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生学视角的淮南城市空间生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Abstract]:Taking Huainan City as a case,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planning land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ata, using the GIS technology platform, this paper makes a superposition contrast study on the urban spatial morphology of Huainan city at different investigation time points. The compact degree, expansion speed and expansion intensity index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were measured. The evolvem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tial form in Huainan were investigated from two aspects: time dimension and spatial dimen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of Huainan city has experienced seven stages, such as scattered point development, node agglomeration expansion, enclave expansion, axial extension, inward filling,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and location reengineering. In the process of spatial expansion, it is deeply controll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and influenced by the coal industry, and the urban space grows and expands around coal enterprises as the center. As a result, the urban space develops from compact form to dispersed form, and after many times of nested filling, it is optimized and adjusted, and then evolves to compact form agai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ominant factors influencing urban spatial growth in Huainan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evolution stages: the state of resources and commuting conditions dominate the formation of urban space, and the growth period is guided by the national energy strategy and transportation. In Zhongxing period, industrial structure succession is the dominant factor, which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space economy interaction, planning and regul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44)资助
【分类号】:TU9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华富;试论我国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荣西武;顾文选;;制度创新与煤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永城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3 马清裕,孙俊杰;关于矿区城镇合理布局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1981年04期
4 张玉民;郑甲苏;;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战略模式研究——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0年09期
5 周一星;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6 蒋建权,马延吉,佟连军;东北区煤矿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地理科学;2000年03期
7 李国平,玄兆辉;抚顺主导产业演替与城市经济发展及对其它煤炭城市的启示[J];地理科学;2005年03期
8 董丽晶;张平宇;;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及其就业变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8年02期
9 姚士谋;陈爽;吴建楠;张越;陈振光;;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10 魏冶;张哲;修春亮;;煤炭城市转型中的社会空间结构——以阜新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福琴;;安徽省两淮采煤塌陷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建议[J];安徽地质;2010年04期
2 陈艳梅;戴茜;;河北省沙河市域生态功能区划和主导功能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3 余敦;付永琦;;江西省城市经济效率分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4 张建彪;闫美芳;上官铁梁;;山西采煤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恢复和重建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5 李纳;严艳;;在创建克拉玛依综合型城市过程中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6 张家友;胡剑波;;资源枯竭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之路:旅游资源开发——以个旧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7 张恩广;张明斗;;成渝经济区主要城市间经济联系方向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8 王自威;吴克宁;赵华甫;曹绍甲;;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农田整理设计方法和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9 王晓阳;;对盘锦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3期
10 杨宇;董雯;刘毅;张小雷;雷军;;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乌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华富;;采煤塌陷的环境效应与土地复垦——以淮北市为例[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朱光;王勇生;;两淮采矿区塌陷治理对策研究[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王勇生;;浅谈采矿塌陷区煤矸石非回填复垦[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许克福;;安徽废弃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5 王晓辉;;安徽省矿区生态恢复与建设[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邱波;彭尽晖;余文婷;;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综述[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7 杜鹏举;杨丽;裴江珍;;煤炭资源型城市两型社会建设探索——以河南省义马市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8 冯磊;王治国;孙保平;张超;赵岩;;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与分区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郭健;;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玮;张冠增;聂存明;;从经济转型到空间转型:资源枯竭城市枣庄发展战略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袁宏志;盘锦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利刚;我国煤矿、金属矿损毁土地复垦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杨锋;矿业城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项泾渭;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张晓欢;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鲁春阳;城市用地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万起;阜新某高岭土除铁增白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李海燕;阜新孙家湾矸石山水土流失和沟蚀演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马轶秋;基于公路网络的城市腹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单爱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宠华;白银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季秋;破产资源县(市)“矿业财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黄方今;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行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杨修志;山东省城市体系济—青双核结构空间关系演变及其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张之源;潘成荣;贾良清;;安徽省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杜诚信;淮北市治理塌陷区成绩斐然[J];安徽科技;1998年10期
