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比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3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玉琴;张永兴;;欧洲抗震设计规范Eurocode 8简介及其与我国岩土抗震设计比较[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5期
2 Wenshen Pong;Zu-Hsu Lee;Anson Lee;;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ismic provisions between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2003 and Uniform Building Code 1997[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6年01期
3 程绍革;王亚勇;;中国建筑抗震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08期
4 葛学礼,王亚勇,朱立新;建筑抗震设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途径[J];工程抗震;2003年02期
5 Andre Filiatrault;Timothy Sullivan;;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f nonstructural building components:The next frontier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4年S1期
6 Fan Xuanhua;Yin Jiacong;Sun Shuli;Chen Pu;;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computing seismic response with accidental eccentricity[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4年03期
7 Behnoud Ganjavi;;Effect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on strength demand and ductility reduction factor of MDOF systems considering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2年02期
8 范力;赵斌;吕西林;;欧洲规范8与中国抗震设计规范关于抗震设防目标和地震作用的比较[J];结构工程师;2006年06期
9 魏琏,戴国莹,尹之潜;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要点介绍[J];建筑科学;1989年04期
10 戴国莹;多层的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新规定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讲座之四[J];建筑科学;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章红梅;剪力墙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韩军;建筑结构扭转地震反应分析及抗扭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白雪霜;现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年
4 罗登亮;汶川地震灾后住房恢复重建的法律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阎红霞;楼板和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吴健;设定地震确定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本文编号:2494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494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