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饱和软黏土循环累积变形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31 13:48
【摘要】:本文依据循环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循环累积变形随循环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趋势与静力荷载作用下土体蠕变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类似这一特点,将循环荷载作用次数看作时间度量单位,依据蠕变理论,建立了一种计算饱和软黏土循环累积变形的拟静力弹塑性有限元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针对已有室内三轴试验得到的土单元循环累积应变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关系,采用幂函数形式对其进行拟合,并利用线性插值方法确定任意应力状态下土单元的循环累积应变势;进而,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接口程序建立了饱和软黏土循环累积变形的简化计算模型;最后,通过有限元计算求得某一循环次数下土单元的循环累积应变。采用该方法对三轴试验结果进行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基本重合,验证了该简化计算方法的可行性。进一步,将这一方法应用到某一桩基工程实例中,分析了桩基结构的循环累积变形,分析结果显示,在循环荷载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循环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结构变形值趋于稳定。在循环荷载水平较大的情况下,随着循环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结构循环累积变形加速增长,使结构趋于破坏。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variation trend of cyclic cumulative deformation of soft clay with the number of cyclic loads under cyclic load is similar to that of creep with time under static load. Based on the creep theory, a simplified pseudostatic elastic-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calculating cyclic cumulative deformation of saturated soft clay is established. The basic ideas of this method are as follows: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clic cumulative strain and cyclic number of soil elements obtained by triaxial test in laboratory, the power function is used to fit it. The cyclic cumulative strain potential of soil element under arbitrary stress is determined by linear interpolation method. Furthermore, the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odel of cyclic cumulative deformation of saturated soft clay i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the interface program of ABAQU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he cyclic cumulative strain of soil element is obtain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method is used to predict the triaxial test results,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methods basically coincide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is verified. Furthermore,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a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example, and the cyclic cumulative deform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yclic loa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yclic load. The deformation value of the structure tends to be stable. When the cyclic load level is large, with the increase of cyclic load, the cyclic cumulative de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increases rapidly and the structure tends to destroy.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港口与海岸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9128)
【分类号】:TU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汉龙,陆兆溱,,钱家欢;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2 王立忠;李玲玲;;结构性软土非线弹性模型中泊松比的取值[J];水利学报;2006年02期

3 吴玉辉;侯晋芳;闫澍旺;;软土地基稳定性计算中抗剪强度指标的相关分析[J];水利学报;2011年01期

4 王建华;曲延大;;循环应力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强度与破坏准则[J];水利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锟;赵春风;王建华;;软土地基桶形基础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2 李红军;迟世春;林皋;;基于模量逐步软化的真拟静力永久变形计算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汤连生;廖化荣;刘增贤;张庆华;;路基土动荷载下力学行为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2期

4 杨星;刘汉龙;余挺;田景元;;高土石坝震害与抗震措施评述[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5 ;Numerical analysis of dislocations of the face slabs of the Zipingpu Concrete Faced Rockfill Dam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1年04期

6 孔祥辉;蒋关鲁;;循环荷载下红层泥岩土累积变形特性[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12期

7 范庆来;郑静;;循环复合加载条件下裙板式基础下的地基承载力[J];工业建筑;2015年01期

8 丰土根;杨贵;花剑岚;刘汉龙;;高土石坝建设关键技术问题述评[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9 曲延大;王建华;;软土中单桶基础竖向循环承载力的模型试验[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11期

10 白冰,周健,董鹏;随机地震作用下软土地层动力响应分析[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明宇;蔡新;郭兴文;;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分析研究概述[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张建民;王建华;;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刘汉龙;;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李红军;迟世春;钟红;林皋;;高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研究评述[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陈志波;孔秋平;;交通荷载下软土地基变形分析[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宇亮;岩土构筑物抗震动力特性及地震动土压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乔东生;深水平台锚泊定位系统动力特性与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建峰;复合加载下软土地基桶形基础承载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朱亚林;地震时高土石坝的弹塑性分析和抗震措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田景元;土石坝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及相关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6 周云东;地震液化引起的地面大变形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7 梅英宝;交通荷载作用下道路与软土复合地基共同作用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李湛;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及抗震稳定性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任青阳;膨胀土和砂土弹塑性本构关系数值建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贺建清;石灰改良土路基填料的动力特性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黎;饱和粉土路基的变形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朱亚姬;200m级高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盛佳韧;上海黏土力学特性综合试验研究及本构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胡志刚;哈达山土坝地震动力反应及坝体稳定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张茹;土石坝心墙料及坝基细砂砾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嵇红刚;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三维动力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麟;土石坝工程地震反应影响因素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黄茂生;深厚软土地基上沉拔钢护筒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杨献永;循环荷载下压实粉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黄清;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沉降规律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stimation of Undrained Bearing Capacity for Offshore Soft Foundations with Cyclic Load[J];China Ocean Engineering;1998年02期

2 范庆来;栾茂田;杨庆;齐剑峰;;考虑循环软化效应的软基上深埋大圆筒结构承载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栾茂田;武科;范庆来;王志云;赵少飞;;复合加载下桶形基础循环承载性能数值分析[J];海洋工程;2007年03期

4 刘汉龙;土体地震永久变形分析述评[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5年04期

5 陈星柏;土体抗剪强度的基本模式[J];水利学报;1993年12期

6 李飒,闫澍旺,刘金泉,孙万禾;不同类型软粘土土坡在实际工程中破坏的比较[J];水利学报;2001年03期

7 秦崇仁,庞红犁;淤泥质底床上沉入式大圆筒施工期在波浪作用下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3年10期

8 王立忠,赵志远,李玲玲;考虑土体结构性的修正邓肯—张模型[J];水利学报;2004年01期

9 栾茂田;刘功勋;郭莹;王忠涛;;复杂循环荷载作用后长江口原状淤泥质软黏土静强度弱化特性研究[J];水利学报;2010年12期

10 王建华;曲延大;;循环应力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强度与破坏准则[J];水利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晶磊;循环荷载作用下软粘土中张紧式吸力锚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书平;刘祖德;司马军;;考虑扰动的饱和软黏土球形孔扩张弹塑性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2 徐书平;刘祖德;凡红;刘建军;;考虑扰动的饱和软黏土圆柱孔扩张弹塑性解[J];岩土力学;2007年07期

3 唐益群;赵书凯;杨坪;王建秀;张曦;;饱和软黏土在地铁荷载作用下微结构定量化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4 姚兆明;陈晓霞;;长期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安定性模型[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年06期

5 李驰;王建华;;饱和软黏土动力学特性循环扭剪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2期

6 刘添俊;莫海鸿;;长期循环压缩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的应变速率特性[J];中国公路学报;2009年01期

7 黄茂松;姚兆明;;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的累积变形显式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8 闫春岭;唐益群;刘莎;;地铁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累积变形特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9 熊玉春;房营光;;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损伤模型[J];岩土力学;2007年03期

10 王军;蔡袁强;;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应变累积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孟海利;薛里;任亮平;张志毅;杨年华;;饱和软黏土地基中的爆炸效应分析[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2 王军;蔡袁强;;饱和软黏土刚度软化特征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蔡袁强;王军;;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蔡袁强;王军;;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动力特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5 韩文忠;李杰;欧阳幸;王素梅;;振冲法加固饱和软黏土地层施工工艺研究[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建华;刘振纹;;软黏土不固结不排水循环强度与变形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本文编号:2215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215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2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