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边坡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作者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067)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KSF2013036)
【分类号】:TU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永辉;李青云;饶锡保;刘鸣;;长江科学院土工离心机的应用与发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0期
2 白冰,周健;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一些进展[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年01期
3 闫澍旺;杨昌民;范期锦;谢世楞;;波浪荷载作用下防波堤地基软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港工技术;2006年02期
4 徐佩华,陈剑平,黄润秋,严明;锦屏水电站解放沟反倾高边坡变形机制的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3期
5 赵晓彦,胡厚田;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破坏特性[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3期
6 冯振;殷跃平;;我国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发展综述[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3期
7 梁燕;李同录;李家春;;临河碎石土路堤稳定性的试验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陈金锋;宋二祥;徐明;;山区顺坡填筑边坡稳定的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12年01期
9 李杰;潘晓东;;某小区住宅楼倾斜及其地基加固治理案例分析[J];工程勘察;2012年12期
10 童建波;潘晓东;庄迎春;;某土—岩组合深基坑案例分析与治理[J];工程勘察;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汪小刚;贾志欣;;岩体结构面网络计算机模拟及其工程应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2 程东幸;刘大安;丁恩保;潘炜;刘艳辉;郭华锋;;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其发展思路[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国新;赵妍;彭校初;;带岩桥边坡倾倒破坏的数值流形法模拟[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刘才华;陈从新;;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块体倾倒破坏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奴文;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郑书彦;滑坡侵蚀及其动力学机制与定量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3 陈海军;高陡岩质斜坡深层变形的数值分析[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2年
4 赵晓彦;类土质边坡特性及其锚固设计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姚裕春;边坡开挖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富海鹰;地铁隧道非降水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贺会团;加筋挡土墙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7年
8 梅松华;层状岩体开挖变形机制及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9 黄志斌;濒危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王智猛;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适应性及工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明星;桩网结构处治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效果的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余业;反倾岩质滑坡成因机制及动力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俊;地震作用下边坡安全系数确定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庆舒;离心模型试验研究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固结沉降[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张良;斜坡软弱土地基路堤的工程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张家国;衡重式挡土墙受力及变形特性离心模型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王元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刘俊芳;加筋风积砂土挡墙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9 唐茂颖;土质路堑高边坡变形特性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刘翠容;水文环境对西攀高速公路边坡滑坡工程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饶锡保,陈云,曾玲;膨胀土渠道边坡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年S1期
2 李青云;程展林;龚壁卫;郭熙灵;包承纲;;南水北调中线膨胀土(岩)地段渠道破坏机理和处理技术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11期
3 程永辉;李青云;龚壁卫;周正兵;吴宏伟;;膨胀土渠坡处理效果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11期
4 包承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渠坡稳定问题及对策[J];人民长江;2003年05期
5 王国利;陈生水;徐光明;;干湿循环下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离心模型试验[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6 汪小刚,贾志欣,陈祖煜,张建红;岩质边坡倾倒破坏的稳定分析方法[J];水利学报;1996年03期
7 王鹰,韩会增,韩同春;南昆线膨胀岩路堤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立秋;张建民;张武;;爆炸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进展与展望[J];岩土力学;2011年09期
2 油新华,李晓;国外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4期
3 周健,刘宁;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应用的新进展[J];上海地质;2002年01期
4 赵晓彦;胡厚田;唐茂颖;;类土质高边坡开挖效应的离心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5 于玉贞;邓丽军;;土工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4期
6 姚燕明,周顺华,李尧臣;离心模型试验边界效应分析[J];力学季刊;2004年02期
7 牟太平;张嘎;张建民;;土坡破坏过程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8 张嘎;牟太平;张建民;;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坡离心模型试验变形场测量[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9 李明;张嘎;胡耘;李焯芬;;边坡开挖破坏过程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2期
10 马立秋;张建民;张嘎;郑瑞华;;爆炸离心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与初步试验[J];岩土力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实;张建红;;码头沉箱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A];2007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秋生;陈祖煜;梁向前;;应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爆炸荷载效应[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何传永;贾志欣;;倾倒破坏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流形法模拟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马少坤;黄茂松;刘怡林;杜佐龙;;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离心模型试验[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丁忷忻;R.V.WHITMAN;;离心模型试验在土壤液化研究之应用[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周成;郦能惠;沈珠江;方秦;张亚栋;;离心模型试验爆震问题数值模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张建红;张幸幸;林小静;鲁晓兵;;动荷载作用下大圆筒基础离心模型试验[A];2008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张敏;吴宏伟;;边坡离心模型试验中的降雨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姚燕明;周顺华;刘建国;;微型桩基挡土墙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林小静;张建红;孙国亮;鲁晓兵;;吸力式基础离心模型试验的动力加载设备[A];2003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立秋;爆炸荷载下城市浅埋隧道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春宝;填埋场变形与稳定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泰培;加筋土坡稳定性的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D];长江科学院;2013年
3 刘宏基;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离心模型试验的有限元模拟[D];山东大学;2009年
4 晏青青;长板—短桩工法离心模型试验设计与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5 田晓丽;预加固高填方斜坡滑动失稳机制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实;码头沉箱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D];清华大学;2008年
7 邢建营;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王元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舒中文;隧道明洞段黄土高陡边坡土钉支护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赵敏;海岸取水工程进水口结构安全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8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4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