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化学腐蚀下花岗岩三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

发布时间:2018-11-21 13:32
【摘要】:利用岩石三轴测试系统对3种不同p H化学溶液浸泡后的花岗岩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探讨不同p H化学溶液对花岗岩力学特性的腐蚀效应,获得不同化学溶液对花岗岩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测量3种溶液浸泡过程中各溶液的p H变化以及浸泡岩样的质量变化分析化学溶液对岩石的腐蚀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 H化学溶液对花岗岩力学性质的影响不同,p H为10溶液浸泡后的花岗岩三轴压缩强度最高,p H为13溶液浸泡后的花岗岩三轴压缩强度次之,p H为7溶液浸泡后的花岗岩三轴压缩强度最低,且花岗岩的凝聚力随差浸泡溶液的p H增加而增加,而内摩擦角随着p H增加而减少,并进一步分析化学溶液对花岗岩强度的腐蚀机理。室内试验结果可为构建花岗岩化学腐蚀条件下本构模型提供重要的试验资料。
[Abstract]:The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of three kinds of granite immersed in different pH chemical solution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rock triaxial test system, and the corros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pH solution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granite were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hemical solutions on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 were obtained. The pH change of each solution and the quality change of rock sample during the immersion of three kinds of solution were measured. The corrosion degree of the chemical solution to the rock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H solutio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ranite is different. The highest tr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granite with, p H of 10 solution is the highest when, p H is 13 solution immersion, and the second is the triaxial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granite after immersion in 13 solution.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granite immersed in 7 solution is the lowest, and the cohesion of grani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H of differential immersion solution, while th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H.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of the chemical solution on the strength of granite is further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tests can provide important experimental data for constructing constitutive model of granite under chemical corrosion condition.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11CB01350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B06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907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B15020060)~~
【分类号】:TU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晨,蔡永庆;核废料贮库围岩介质THM耦合的定解问题及其加权积分方程[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4期

2 刘亚晨;;核废料贮存围岩介质THM耦合过程的力学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1期

3 王士天,刘汉超,张倬元,黄润秋,许模尚,岳全,王思敬,杜永廉,马风山,丁恩保;大型水域水岩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4 肖奕,王汝成,陆现彩,高剑峰,徐士进;低温碱性溶液中微纹长石溶解性质研究[J];矿物学报;2003年04期

5 罗孝俊,杨卫东,李荣西,高丽萍;pH值对长石溶解度及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年02期

6 汤连生,王思敬;岩石水化学损伤的机理及量化方法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7 汤连生,张鹏程,王思敬;水-岩化学作用之岩石断裂力学效应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8 冯夏庭,丁梧秀;应力 水流 化学耦合下岩石破裂全过程的细观力学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9 刘泉声;张程远;刘小燕;;DECOVALEX_IV TASK_D项目的热 水 力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英文)[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0 刘建;乔丽苹;李鹏;;砂岩弹塑性力学特性的水物理化学作用效应——试验研究与本构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华彦;化学溶液及其水压作用下灰岩破裂过程宏细观力学试验与理论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2 乔丽苹;砂岩弹塑性及蠕变特性的水物理化学作用效应试验与本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华锋;李建林;王孔伟;王乐华;朱敏;;“饱水-风干”循环作用下砂岩损伤劣化规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2 马锋,刘立,欧光习,孙晓明;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流体包裹体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曲希玉;刘立;胡大千;马瑞;尤丽;;CO_2流体对含片钠铝石砂岩改造作用的实验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曲希玉;刘立;马瑞;胡大千;陈雪;王彦明;;CO_2流体对岩屑长石砂岩改造作用的实验[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张云峰;王国强;付宝利;李晶;王春香;;长岭断陷深层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异常高孔带成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朱焕来;曲希玉;刘立;于志超;张立东;唐辉;;CO_2流体-长石相互作用实验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张凤君;王怀远;王广华;杨潇瀛;王天野;刘娜;;CO_2流体与储层砂岩相互作用机理实验[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3期

8 许模,王士天,黄润秋;铜街子水库顺层型空隙水压力扩散模拟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刘小燕,王士天,许模;水库诱发地震时空强分维初探[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7年S1期

