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等损伤的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优化

发布时间:2018-09-10 09:24
【摘要】:等损伤设计是指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所有构件(楼层)发生同等程度的损伤而形成均匀的侧向变形,使所有结构构件的性能均能充分发挥。该文采用优化准则法发展了基于Open Sees平台的钢框架结构等损伤抗震设计方法。通过提取结构在强震下的构件损伤指数来获得损伤指数比列阵,进而定量地对损伤严重部位进行加强、对损伤较轻部位进行削弱;基于材料总造价恒定和体系约束条件,对所有构件进行重新调整。以一个8层钢框架结构作为原始结构,采用规范反应谱拟合的一条人工地震动作为输入,探讨了不同超松弛因子对优化结果的影响;通过大样本时程分析,对比了结构优化前后的层间位移角分布、整体损伤指标、楼层损伤分布和整体抗震能力,结果表明该文的优化方法能有效的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Abstract]:Equal damage design refers to the uniform lateral deformation of all structural members (floors) due to the same degree of damage under earthquake, so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all structural members can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In this paper, the optimization criterion method is used to develop the seismic design method of steel frame structures with equal damage based on Open Sees platform. The damage index ratio matrix is obtained by extracting the damage index of the structure under strong earthquake, and then the damage serious part is strengthened quantitatively, and the less damaged part is weaken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nstant cost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f the system. Realign all components. Using an 8-story steel frame structure as the original structure and a artificial ground motion fitted by the gauge response spectrum as the inpu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overrelaxation factors on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is discussed, and the time history analysis of a large sample is carried out. The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distribution, overall damage index, floor damage distribution and overall seismic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before and after optimization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ismic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1120376)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2012)
【分类号】:TU352.11;TU3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白久林;欧进萍;;基于IDA方法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失效模式优化[J];工程力学;2011年S2期

2 徐龙河;单旭;李忠献;;强震下钢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及优化设计[J];工程力学;2013年01期

3 ;Seismic failure mode improvement of RC frame structure based on multiple lateral load patterns of pushover analyses[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11期

4 杜修力;欧进萍;;建筑结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J];世界地震工程;199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杰,张其林,杨永华;预应力桁架优化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2 关贤军,黄鼎业,周建民;平面预应力钢桁架优化设计和最优高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戴烽滔;张欣;;抗震结构基于位移控制的优化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4 陈庭军;朱杰江;;基于SLP方法的框架全约束优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5 赵国宝;朱杰江;杨骁;;基于改进序列线性规划法的空间桁架结构优化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6 王胜利;动态规划在桁架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7 马致远;宋勃;;空间网架的结构优化设计浅析[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8 孙洁;;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探讨[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9 张翔生,李论;漫谈结构优化设计[J];安装;2004年06期

10 孙伟杰;徐海宁;丁文其;;施工优化法在终南山大直径深竖井工程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代春;范幸义;;基于RC框架结构的优化程序设计[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黄朝阳;范幸义;李方;;轻型钢屋架CAD系统的研究和开发[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吕晶;徐国彬;;劲柔索张拉穹顶结构的优化设计[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永梅;张毅刚;;新型索承网壳结构的索力优化[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吕元光;;中国红西路军黄河虎豹口战役纪念塔钢结构优化设计[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剑;杨小平;;基于控制内力和变形原则的基坑设计方案数学优化方法[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刘盖平;谢东武;费伟;;复形法在边坡锚固中的应用[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徐燕;丁文其;;连拱隧道断面形状及衬砌结构优化与应用[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罗晓辉;何立红;;挡土墙的稳定性与土压力计算[A];岩土力学研究与工程实践[C];1998年

10 张丽荣;刘小霞;朱伟;陈丽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列车构件中的应用[A];2013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巨型框架隔震悬挂结构动力响应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张国伟;钢管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的累积损伤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杨伟;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性能设计及整体抗震能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江枣;竖向组合构件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李磊;混合结构的数值建模理论及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亮;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葛金刚;强震作用下单层网壳结构倒塌机理及抗倒塌措施[D];天津大学;2012年

