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单裂隙复合岩层强度与裂纹扩展特征模拟研究
【图文】:
?12.500.2525表3给出了本文模拟结果与Tien等[13]的相似模拟试验结果,根据表3可作出两组试验中单轴抗压强度与夹层倾角的曲线关系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两组试验所反映的峰值强度与夹层倾角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并在整体上对应的较好.两组试验中,两组曲线均呈现出“U”型的关系趋势,即随着夹层倾角由0°逐渐增加至90°,峰值强度先逐渐降低,,在60°左右时均达到最低,然后快速增加,在90°时达到最大值.图3两组试验峰值强度与夹层倾角的关系Fig.3Plotsofpeakstrengthvs.dipanglesofthetwogroups图4数值模拟与相似材料试验复合岩层破坏模式对比Fig.4ComparisonoffailuremodebetweennumericalsimulationandsimilarmaterialtestforcompositerockNo.3殷鹏飞等:含单裂隙复合岩层强度与裂纹扩展特征模拟研究611
现出沿斜截面的剪切破坏,15°、30°时主要以竖向劈裂破坏为主,0°时既有劈裂破坏又有斜截面剪切破坏.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本文的数值模拟与Tien等试验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而仅有的差异也主要是由于两者所选取的模拟材料的不同,这表明本文的数值模拟可以大体上反映真实情况.据此,下文将在复合岩层模拟试样中引入单裂隙,以此来探讨含单裂隙复合岩层的强度与裂纹扩展特征.2强度与变形特征根据确定好的复合岩层模拟材料参数,在模型中加入单裂隙(模型如图1所示),进行单轴压缩模拟,模拟所获得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如图5(a)—(c)所示.由图5可见,复合岩层的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显示了岩样由线弹性阶段到弹塑性阶段、再达到峰值、最后脆性破坏的过程.值得指出的是,无裂隙存在时复合岩层岩样表现出很强的脆性特征,而裂隙存在时岩样在峰前虽然同样表现出很强的脆性,但在峰后阶段曲线波动比较大,这说明岩样峰后又发生了多次破裂,这是随着裂纹在软弱夹层中的扩展与贯通,夹层界面多次发生滑移的结果.图5复合岩层单轴压缩全应力-应变曲线Fig.5Uniaxialcompressionstress-straincurveoflayeredcompositerocks612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Vol.23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046905)
【分类号】:TU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立,邱贤德,阎宗岭,黄木坤;复合岩石的微结构损伤破坏[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年02期
2 刘泉声;时凯;黄兴;;TBM应用于深部煤矿建设的可行性及关键科学问题[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3 刘立,王泽云,刘保县;层状岩石损伤本构关系的研究[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S2期
4 刘立,李月,梁伟;岩石微空隙与损伤演化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起星;复合地层中盾构机滚刀破岩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宇军;唐春安;李术才;;含不连续面巷道的动力破坏过程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2 唐军峰;徐国元;唐雪梅;李学政;;复杂开挖条件下大断面洞室围岩的变形及力学特性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刘立,邱贤德,黄木坤,阎宗岭;复合岩石损伤本构方程与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4 余永强;褚怀保;杨小林;梁为民;;层状复合岩石双轴压缩的相似模拟实验研究[J];矿业工程;2011年03期
5 周成涛;陈俊涛;;衬砌背后矩形空洞对隧道初支应力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6 董汉军;谭啸峰;杨钊;翟世鸿;杨擎;;广州“红层”地质盾构机滚刀磨损与掘进参数特性分析[J];中国港湾建设;2013年04期
7 马天辉;张文东;徐涛;;节理岩体中隧洞围岩的损伤破坏机理[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8 鲁海峰;姚多喜;梁修雨;郭立全;沈丹;;采动底板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应力解析解[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9 吴梦军;曹兴松;方林;;陡倾岩层隧道开挖力学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10 申艳军;;基于分析分解模型数值试验的围岩力学参数估算[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立;王辉;王泽云;;层状复合岩石的层面与整体力学特性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熊诗湖;邬爱清;周火明;;层状岩体变形试验的尺寸效应[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Abbass Tavallali;André Vervoort;;Behaviour of layered sandstone under Brazilian test conditions:Layer orientation and shape effects[A];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vol.5 No.5)[C];2013年
4 鲁海峰;姚多喜;梁修雨;郭立全;沈丹;;采动底板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应力解析解[A];《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9 No.5[C];2013年
5 左双英;叶明亮;唐晓玲;续建科;史文兵;;层状岩体地下洞室破坏模式数值模型及验证[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6 Zhen-dong Cui;Da-an Liu;Fa-quan Wu;;Influence of dip directions on the main deformation region of layered rock around tunnel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斌;湘西红砂岩顺层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D];中南大学;2010年