10 王玉江;余桂郁;邓敏;唐明述;;长石类矿物析碱对碱-硅酸反应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润科;杨俊卿;姚志飞;黄沛;;受酸腐蚀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探讨[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廖秋林;李晓;李守定;侯哲生;;水岩作用对川藏公路102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3 王立朝;胡瑞林;张作辰;张鸿儒;;黄土坡滑坡区临江崩滑体塌岸预测与防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4 麻泽龙;程根伟;谭小琴;;水库触发地震研究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邓建辉;戴福初;闵弘;魏进兵;卢慧;谭国焕;李焯芬;;三峡库区泄滩滑坡监测系统[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文岗;王驹;周宏伟;杨春和;姜鹏飞;;高放废物处置库花岗岩热-力耦合模拟研究[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鲁祖德;陈从新;;水化学环境下裂隙岩石单轴压缩破裂过程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王桂莲;李德建;何满潮;杨国兴;台启民;;岩石吸水特性及其孔隙结构变化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张程远;;Modeling of ventilation experiment in argillaceous rock tunnel[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文岗;王驹;周宏伟;杨春和;姜鹏飞;;高放废物处置库花岗岩热-力耦合模拟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刚;水岩耦合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邓华锋;库水变幅带水—岩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董林森;CO_2-火山碎屑岩相互作用的特征与机理[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慧;水—岩作用下多裂隙岩体断裂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邓宏艳;大型水电工程区库岸滑坡形成机理与水作用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傅晏;干湿循环水岩相互作用下岩石劣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姚强岭;富水巷道顶板强度弱化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李尤嘉;膏溶角砾岩水损伤特性和机理的细观力学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小军;浅变质碎裂围岩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隧道洞口工程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张信贵;城市区域水土作用分析与土的结构强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茂兴;薄层灰岩顶板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唐超;填砂裂隙岩体渗流—传热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汪斌;深部大理岩的加卸载力学特性及多场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杜卫卫;含硫化物矿山AMD蚀化诱发滑坡的宏观力学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温勇;AMD蚀化边坡岩体细观力学效应及机理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卓;乌尔逊凹陷南一段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冯亚琴;贝尔凹陷南屯组一段储层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范大波;三峡库区香溪河段滑坡发育特征及水库蓄水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洁;奉节县新址主城区复杂地质体成因机制研究及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左雅娅;卡拉水电站上田镇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仵彦卿;地下水与地质灾害[J];地下空间;1999年04期

2 杨明举,关宝树,钟新樵;水封式地下储气洞库的应用及研究[J];地下空间;2000年03期

3 李仲奎,刘辉,曾利,廖宜;不衬砌地下洞室在能源储存中的作用与问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4 刘保国,孙钧;岩体流变本构模型的辨识及其应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5 В.И.Кузъкин;赵惠珍;;负载状态下溶解作用对不同成因岩石强度的影响[J];地质科学译丛;1997年02期

6 马水山,雷俊荣,张保军,王志旺;滑坡体水岩作用机制与变形机理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5期

7 徐平,夏熙伦;三峡工程花岗岩蠕变断裂与Ⅰ-Ⅱ型断裂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5年03期

8 史基安,晋慧娟,,薛莲花;长石砂岩中长石溶解作用发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沉积学报;1994年03期

9 芮勇勤,徐小荷,马新民,霍启元,张幼蒂,周昌寿;露天煤矿边坡中软弱夹层的蠕动变形特性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10 陈炳瑞,冯夏庭,丁梧秀,杨成祥;化学腐蚀下岩石应力应变进化神经网络本构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卫国;盐类矿床水压致裂水溶开采的多场耦合理论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2 邓虎;裂缝性泥页岩的水化稳定性研究及其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3 潘鹏志;岩石破裂过程及其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研究的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模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4 李明田;岩石破裂过程数值模拟的格构细胞自动机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5 黄小华;温度—水—应力下开挖扰动区裂隙花岗岩体流变过程研究及细胞自动机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海涛;承德避暑山庄露天石质文物病变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韩铁林;师俊平;陈蕴生;马文涛;;化学腐蚀对砂岩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2 崔强;冯夏庭;程昌炳;杨成祥;;化学腐蚀下岩土体力学特性变化的定量描述[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3 孙骐,周斌,杨帆,沈军,吴广明;深振幅Al调制靶的化学腐蚀制备工艺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9期

4 丁梧秀;冯夏庭;;渗透环境下化学腐蚀裂隙岩石破坏过程的CT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5 陆春明,李U喩

本文编号:2347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347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5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