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径流控制与雨洪管理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9 15:15
【摘要】:雨洪管理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在我国,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和高速扩张,暴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很多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基本需要,包括北京、上海等经济较发达城市,存在城市化过快而导致的排水设施相对滞后,一旦降雨就容易出现城市内涝、道路积水等事件,严重影响城市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本文以高度城市化的上海中心城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理念层面、政策法规层面、技术层面、经济激励等层面,探讨了城市径流控制的国际经验,分析上海城市径流系数的现状,并探讨上海城市径流控制的途径,最后探讨城市径流控制的对策措施。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 (1)从理念层面、政策法规层面、技术层面和经济激励等层面探讨国际经验,为上海的径流控制与雨洪管理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①从理念层面看,发达国家从20世纪末就开始形成了低影响开发、最佳管理实践等源头雨水管理理念,利用源头雨水自然蓄渗,缓解城市雨洪压力,相比上海,主要依靠末端强排水措施解决雨洪积水问题,值得借鉴。②从政策法规层面看,发达国家将“排水量零增长”等理念加入政策法规中,为解决雨洪问题、落实源头雨水管理理念提供了政策的支撑,相对而言,在国家和上海的政策法规文件中,少有关于径流控制和低影响开发的相关规定,少数规范性文件只是简略地提及低影响开发理念,对于具体落实方法措施则无提及。③从技术层面看,为落实低影响开发理念,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发并推广实践了多种雨洪管理措施,相比而言,上海采用的雨洪管理措施种类单一,技术水平较弱,有待改善。④从经济激励层面看,发达国家采用了发放补贴和征收雨水排放费等鼓励和惩罚措施,为落实雨洪管理、落实政策法规提供了经济支撑,而上海还未形成雨洪管理的激励机制,有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济激励措施。 (2)分析上海城市径流系数的现状。上海中心城区目前众多排水区域的综合径流系数相当高,所以通过采取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基础设施的措施,降低排水区域的综合径流系数以提高上海市排水标准,是具有一定潜力的。同时这也是符合当前国际上重视雨水综合管理,避免过分依赖末端强排的现行做法。 (3)探讨上海城市径流控制的途径。以上海中心城区43个雨水合流排水系统案例为例,探讨了采用不同比例的低影响开发措施(屋顶花园、渗透性路面、下凹式绿地)后,城市开发后的径流量与开发前的关系,为不同土地利用区域的雨洪管理提供依据。并以开发后径流系数零增长为标准,探讨城市径流控制的不同参数(以区域屋顶绿化面积比例、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下凹式绿地面积比例和下凹深度为例)的取值和关系。 (4)从强化土地利用源头调控、制定完善地方政策法规和优化调整约束激励机制优化等角度,探讨上海城市径流控制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主要为:①强化土地利用源头调控方面,根据住宅区、商业区、交通道路区、绿地区、工业区等不同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提出适合不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控措施。②制定完善地方政策法规方面,建议将径流系数控制强制纳入《上海市排水管理条例》、将要出台的《上海市水资源管理条例》、《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以及《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为从源头减缓城市涝灾创造政策法规条件。③优化调整约束激励机制方面,建议研究制定适合上海地区的径流系数控制的相关约束和激励机制,根据条件,实行雨水排放费征收等措施,激励径流系数的控制,建议将征收雨水排放费的内容纳入《上海市排水管理条例》的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管理,对于超过一定不透水面积或对雨水排放量不采取措施的单位和业主,强制征收雨水排放费,以激励单位、业主和公众个人的环境友好行为,保障城市排水安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92
本文编号:2259802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思思;;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进展[J];城市问题;2009年10期
2 唐宁远;车伍;潘国庆;;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雨水径流系数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22期
3 张伟;车伍;王建龙;王思思;;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4期
4 程江;杨凯;吕永鹏;李博;吕淑华;;城市绿地削减降雨地表径流污染效应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2009年11期
5 钟春节;吕永鹏;杨凯;徐启新;简耘;;国内外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对上海的启示[J];给水排水;2009年S2期
6 陈静;崔燕平;邢传宏;;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08期
7 丁年;胡爱兵;任心欣;;深圳市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市政道路解析[J];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06期
8 王海潮;尚静石;张书函;陈建刚;;雨水控制利用在城市雨水排水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给水排水;2013年05期
9 李亮;德国建筑中雨水收集利用[J];世界建筑;2002年12期
10 尉永平,张国祥;国内外雨水利用情况综述[J];山西水利科技;1997年02期
,本文编号:2259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25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