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水养护下混合水泥浆体孔溶液pH值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Abstract]: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fly ash and slag powder on the pH value of pore solution of cement paste was studied. The corrosion phenomenon of steel bar in mixed cement mortar was analyzed by metal corrosion principle and Pourbaix diagra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 value of slurry pore solution and corrosion of steel bar under immersion curing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 value of cement paste pore solu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ly ash content, when the content of fly ash is 90, the pH value of slurry pore solution decreases to about 8.5 in 730 days, and the pH value of slurry pore solution of slag powder cement is above 12. When pH value of slurry pore solution is lower than 12.2, the corrosion of steel bar will occur, and when it falls below 9, the corrosion of steel bar will be seriou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2181)资助项目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楚南;;金属电化学腐蚀基本原理(上)[J];冶金建筑;1981年05期
2 李响;阎培渝;;粉煤灰掺量对水泥孔溶液碱度与微观结构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6期
3 董荣珍;卫军;张克强;周锡武;黄玉盈;;钢筋锈蚀产物在界面处分布状态及成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国辉;;高温养护下粉煤灰效应机理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2年03期
2 李国辉;;高温养护下粉煤灰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效应机理研究[J];粉煤灰;2012年04期
3 唐小萍;魏秀瑛;刘晓文;王学彦;;纳米SiO_2提高不同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J];科技导报;2011年21期
4 石立安;麻海燕;柯凯;;混凝土的抗酸雨腐蚀性及其机理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阚晋;王建祥;;一种孔隙介质力学模型及在水泥基材料的应用[J];力学学报;2012年06期
6 陈梦成;罗睿;王凯;夏峰;;混凝土中钢筋杂散电流与氯离子耦合锈蚀行为[J];混凝土;2014年05期
7 任昂;冯国瑞;郭育霞;戚庭野;郭军;章敏;康立勋;韩玉林;张丕林;;粉煤灰对煤矿充填膏体性能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4年12期
8 李响;石妍;林育强;李家正;;矿物掺和料对硬化水泥浆体孔溶液碱度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10期
9 张立明;娄建永;郑林军;;高钙粉煤灰-矿粉-石膏三元胶凝体系应用研究[J];浙江建筑;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伟;王永海;周永祥;何更新;薛庆;;植生混凝土中碱环境测试方法综述[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韩冀豫;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水化产物C-S-H凝胶聚合程度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郭高峰;侵蚀性CO_2对水泥基材料的腐蚀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浩;大掺量粉煤灰替代水泥及其活性激发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齐广政;海洋大气环境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性能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5 赵爽;碱矿渣水泥水化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夏婧;碱矿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郭靖;TA2钛管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及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志勇;孙伟;;与钢筋脱钝化临界孔溶液pH值相关联的混凝土碳化理论模型[J];硅酸盐学报;2007年07期
2 吕林女,何永佳,王晓,耿健;掺合料复掺对水泥基材料孔溶液碱度的影响[J];河南建材;2004年03期
3 林玮,路新瀛;基于混凝土孔溶液pH的最小水泥用量探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红洁,战颖;钢筋的锈蚀和保护[J];辽宁建材;2001年02期
2 刘孝华;;钢筋锈蚀的检测与处理[J];建筑工人;2001年10期
3 赵全喜;;钢筋锈蚀的危害及防护[J];建筑工人;2001年11期
4 霍广勇;深圳某住宅楼裂缝及钢筋锈蚀原因调查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2年09期
5 刘銮友,陈年和;钢筋锈蚀检测中新技术和仪器的应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刘兴远,林文修,熊萍,周珉,张琦彬;钢筋锈蚀槽板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3年01期
7 张勇君;张月可;;停缓建工程预留裸露钢筋锈蚀危害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3期
8 胡新萍;关于钢筋锈蚀与保护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01期
9 陈健,郭东红;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原因分析[J];山西建筑;2004年01期
10 王名杏;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膨胀的应力分析[J];福建建材;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庆霖;牛荻涛;;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A];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赵科;;钢筋锈蚀、保护和补充替代问题[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工业强市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刁学优;鲍自均;;某地下室顶板钢筋锈蚀原因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勇;杜修力;李悦;颜超;;荷载与溶液腐蚀耦合作用下混凝土钢筋锈蚀的试验研究[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马良哲;白常举;;钢筋锈蚀后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王庆霖;牛荻涛;;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A];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论文集[C];2004年
7 韦树英;张喜德;;混凝土结构受压区钢筋锈蚀损伤动力鉴定[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8 丁铸;董必钦;张鸣;邢锋;;电流密度对钢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吴志刚;郝挺宇;任雪梅;张润;;某高层住宅大气环境下钢筋锈蚀耐久性评定[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惠云玲;;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机理、特征及检测评定方法[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不锈钢钢筋在建筑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2 刘魁;建筑钢筋替代产品在南京诞生[N];中华建筑报;2004年
3 李玉明;我国工程建筑防腐蚀形势严峻[N];中华建筑报;2008年
4 马培文;烟台“楼垮垮”的始作俑者是谁[N];中国商报;2010年
5 孙仁国 粟步武;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解析[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6 ;强度和耐久性一个都不能弱[N];中国水利报;2005年
7 魏海涛;浅谈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8年
8 郭关朝 张洪滨;砼外保护至关重要涂料成膜首当其冲[N];中国建材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融刚;钢筋/混凝土体系腐蚀过程的电化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耿欧;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锈蚀速率预计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张华;钢筋锈蚀对混凝土压弯构件变形性能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徐锋;复杂应力状态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彭修宁;锈损后钢筋混凝土疲劳耐久性若干问题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6 阎西康;盐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田惠文;环境友好型钢筋阻绣剂的防腐性能和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8 冯兴国;应力作用下碳钢在混凝土环境中的腐蚀与钝化[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9 何世钦;氯离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耿健;杂散电流与氯离子共存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劣化机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凌飞;基于灰关联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凝土钢筋锈蚀量预测[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杨淑慧;腐蚀对钢筋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3 袁立群;混凝土结构锈胀裂缝分析与钢筋锈蚀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刘玉;钢筋腐蚀机理及氯离子影响机制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蒋恒强;钢筋锈蚀的主动波动监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孔祥龙;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钢筋锈蚀监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先军;高地温环境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谷荣坤;不同表面状态钢筋在含氯混凝土中腐蚀行为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洋;基于光纤传感的钢筋锈蚀监测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桂志华;氯离子侵蚀条件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83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28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