3 焦华富;试论我国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胡玉才,刘献琛,,王厚伟;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研究[J];能源基地建设;1996年03期
5 侯敏;朱荣付;;北京地区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J];测绘通报;2007年12期
6 路卓铭;于蕾;沈桂龙;;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时机选择与现实操作模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5期
7 徐井岗;;城市群与高速网联动发展新思想——以浙中城市群及群内高速公路网为研究个案[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8 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9 马清裕,孙俊杰;关于矿区城镇合理布局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1981年04期
10 虞蔚;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J];城市规划;1986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共山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N];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巍;成都市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相互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朱院利;资源型企业转型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观点推介[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6期
2 陈炳志;宋祺伟;王立华;;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07期
3 吕昀;许建和;;城市人行地道现状及设计对策分析[J];华中建筑;2007年06期
4 孟涛;;城市空间环境色彩的人文特征分析[J];艺术百家;2007年S2期
5 马武定;;文化决定空间——消费社会语景下的城市文化精神[J];规划师;2008年11期
6 马玉娟;;走向有人性化的城市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年02期
7 袁媛;;健康住区社会环境影响要素构成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09年03期
8 王祖旭;;浅谈商业的空间设计[J];甘肃科技纵横;2009年03期
9 白成坤;;浅析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J];今日科苑;2009年18期
10 张洁;;不可复制的城市空间文本——尼泊尔杜巴广场空间散记[J];室内设计;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力国;常延聚;;城市地段空间生态设计影响要素探析[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文翎;;交通依附的广州城市空间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常延聚;;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地引导——以重庆城市发展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喻祥;;健康城市空间的概念及其秩序的创造[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碧;林涛;;城市空间成长与演化的机制研究——以上海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卞燕萍;王媛媛;孙黎明;;浅析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设计[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耀龙;;城市地理模型可以捕获真实的城市空间动态过程吗?[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诚固;;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耦合——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新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永坚;;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系统与网络GIS技术探讨[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董力三;;城市空间的新研究领域:城市文化空间——以长沙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燕菁;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实例[N];南方周末;2004年
2 记者 翟相哲;市规委会召开第二十三次会议[N];邯郸日报;2010年
3 本报通讯员 梁世芳 马国臣 本报记者 雷柯;承德:城市空间让位于旅游业[N];光明日报;2010年
4 自由建筑评论人 李tD;作为空间的城市[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5 记者 张士放;创造新颖城市空间[N];上海科技报;2001年
6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博士 杨莹;红色景点怎样成为武汉亮点[N];长江日报;2007年
7 记者 肖意;加快城市空间二次开发努力再造一个深圳[N];深圳特区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谢文英 实习生 张天雨;治堵样本:道路资源PK城市空间[N];检察日报;2011年
9 王薇;拓展城市空间 优化人居环境[N];鞍山日报 ;2007年
10 记者 拓玲;未来古城传承九宫格局模式[N];西安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X;城市空间的层进阅读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谷溢;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聂蕊;基于可持续减灾的御灾性城市空间体系构建和设计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乌再荣;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D];南京大学;2009年
6 何依;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吕元;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吴端;针对城市主题事件的城市空间导视系统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王衍臻;城市空间信息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志群;高层建筑底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D];重庆大学;2002年
2 郭丽娟;现代行政中心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小龙;欠发达地区小城市空间生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邓雪nr;乌托邦中的城市空间[D];郑州大学;2003年
5 王一丁;拉萨老城区城市空间与居住建筑类型初探[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6 李浩;城市空间环境中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郭希铁;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微观元素—景观标识[D];东华大学;2004年
8 丁立伟;论城市视觉环境艺术与可持续发展[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年
9 亢滨;广场与城市一体化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10 赵正雄;中关村中科院物理所、四通桥、海淀图书城城市空间初探[D];清华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16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21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