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蛋清灰浆的应用历史和科学性
[Abstract]:Egg white mortar is a traditional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mortar, widely used in ancient China, main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anhe, masonry, clay painted murals and other aspects, and glutinous rice mortar, tung oil mortar, The blood mortar and so on constitute the ancient architectural cementitious materi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history and scientific nature of this artificial composite can undoubtedly enrich and supplement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 It was found that when the egg white was added to the slurry, such as lime and clay, a serie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effects, such as aeration, bonding, bactericidal and waterproof, were produced. The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the interfacial activity of protein molecules and hydration products, and also to the template regulation of biomineralization. By means of chemical detection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more than 32 samples containing protein were found in 149 ancient buildings and traces of mortar, which fully shows the fact that protein mortar is widely used and has a long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maintenance and protection scheme of cultural relic building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浙江大学化学系;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批准号:2012BAK14B05) 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批准号:[2011]1806)资助项目
【分类号】:TU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再轩;史迪文·瑞克比;丽莎·席克德;乔海;唐伟;杨金建;;敦煌莫高窟第85窟空鼓壁画灌浆加固材料筛选实验[J];敦煌研究;2007年05期
2 赵俊荣;;布达拉宫壁画“补色”修复探析[J];敦煌研究;2010年02期
3 谢莉;冯亚芬;;福建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4 杨富巍;张秉坚;曾余瑶;潘昌初;贺翔;;传统糯米灰浆科学原理及其现代应用的探索性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05期
5 钟英明;;满堂大围的建筑特色与美学价值[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艾琦;李莲英之墓[J];北京档案;1999年08期
7 杨富巍;张秉坚;潘昌初;曾余瑶;;以糯米灰浆为代表的传统灰浆——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年01期
8 李宗京;舒赣平;;客家围屋解析[J];江苏建筑;2011年04期
9 李德虎,魏琏;砖石古塔的历史震害与抗震机制[J];建筑科学;1990年01期
10 梁燕丽,黄艳红,蔡靖芳;卓立于泉州文化之奇葩——走进泉州土楼[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文斌;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常晶晶;古代壁画中颜料及染料的拉曼光谱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劲韬;中国皇家园林叠山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强;雍鹏;;陕南传统民居建造技术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 章中;;湿法粉碎制备荞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3 吴士云,郑琳,程劲松;大豆马铃薯面包的研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张瑞珍;赵丽芹;张曦;;沙蒿胶对荞麦面包品质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07年02期
5 张雅文;王秀峰;伍媛婷;王豪;魏寅;;文物保护用无机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03期
6 郑天天;李萌;雷克;;砖石古塔震害机理分析及加固方案探讨[J];重庆建筑;2010年03期
7 李晓东;马莺;任运宏;崔旭海;;国产大豆低聚糖在点心面包中的应用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刘岩;江连洲;;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J];大豆通报;2006年05期
9 樊再轩;斯蒂文·里克比;丽莎·舍克德;乔海;唐伟;杨金建;;敦煌莫高窟第85窟壁画修复技术研究[J];敦煌研究;2008年06期
10 张艳杰;王旭东;郭青林;张得煊;杨善龙;陈雨;樊再轩;;红外热像技术在莫高窟第98窟壁画空鼓灌浆检测中的初步应用[J];敦煌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蔡辉腾;郑师春;张颖;;泉州仁寿塔抗震能力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蔡辉腾;郑师春;张颖;;泉州仁寿塔抗震能力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闫红;葛毅强;李淑燕;倪元颖;蔡同一;;小麦胚芽在面包中应用的研究[A];北京食品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9年
4 杨志法;张中俭;周剑;李丽慧;;基于风化剥落深度的衢州古城墙小西门岩石砌块和蛎灰勾缝条长期抗风化能力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5 朱永春;;徽州建筑大木结构类型及其地域特征[A];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跃;抗高直链大米淀粉回生的物理修饰及其回生的检测和表征[D];江南大学;2010年
2 曾志辉;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端木山;江南私家园林假山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姜涛;后秦佛教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张以红;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发展及其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富巍;无机胶凝材料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筱倩;扬州老城区建筑遗产形态特征的整体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9 赵秀兰;春小麦品质性状形成动态及氮磷水平和气象要素对加工品质的效应[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10 张薇;春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12亚基基因克隆及积累调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真清;糙皮侧耳深层发酵产酶条件研究及在改良面粉品质中的初步应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战汪涛;黑米挤压膨化工艺及膨化黑米粉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鲍庆丹;麸皮粗细度对麸皮馒头品质影响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韩婵娟;传统酵子制作工艺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白建民;馒头萎缩现象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程琳娟;荞麦面包、蛋糕的研制及其营养价值的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7 李盛萱;基于传统文化的“新中式”室内陈设表现形式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潘向辉;酸面团中酵母菌筛选及发酵特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张峦;重组华根霉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及在面包面团体系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张明;麦麸挤压改性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秋白 ,飘雪;皇家建筑师"样式雷"家族[J];北京纪事;2004年06期
2 ;皇家建筑师"样式雷"家族(下)[J];北京纪事;2004年07期
3 坪井清足,张革新;日本考古遗迹的保护[J];北方文物;1996年04期
4 王致诚;水下古市——泗州城[J];百科知识;2005年11期
5 张志森,唐书泽,汪勇;微孔射流高压均质过程动量及流场结构分析[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5年01期
6 申秀英;刘沛林;Abby Liu;;开平碉楼景观的类型、价值及其遗产管理模式[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杨载田,刘沛林;南岭山区传统聚落景观资源及其旅游开发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8 王立铎,孙文珍,梁彤翔,,王英华,李恒德;仿生材料的研究现状[J];材料工程;1996年02期
9 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续)[J];城市规划;2002年05期
10 张碧君;圆明园被烧始末[J];档案管理;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伯安;;中国古代园林序说[A];建筑史论文集(第13辑)[C];2000年
2 鲁佳;;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A];建筑史论文集(第13辑)[C];2000年
3 朴景子;;中、日、韩古代池苑比较研究[A];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C];2002年
4 王贵祥;;元代城市与宫苑概说[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吴梦麟;刘精义;;房山大石窝与北京明代宫殿陵寝采石——兼谈北京历朝营建用石[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6 王其亨;官嵬;;宁寿宫花园点睛之笔:禊赏亭索隐[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考古所 龚国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晓峰;禅与清代皇家园林——兼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禅学渊涵[D];天津大学;2003年
2 张威;同治光绪朝西苑与颐和园工程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付晓渝;中国古城墙保护探索[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常晶晶;古代壁画中颜料及染料的拉曼光谱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蒋烨;中国廊桥建筑与文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卓s
本文编号:2215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21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