无损评价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唐腾;混凝土长期性能指标现场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滢涛;金属锚杆端锚状态下的动测度量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邝文川;基于非线性超声纵波的高温蠕变损伤检测与评价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姚远;超声波法在检测石质文物病害方面的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峗婷;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性能优化及喷涂式施工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易宁;跨海沉管隧道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抗裂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龙玉凤;莫高窟栈道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贾洪强;岩石节理面表面形态与剪切破坏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存;混凝土路面厚度的超声波无损检测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白新德,彭德全,耿怀之;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速率的现场无损检测技术[J];材料保护;2002年08期
3 张丽;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J];东北公路;1998年04期
4 岳丹,王菊;混凝土框架梁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及分析[J];东北煤炭技术;1999年04期
5 邬瑞锋,奚肖凤,华玉,王慕勇;粘弹性梁的动力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3年02期
6 王铁成,杨建江;混凝土结构裂缝状态及其扩展的分形几何解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7 赵志方,赵国藩;采用高压水射法处理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8 刘红桂,南金生,马建军,马林,刘娴娴;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检测混凝土的厚度[J];地震学刊;1998年01期
9 李俊如,黄理兴,李海波;利用超声波确定敦煌莫高窟洞壁力学特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杨运泽,田俊峰;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使用耐久寿命预测及耐久性设计[J];中国港湾建设;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慧才,李庚英,熊光晶;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力形成机理[J];硅酸盐通报;2003年03期
2 丁巍巍;龙广成;吴克刚;;新老混凝土界面处理与评价[J];粉煤灰;2009年01期
3 董三升;冯坤昌;史文智;;基于不同界面剂的新老混凝土黏结抗拉强度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02期
4 张雄;张蕾;;基于数字图像法的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粗糙度表征[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3年01期
5 赵东和;;新老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1年11期
6 张雄;张蕾;;新老混凝土粘结面人造粗糙度表征及性能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7 范鑫;;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的提高途径[J];门窗;2013年09期
8 李平先;郭进军;赵国藩;程红强;;冻融时引气剂对新老混凝土黏结面劈裂抗拉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6年07期
9 孔德玉;盛毅生;郑建军;於建明;王章夫;;硅溶胶分散硅粉浆液涂覆强化新老混凝土界面[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2期
10 李平先;赵国藩;张雷顺;;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抗冻融劈拉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熊光晶;李庚英;罗白云;邬翔;;偶联剂能显著改善新老混凝土修补界面层的性能吗?[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熊光晶;姜浩;陈立强;刘金伟;谢慧才;;新老混凝土修补界面层粘结强度的提高途径[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熊光晶;李庚英;罗白云;邬翔;;偶联剂能显著改善新老混凝土修补界面层的性能吗?[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沈卫国;李娟娟;徐贤进;;纳米微粉改性新老混凝土界面剂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5 王文炜;翁昌年;李淑琴;扬威;;新老混凝土双T形截面组合梁试验研究[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张言;梅明荣;盛维高;任青文;;水闸加固工程中新老混凝土结合的非线性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吴继红;新老混凝土接合难题是如何攻克的[N];中国水利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杨亚非;新老混凝土的“世纪之吻”[N];人民长江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平先;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冻和抗渗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丁巍巍;新老混凝土中介质迁移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何伟;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姜浩;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层微细观结构的改善方法和机理[D];汕头大学;2001年
4 毛晶晶;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质量检验与粘结强度预测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胥新伟;钢筋连接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赵晓艳;新老混凝土机械连接结合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申豫斌;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收缩裂缝和疲劳特性的试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1年
8 农金龙;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材料及强度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9 邬翔;一种新的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层微细观结构改性方法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64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06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