8 史庆轩;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研究及破坏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9 袁泉;密肋璧板轻框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10 刘坚;基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轻型钢框架结构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枫;钢框架住宅结构体系优化的对比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裴世聪;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及影响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张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京涛;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桁架结构拓扑优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5 刘向朝;W公司M公路项目进度管理[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谭亚伟;钢杆件轴向荷载作用下低周塑性双重破坏机制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刘可心;基于APDL铁路客车车体参数化结构分析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8 杨秀娟;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德恒;双层柱面网壳形状优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刘强;基于FCM算法的多层钢框架模糊优化设计[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欧进萍,段宇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分析与优化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年01期

2 侯爽,欧进萍;结构Pushover分析的侧向力分布及高阶振型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3期

3 谢礼立,翟长海;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研究[J];地震学报;2003年03期

4 马千里;叶列平;陆新征;缪志伟;;采用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方法对RC框架结构推覆分析侧力模式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2期

5 李军旗,赵世春;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模型[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周颖;吕西林;卜一;;增量动力分析法在高层混合结构性能评估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爱伏,董毓利,刘仲奇;面向对象的钢框架结构火灾行为分析程序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2 郑廷银,赵惠麟;巨型空间钢框架结构的二阶实用分析[J];建筑结构;2005年08期

3 宋向东;;钢框架结构整体稳定分析的高等分析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31期

4 刘洪波;翟长海;谢礼立;欧进萍;邵永松;;钢框架结构典型震害的计算机模拟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5 方洪;;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 巨型钢框架结构技术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J];工会博览;2008年05期

6 周樟法;;高层钢框架结构施工工艺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2期

7 徐觉慧;张树勋;宋明志;陈利民;张宗英;吕恒林;;某在役钢框架结构使用性能的检验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S1期

8 贾绍雷;;平面钢框架结构火场下的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08期

9 叶斌;;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技术分析及比较[J];山西建筑;2009年19期

10 张秀华;段忠东;张春巍;;近地空中爆炸作用下钢框架结构冲击响应[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理列;赵成文;;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秀华;段忠东;;爆炸荷载作用下钢框架结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临洁;蒋焕迎;;钢框架结构稳定基本概念之我见[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4 黄见东;王遒堂;;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4)[C];1989年

5 王景涛;马华;蒋华戈;尚自端;;钢框架结构健康检测的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春丽;罗永峰;;某钢框架结构体系的计算分析与加固方法[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舒兴平;陈绍蕃;;钢框架结构二阶弹性精确分析及简化方法[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赵赤云;周坚;;钢框架结构的二阶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石磊;沈凤斌;;钢框架结构的爆炸响应研究[A];第十届建构筑物改造和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蒋焕迎;;钢框架结构稳定的计算方法初探[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方洪;“上挂下托”技术破解国内巨型钢框架结构施工难题[N];中华建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东梅;半刚性钢框架结构研究及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徐国林;巨型钢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3 刘坚;基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轻型钢框架结构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刘洪波;钢框架结构典型震害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周晓峰;巨型钢框架结构的静力、抗震和抗风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6 齐宝欣;火灾爆炸作用下轻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机理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董可;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结构的动力性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杨秀英;钢框架结构火灾反应分析及其模拟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杨帆;大空间及框架钢结构受火全过程数值模拟及损伤评估[D];清华大学;2010年

10 周奎;高层建筑钢框架结构几何、材料非线性分析[D];东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倍嵘;空间钢框架结构二阶弹塑性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黄志华;巨型钢框架结构的静力和抗震分析[D];广西大学;2006年

3 王迎春;大跨钢框架结构钢梁施工过程整体稳定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晓静;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数值模拟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5 李文勇;钢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与倒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徐超;隅撑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7 苏大伟;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隅撑钢框架结构的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曾福英;巨型钢框架结构的静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9 范炜;蜂窝式梁—柱钢框架结构分析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10 沈霄鹤;超高层巨型钢框架结构失效模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34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234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7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