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跨多层混凝土框架教学楼减震加固设计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unreasonable structure system and poor seismic capacity of existing single-span multi-story concrete frame, a typical single-span multi-story concrete frame was strengthened with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BRB) energy dissip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echnique. Combing the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seismic absorption and reinforcement scheme and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the BRB strengthening and connecting mode, the paper carries out the direct earthquake absorption reinforcement and retrofitting of a single span teaching building. Nonlinear nappe analysis and time history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to complete the seismic reinforcement design of joint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reinforce single span frame with this technique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eismic fortifi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1BAJ08B03-4)
【分类号】:TU375.4;TU3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武娜;高向宇;李自强;任洁;黄海涛;;用带防屈曲支撑的内嵌式钢框架加固混凝土框架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12期
2 薛彦涛;金林飞;韩雪;程小燕;佟道林;;钢筋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3年01期
3 黄海涛;高向宇;李自强;武娜;任洁;;用附加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12期
4 王东;郑七振;唐玉;康伟;杨珏;;上海市某小学教学楼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耿克普;高向宇;;内嵌式防屈曲支撑钢框架加固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4年05期
2 耿克普;高向宇;;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减震加固有限元分析——用带防屈曲支撑的内嵌钢框架加固[J];工业建筑;2014年S1期
3 王飞;章胜炎;夏茂阳;;TJ型屈曲约束支撑在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中的施工优化[J];建筑施工;2013年05期
4 林海瑛;陈杰;;综合加固方法在复杂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改造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永贵;屈曲约束支撑及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克普;内嵌式防屈曲支撑加固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谢强;赵亮;;屈曲约束支撑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3期
2 高向宇;杜海燕;张惠;梁峰;;国标Q235热轧钢材防屈曲支撑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8年03期
3 程光煜;叶列平;许秀珍;崔鸿超;;防屈曲耗能钢支撑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1期
4 顾炉忠;高向宇;徐建伟;胡楚衡;武娜;;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苏榕;钢支撑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业;消能减震技术[J];中外建筑;2005年04期
2 张文芳,靳金平,崔路苗;工程结构消能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S1期
3 王曙光,刘伟庆;宿迁市教育大厦消能减震设计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4 严东方;;浅谈消能减震结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8期
5 闫磊;阙巍;;框剪结构消能减震应用的实证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6 庄泽龙;;潮汕星河大厦结构消能减震[J];山西建筑;2008年07期
7 靳金平;张文芳;卫丽;;高层建筑局部消能减震体系的参数影响及设计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1期
8 张宇;王华琪;冯峰;姜子钦;;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8期
9 冯海明;贾松林;胡强;;消能减震结构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9年07期
10 张彦;;消能减震技术应用综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勇;;浅谈消能减震技术及其工程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张建宇;王曙光;;消能减震钢筋砼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张文芳;靳金平;崔路苗;;工程结构消能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程选生;贾传胜;杜修力;;消能减震技术在结构抗震加固改造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5 臧登科;贺丽丽;颜志淼;;浅谈消能减震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韩家军;佟建国;;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应用的优越性[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阎兴华;;复合摩擦消能减震结构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8 赵光伟;裴星洙;李鹏;刘正伟;;消能减震结构的损伤集中分布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9 蔡文章;陈清祥;潘琪;;探讨消能减震技术于加层结构的抗震加固设计[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10 苏冠兴;李世宏;;中小学教学楼消能减震设计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陈飞燕;我省首个减震加固技术研发中心揭牌[N];四川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严斌;加个支撑 受损大楼变8度设防[N];成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翁大根;消能减震结构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及工程应用[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庆和;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减轻建筑扭转震动的工程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2 陈廷君;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贾传胜;框架增层改造中消能减震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4 林智勇;消能减震结构降度设计新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5 孟盈;高烈度区结构消能减震设计[D];广州大学;2011年
6 韩露;钢框架消能减震结构阻尼投放量的简易计算方法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7 张兆超;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在消能减震控制中的作用探讨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贺方倩;基于等效线性化理论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9 邓小武;粘滞阻尼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及应用[D];长江大学;2012年
10 白雪霜;结构抗震加固和消能减震优化设计方法[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2年
,本文编号:2132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13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