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钻孔灌注桩承载机制和承载力解答研究
[Abstract]:Firstly, the mechanical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pid and slow pouring concrete and its bearing capacity is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condition of the rapid pouring concrete corresponds to the upper limit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le foundation. The concrete pouring speed of actual construction is between the speed and the slowness defined in the study, so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concrete is between the two. Secondly, for the case of rapid pouring concrete, the pile wall soil is subjected to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pressure of concrete in the flow state,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after solidification and reaching the design strengt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pressure.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he solution method of the pile-soil interaction are defined. Finally, the variational theory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stress field and the normal pressur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pile and soil around the pile, and the ultimate frictional resistance on the interface of pile and soil is solved, thus the theoretical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axial force of pile body are obtaine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measured data of the pile body axial force of the super-long cast-in-place pil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analytical method and the solution result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基金】: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3H0040) 莆田市科技局项目(2014S05) 河海大学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6 411096)
【分类号】:TU47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子坤;施建勇;;沉桩挤土位移应力变分解和积分泛函收敛性分析[J];力学学报;2009年04期
2 唐世栋,王永兴,叶真华;饱和软土地基中群桩施工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3 高子坤;施建勇;;基于变分原理的静压沉桩挤土效应理论解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4 高子坤;施建勇;;考虑桩体几何特征的压桩挤土效应理论解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5 高子坤;施建勇;;饱和黏土中单桩桩周土空间轴对称固结解[J];岩土力学;2008年04期
6 高子坤;施建勇;;饱和黏土中沉桩挤土形成超静孔压分布理论解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7 高子坤;施建勇;;散粒材料压缩模量修正及群桩基础稳定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建学;汪耀武;卢扬;;静压桩施工中超孔隙水压力监测及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2 胡元鑫;柴贺军;;山区公路沿河路基动态失稳机理研究综述(1)——水在岩土体中的渗流[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刘镇;周翠英;;饱和软土地基中PHC群桩贯入过程的能量耗散模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高子坤;王建国;;浅基础方案选择计算方法和Matlab编程实现[J];福建建筑;2009年09期
5 张建新;赵建军;牛磊;;基于微结构指标主成分分析的沉桩挤土效应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6 王庶懋;陈昌斌;张剑锋;俞荣跃;;软土地区桩基施工中的孔隙水压力监测标准探讨[J];工程勘察;2010年04期
7 赵亮;闫澍旺;樊之夏;尹汉军;;高应变动测技术在海洋石油平台桩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5期
8 吉同元;胡银宝;刘松玉;朱向阳;;软土地基中CFG桩单桩施工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8期
9 杨磊;黄铭;夏国星;王驰;;粉喷桩施工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分析[J];中外公路;2011年05期
10 田跃平;高子坤;;可视叠加方法在地基附加应力分析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进军;;群桩基础桩-土作用位移场及群桩效应系数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宏贵;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李青松;加强型袋装砂井综合治理可液化砂土—淤泥质软粘土互层地基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刘寒鹏;天津滨海新区高层建筑荷载作用下地面沉降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刘俊伟;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施工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余闯;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与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鹿群;成层地基中静压桩挤土效应及防治措施[D];浙江大学;2007年
7 樊向阳;静压桩施工沉桩阻力及沉桩挤土效应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赵亮;海洋石油平台大直径超长桩贯入特性及原位测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何杰;路堤荷载下土工格栅—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志专;静压开口管桩沉桩挤土效应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孙晓东;成层地基土中静压桩挤土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数值模拟[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0年
3 裴阳阳;挤土效应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杨志锋;预应力管桩挤土效应研究及工程实测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5 曹秀娟;软粘土中沉桩挤土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何耀辉;静压桩沉桩挤土效应研究及实测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7 徐祖阳;PHC管桩沉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方万军;软土中管桩挤土效应分析及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吉同元;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性状与变形规律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印江涛;考虑群桩挤土效应的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宰金珉,王伟,王旭东,戚科骏,张云军;静压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及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J];工业建筑;2004年08期
