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机热泵供热性能规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天然气 + 热力学 ; 参考:《化工学报》2015年10期
【摘要】:燃气机热泵(gas engine-driven heat pump)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供热系统。为了研究燃气机热泵的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构建的燃气机热泵实验台,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了燃气机转速、冷凝器进水流量、冷凝器进水温度对系统性能[供热总量、制热性能系数(COP)以及一次能源利用率(PER)]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气机热泵系统供热量随着冷凝器进水流量、燃气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冷凝器进水温度的提高而减少。COP和PER随着燃气机转速和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进水流量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较小。回收的余热占燃气机热泵系统总供热量的40%左右,在考虑余热回收的情况下,燃气机热泵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在1.15~1.47之间。
[Abstract]:Gas engine heat pump (gas engine-driven heat pump) is an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heating system. In order to study the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gas engine heat pump, the performance of gas engine heat pump system was studi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test, including speed of gas engine, inlet flow rate of condenser and inlet temperature of condenser. The effect of cop and per] on thermal performance coefficient (cop) and primary energy efficiency (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t supply of the gas engine heat pump system increases with the inlet flow of the condens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peed of the gas turbine,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let temperature of the condenser. The cop and per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peed of the gas turbine and the inlet temperature. The influent flow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coefficient of the system. The recovery of waste heat accounts for about 40% of the total heat supply in the gas engine heat pump system. The primary energy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gas engine heat pump is between 1.15 and 1.47 when the waste heat recovery is considered.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EEP026) 鲁东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7860301)~~
【分类号】:TU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应林;张小松;吴薇;;基于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的独立供能系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王明涛;杨昭;陈轶光;;燃气机热泵余热利用理论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1年01期
3 吴集迎;马益民;;空气源沼气机热泵部分负荷性能[J];化工学报;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祥强;杨允国;林琳;李瑛;;R410A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制冷剂分布特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2期
2 邱陈栋;王洁月;蔡亮;郑晓红;;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充放电性能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4年05期
3 刘焕卫;周秋淑;赵海波;;有机朗肯循环燃气机热泵余热发电[J];煤气与热力;2014年09期
4 邓卫卫;蔡亮;王洁月;王彦伟;;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的优化选择[J];暖通空调;2015年04期
5 李先庭;吴伟;;高效低温热水系统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5年18期
6 姜文秀;蔡亮;邓卫卫;;混合动力燃气热泵冬季运行工况经济性分析[J];化工学报;2014年S2期
7 吴集迎;马益民;;基于LFG的沼气机热泵系统配置与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14年S2期
8 王明涛;刘焕卫;张百浩;;燃气机热泵容量调节制冷性能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18期
9 杨昭;张百浩;王明涛;;燃气机热泵变容量调节过热度控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3年09期
10 杨昭;张馨;史永征;;燃气机热泵热水器季节运行模式及其性能实验[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轶光;内燃机热泵独立供能系统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明涛;燃气机热泵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刘焕卫;基于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独立式燃气机热泵系统理论及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王文斌;燃气机热泵热水器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5 范军;基于热泵技术的发电厂凝汽器空冷区的强化传热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闫晓娜;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董超群;整体往复式压缩机曲轴力学性能研究与安全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应林,张小松,殷勇高,管振水,蒋一军;燃气驱动冷热水机组变转速运行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连红奎;李艳;束光阳子;顾春伟;;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综述[J];节能技术;2011年02期
3 刘乔明,汤东,窄长学,罗福强;沼气发动机概述[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侯根富,段常贵,马最良;风冷燃气机驱动压缩式热泵冷热水机组运行特性试验研究[J];暖通空调;2001年03期
5 徐振军;杨昭;;沼气机热泵复合式空调系统数值计算与能耗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8年09期
6 向飞;王立;岳献芳;;柴油发电机驱动的热泵干燥系统开发与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10期
7 徐振军;;复合发电系统的沼气热泵供能特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1年07期
8 吴集迎;马益民;;污水厂沼气直燃型热泵系统配置与工艺流程[J];化工学报;2012年S2期
9 刘焕卫;杨昭;王明涛;;燃气机热泵部分负荷特性的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5期
10 任勇;杨昭;;内燃机独立供能系统的性能实验[J];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振军;杨昭;;余热复合式燃气机空调数值计算及性能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0年07期
2 王磊;沈胜强;师新广;;燃气机热泵控制系统实验研究[J];河南科学;2008年05期
3 张薇;彭学院;尤利超;王涛;;余热直接利用型燃气机热泵变转速特性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4 马一太,杨昭,李丽新,谢英柏;空气源燃气机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S1期
5 顾安忠;黄震;张荣荣;鲁雪生;林文胜;张武高;李书泽;;燃气机热泵机组的研制与实验研究[J];制冷技术;2005年04期
6 马一太,王飞波,李新国,吕灿仁;燃气机热泵的试验研究和节能效果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8年04期
7 马一太,刘圣春,管海清,高,
本文编号:2115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11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