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稳定性判定新准则
[Abstract]: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atic instability and dynamic instability is analyzed by using nonlinear spring model.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quasi-static stiffness criterion can not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structures. The concept of the characteristic energy of structural dynamic system is given.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uctural dynamic instability results from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energy exceeding the total energy input into the structure, and a new criterion for determining the structural dynamic stability is proposed. The exampl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riteria can accurately analyze and determine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of structures under arbitrary dynamic load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1120374,90715033)
【分类号】:TU3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沈祖炎,叶继红;运动稳定性理论在结构动力分析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1997年03期
2 李忠学,李元齐,严慧,季渊;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探讨[J];空间结构;2000年04期
3 李忠学,沈祖炎,邓长根;杆系钢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识别与判定准则[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张其林,UdoPeil;任意激励下弹性结构的稳定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5 王策,沈世钊;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动力稳定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强;夏璐;;高温(火灾)环境下钢构件的动力稳定临界长度[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2 孙强,张本福;直杆的动力稳定性分析(Ⅲ)[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3 孙强;杆系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及桩基基础动力非线性研究进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戚良周;孙强;;竖向荷载下摩擦桩的临界荷载与临界长度[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朱怀亮,张福祥;大型旋转火箭在常推力作用下的发射特性研究[J];兵工学报;1995年04期
6 薛素铎;邱林波;李雄彦;王宁;;火灾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整体性能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7 姚洪涛;靳路明;孙建恒;赵淑丽;;单层柱面正交异型网壳的非线性动力稳定全过程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路维;孙建恒;孙超;赵淑丽;;K8型单层球面网壳非线性动力稳定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杨春秋,曲乃泗,曲淑英;弹性结构动力稳定性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10 郭海山,钱宏亮,沈世钊;地震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动力稳定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妙娟;程玉民;;网壳结构非线性动态失稳分析[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彭妙娟;程玉民;;工程结构非线性动态失稳的分叉理论[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朱润;隋允康;;斜井中钻柱复杂运动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沈世钊;;中国空间结构理论研究20年进展[A];第十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郭海山;钱宏亮;沈世钊;;地震荷载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动力稳定性研究[A];第十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叶继红;沈世钊;;单层球壳动力稳定参数分析[A];第十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陈月明;叶继红;;佳木斯篮球馆单双层鞍形组合网壳[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8 刘迎春;张文福;计静;;不同地震动对单层框架动力稳定性的影响[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9 高博青;杜文风;董石麟;;一种判定杆系结构动力稳定的新方法——应力变化率法[A];第十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卢家森;张其林;;钢结构稳定问题的可靠性研究评述[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媛萍;非线性粘弹性结构的动态行为及大跨空间网壳的减震控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齐麟;强震作用下单层网壳结构动力破坏机理[D];天津大学;2011年
4 葛金刚;强震作用下单层网壳结构倒塌机理及抗倒塌措施[D];天津大学;2012年
5 李会军;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可靠度、敏感性及失效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党育;复杂隔震结构的分析与软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昌萍;具粘弹性支承的裂纹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8 张志宏;大型索杆梁张拉空间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李秋义;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动力稳定性概率分析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张明山;弦支穹顶结构的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群;高层钢结构框架整体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闫兵;带开孔核心管的双钢管约束屈曲支撑抗震性能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廖旭钊;扁平椭圆球面网壳的设计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庞崇安;圆柱面Kelvin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的几何构成与受力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马佳骏;接触网非线性振动特性及抗风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廖海浪;复合材料结构干涉连接[D];南昌大学;2011年
7 董煜;悬挑立体桁架平面外稳定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8 杨律磊;考虑杆件失稳效应的单层网壳结构动力破坏成因和承载力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刘玲;空间网壳结构作动杆元动力稳定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丹丹;考虑支承结构刚度影响的单层网壳结构强震失效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初良成,曲乃泗,邬瑞锋;空间结构横向动力稳定的有限元摄动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3年03期
2 王德禹,杨桂通;弹性圆柱壳冲击扭转屈曲的突变模型[J];固体力学学报;1992年03期
3 曲乃泗,张斌;任意空间杆系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J];工业建筑;1990年05期
4 姚坚,宋伯铨;弹性圆拱在考虑几何非线性和初始缺陷情况下的动力稳定性分析[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2年03期
5 孙建恒,夏亨熹;网壳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分析[J];空间结构;1994年01期
6 傅永华,刘世凯;大型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M的开发与应用[J];力学与实践;1999年01期
7 李忠学,沈祖炎,邓长根,曹文清,卢文胜;钢网壳模型的动力稳定性振动台试验研究[J];实验力学;1999年04期
8 李忠学,沈祖炎,邓长根;广义位移控制法在动力稳定问题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9 李忠学,沈祖炎,邓长根;广义位移控制法在动力稳定问题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10 李忠学,沈祖炎,邓长根;杆系钢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识别与判定准则[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胜;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J];国外建材科技;2005年01期
2 赵文国;刘庆潭;李雅萍;;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理论研究综述及新进展[J];华东公路;2010年03期
3 秦荣;;结构动力问题的样条函数方法[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4 林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J];世界地震工程;1991年01期
5 唐小兵,潘传富;结构动力修改研究的几个问题[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6 丁海平,廖振鹏;线性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时域-频域联合解法[J];地震学报;2001年04期
7 肖志毅;罗兆辉;钟平;朱宏伟;;软土地基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若干问题[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贾水钟;楼梦麟;;上海科维大厦结构动力模态测试分析[J];工业建筑;2007年09期
9 刘昱彤;;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进展[J];山西建筑;2010年19期
10 薛素铎;刘毅;李雄彦;;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若干问题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立刚;王强;马玉虎;张杰;;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进展综述[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4)[C];2009年
2 李桂青;;工程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述评[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3 宰金珉;庄海洋;陈国兴;;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冠军;鹿晓阳;王鹏;;结构动力优化设计发展与展望[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杰;陈隽;;高层建筑结构动力复合反演问题研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杨旭;;结构动力优化设计的最大熵方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7 黄君宁;徐礼华;;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框-剪结构动力特性影响分析[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宿金成;王幼清;;接触非线性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9 杨萍;;转子系统结构动力修改的灵敏度方法[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一九九六·第六期)——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陈隽;李杰;;结构动力参数识别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 何小庆;夯实稳增长基础 增添调结构动力[N];国际商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佳;地震激励下层状半空间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D];天津大学;2012年
2 尹华伟;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王志华;大型工程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桂冰;结构动力模型修正的数学理论与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5 黄永辉;基于实时计算方法的结构动力快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夏栋舟;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阻尼性能及其地震反应分析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朱彤;结构动力模型相似问题及结构动力试验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肖晓春;地震作用下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朱志辉;土—箱基—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10 曹茂森;基于动力指纹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特征提取与辨识基本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婉若;土—多层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余文正;土—相邻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泽明;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控制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4年
4 程沙沙;结构动力优化设计的进化策略方法[D];广西大学;2012年
5 樊珂;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设有被动控制装置框架结构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唐可;实现工程结构动力计算可视化的几种途径[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逄炳政;考虑动力相互作用影响的调谐减振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杨小卫;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李琦;人工神经网络在地震激励下结构动力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10 鲁华伟;筏板基础钢框架模型的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58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45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