2 唐世栋,李阳;饱和土地基中桩周土固结模式的分析及其级数解[J];勘察科学技术;2005年03期
3 高子坤;施建勇;;沉桩挤土位移应力变分解和积分泛函收敛性分析[J];力学学报;2009年04期
4 王伟,宰金珉,王旭东;考虑时间效应的预制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解析解[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姚笑青;桩间土的再固结与桩承载力的时效[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6 唐世栋,王永兴,叶真华;饱和软土地基中群桩施工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7 胡中雄;饱和软粘土中单桩承载力随时间的增长[J];岩土工程学报;1985年03期
8 唐世栋,何连生,叶真华;软土地基中桩基施工引起的侧向土压力增量[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9 高子坤;施建勇;;基于变分原理的静压沉桩挤土效应理论解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10 高子坤;施建勇;;考虑桩体几何特征的压桩挤土效应理论解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战友;静压桩挤土效应及施工措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汪鹏程;软化剪胀土中孔扩张理论及沉桩挤土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朱宁;静力压桩引起桩周土体变形的理论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宏军,殷琨,熊青山;钻孔灌注桩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和处理[J];岩土工程界;2002年09期
2 王志杰;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几个技术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2年11期
3 吕秀杰;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郦铃福;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有关问题分析[J];公路与汽运;2002年03期
5 张建勋,刘玉涛;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的受力分析[J];建筑施工;2002年01期
6 史有富;钻孔灌注桩遇地下防空洞的施工方法[J];建筑工人;2002年01期
7 白义东;吴永新;;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年12期
8 张长清,张文渊;预防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导管堵塞的措施[J];建筑机械;2003年09期
9 毕福利,李华;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J];煤炭工程;2003年08期
10 黄景义;钻孔灌注桩浮笼原因分析及处理[J];江西煤炭科技;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华松;;钻孔灌注桩施工堵管处治[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宏涛;;小议钻孔灌注桩水下灌注事故的防控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3 魏新红;;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定宇;廉黎明;;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形成及防治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5 王强;郭宝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6 谢小兵;朱秀军;邢明利;;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控制[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7 李英豪;李希国;;钻孔灌注桩导管堵塞的成因分析与预防[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郝刚;任伟;;钻孔灌注桩后注浆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9 冯本强;易军;;砂层、卵砾石地层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要点[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10 郑会俊;;钻孔灌注桩钢筋笼标高的控制[A];江苏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锦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周益民;钻孔灌注桩的工程质量控制[N];建筑时报;2014年
2 王金水;浅谈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点[N];建筑时报;2010年
3 浙江汇鑫建设有限公司 张越英邋郑美兰;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点及事故处理[N];建筑时报;2008年
4 浙江中杰建设有限公司 王仁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要点及事故处理[N];建筑时报;2011年
5 贾秀梅;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N];科技日报;2007年
6 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章向阳;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N];建筑时报;2012年
7 李志民;山东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将立规[N];中国矿业报;2007年
8 叶贵超;钻孔灌注桩导管堵塞的原因与应对[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9 郑森龙 张月培 刘国土;试论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N];中华建筑报;2006年
10 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濮朝政邋寿新建 金叶;钻孔灌注桩桩顶超灌控制初探[N];建筑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NGUYEN VANLOC(阮文禄);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继东;钻孔灌注桩产品实现的过程控制与管理[D];吉林大学;2006年
2 尹春燕;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万江英;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南昌大学;2014年
4 陈献哲;营口北海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5 彭海明;特殊地层中大口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戴君扬;钻孔灌注桩质量评价及事故处理技术[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杨德兵;大孔径钻孔灌注桩孔壁致塌影响因素分析与稳定性评价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8 刘洋涛;钻孔灌注桩超声波法检测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9 刘李智;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性状有限元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10 付红梅;兆丰家园住宅楼钻孔灌注桩的桩头处理措施[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3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39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