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边界:总体规划改革与地方实践
[Abstract]:At present, the general planning practice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including too much content, too long time, and not adapting to the actual management needs. Most scholars put forward that "reducing burden" is the core of the reform of the current overall planning.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research related cases, the cor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overall planning is "fuzzy boundary". The boundary of the paste includes the power boundary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the boundary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size, the boundary of the planning area and the central urban area, the boundary of the planning rights between the departments, and the content boundary of the big cities and the small cities. Physical planning, including strategic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county overall planning, three planning and one planning, and so on. These "planning and substitutes" are actually an innovation of local overall planning reform. Combining these innovative practices, the future overall planning reform is to "replastic the boundary", including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powers, and clear political affairs. The rigid boundary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lastic boundary of the market, the fuzzy urban population boundary, the expansion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lanning area and the central urban area, the planning boundary between the unified department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ontent boundary of the big cities and the small cities.
【作者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分类号】:TU984.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江;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2 石楠;;论城乡规划管理行政权力的责任空间范畴——写在《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之际[J];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3 官大雨;;国家审批要求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规院近时期承担国家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意见”的解读[J];城市规划;2010年06期
4 詹敏,邵波,蒋立忠;当前城市总体规划趋势与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1期
5 王唯山;;“三规”关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重点的转移[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5期
6 王国恩;唐勇;魏宗财;荆万里;;关于“两规”衔接技术措施的若干探讨——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5期
7 魏广君;董伟;孙晖;;“多规整合”研究进展与评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8 崔功豪;都市区规划——地域空间规划的新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9 李晓江;;总体规划向何处去[J];城市规划;2011年12期
10 赵民;郝晋伟;;城市总体规划实践中的悖论及对策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军刚;谷康;;扬州高e路缇扒拍罟婊甗J];安徽建筑;2006年05期
2 杜秀龙;赵彩;;城市交通发展的SWOT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9期
3 方波;罗江帆;叶祖盼;;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成果编制形式的探索——以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修改为例[J];重庆建筑;2012年04期
4 桑秋,修春亮;都市圈政策浅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4期
5 张敏;伍敏;;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三维空间观——浅析城市设计空间理念介入总体规划的动力及方法[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5期
6 张同升;刘长岐;;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城镇规划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7 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8 阎小培,方远平;全球化时代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模式探新——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9 吴良镛,武廷海;从战略规划到行动计划——中国城市规划体制初论[J];城市规划;2003年12期
10 盛鸣,顾朝林;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技术流程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斌;;全球化转型背景下的大城市发展——大都市区与全球城市区域的概念辨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何培根;赵青宇;;江苏城乡建设用地集约性评价及机制创新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许世光;曹轶;;基于区域统筹的县总体规划编制探讨——以云安县总体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靖文;田冬林;郭凯;;刍议新疆塔城市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写在援疆后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定荣;罗海明;蒋伶;;变革与融合:面向管理实施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创新实践——以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实践探索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尹向东;朱江;周健;;基于重大建设项目的“四规”协调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祥胜;王浩;赵嘉新;;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都市区规划的实践——以揭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希东;;论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大都市区治理策略[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9 洪世键;;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大都市区管治转型探讨[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谈明洪;张蕾娜;;中国特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探讨[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小平;京石高速公路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胡文芳;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鲁成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范少言;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沈磊;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黄明华;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生长型规划布局”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吴瑞君;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石崧;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大鹏;城市战略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世英;肇庆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盛发;揭阳潮汕机场枢纽地区交通一体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江志勇;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系统运用研究[D];深圳大学;2011年
4 周树南;中小城市规划区边缘小城镇发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5 牛俊蜻;县域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的技术框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冯静;西安市都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宛洁;信息化与广州大都市区经济增长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刘建业;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特色构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姚鑫;城镇密集区城乡统筹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逯萍;延吉市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准;对“城市规划区”的认识和建议[J];城市规划;1987年06期
2 宋建基;小议“城市规划区”的划定[J];城市规划;1990年06期
3 赵民;澳大利亚的城市规划体系[J];城市规划;2000年06期
4 张京祥,崔功豪;新时期县域规划的基本理念[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5 吴良镛;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对该地区当前建设战略的探索之一[J];城市规划;2000年12期
6 王蒙徽,段险峰,田莉,施红平,王蒙徽,段险峰,田莉,陈勇,叶红,黄珍;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规划;2001年03期
7 赵燕菁;探索新的范型:概念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2001年03期
8 崔功豪,徐英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9 周一星,魏心镇,冯长春,孟晓晨;济宁—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10 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的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整合[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建军;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诚;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管理职能的转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吴延辉;中国当代空间规划体系形成、矛盾与改革[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于城市规划编制程序和方法的讨论[J];城市规划;1986年06期
2 何德铭;;长白居住区二期工程总体规划[J];住宅科技;1988年07期
3 梁敦睦;蒋崇和;杨方;官举恒;;达县市莲花湖公园总体规划[J];中国园林;1989年03期
4 李兵弟,,汪志明;对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问题的深讨[J];城市规划;1996年04期
5 董光器;四十七年光辉的历程──建国以来北京城市规划的发展[J];北京规划建设;1996年05期
6 袁继蓉;;历史名镇——黄龙溪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J];城市规划通讯;1996年19期
7 黄明华;一种总体规划编制模式[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5期
8 ;西安大学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方案确定[J];城市开发;1997年05期
9 刘晶妹,郭文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两规”衔接三论[J];中国土地;1998年11期
10 吕富s
本文编号:2154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15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