2 柳群义;红层路堑边坡稳定性与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武志德;考虑渗流及时间效应的层状盐岩溶腔稳定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张志增;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许国安;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损伤机理及破裂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李芳成;地下结构可靠性广义特征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7 韦立德;岩石力学损伤和流变本构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8 张贵科;节理岩体正交各向异性等效力学参数与屈服准则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9 杨帆;急倾斜煤层采动覆岩移动模式及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10 冒海军;板岩水理特性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鹏辉;大红山435中段采场矿房矿柱尺寸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小敏;裂隙岩体损伤本构模型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3 徐鼎平;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整合方法研究[D];马鞍山矿山研究院;2007年
4 姚平;竹城公路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及工程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何志宇;层状岩质基坑破坏模式及开挖理论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刘欣;深部开采采场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张保;深井开采矿柱稳定性分析与可视化验证[D];中南大学;2009年
8 胡明研;压缩条件下层状复合岩石力学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9 田治金;喀斯特环境下层状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取值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10 黄志国;深井巷道失稳分析及锚杆支护参数优化[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海锋;杨重存;朱合华;王华牢;杨彦民;;公路隧道围岩压力研究与发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熊益波;胡永乐;徐进;陈剑杰;;混凝土Johnson-Holmquist模型极限面参数确定[J];兵工学报;2010年06期
3 张凤国,李恩征;大应变、高应变率及高压强条件下混凝土的计算模型[J];爆炸与冲击;2002年03期
4 巫绪涛;孙善飞;李和平;;用HJC本构模型模拟混凝土SHPB实验[J];爆炸与冲击;2009年02期
5 邹海,王桂梁,桂和荣,陈兆炎;岩体力学参数的损伤─—反分析优化性研究[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盛谦,黄正加,邬爱清;三峡节理岩体力学性质的数值模拟试验[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1期
7 余静,程凯;滚刀破碎理论分析[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8 黄明利,唐春安,朱万成;岩石单轴压缩下破坏失稳过程SEM即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9 张凤国,李恩征;混凝土撞击损伤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J];弹道学报;2001年04期
10 杨圣奇,张学民,苏承东;岩块声学特性的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起星;复合地层中盾构机滚刀破岩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2 刘志杰;岩石隧道掘进机刀盘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照煌;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盘形滚刀寿命管理理论及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书江;盾构在硬岩及软硬不均地层施工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2 杨金强;盘形滚刀受力分析及切割岩石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王曰启;盾构刀盘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李娟;盾构刀具的三维动态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乔永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盘形滚刀布置规律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6 暨智勇;盾构掘进机切刀切削软岩和土壤受力模型研究及实验验证[D];中南大学;2009年
7 屠昌锋;盾构机盘形滚刀垂直力和侧向力预测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周小松;TBM法与钻爆法技术经济对比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9 薛静;盘形滚刀切削力影响因素及滚刀刃形优化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张魁;盾构机盘形滚刀作用下岩石破碎特征及滚刀振动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小平;杨海清;董捷;;压应力状态下多裂纹扩展过程数值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2 张敦福;李术才;牛海燕;李晓琴;;偶应力对裂纹扩展的影响及其尺度效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3 杨圣奇;;断续三裂隙砂岩强度破坏和裂纹扩展特征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1期
4 钟波波;张永彬;李宏;;基于RFPA~(2D)的岩石裂纹扩展模式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何勇;黄霞;;复杂应力状态下裂纹扩展长度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卿新林,宋锦良,冯德益,蒋淳;压剪应力场中组合裂纹扩展的动态光弹性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1992年02期
7 杨圣奇;渠涛;韩立军;宗义江;牛双建;;注浆锚固裂隙砂岩破裂模式和裂纹扩展特征[J];工程力学;2010年12期
8 易先忠,肖芳淳;三维介质中复合型裂纹扩展的断裂准则[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施明明;张友良;谭飞;;修正应变能密度因子准则及岩石裂纹扩展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5期
10 杨圣奇;黄彦华;刘相如;;断续双裂隙岩石抗拉强度与裂纹扩展颗粒流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禹;李明秀;徐志强;黎立云;;温度条件下岩石纯Ⅲ型裂纹扩展实验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梁正召;唐春安;唐世斌;徐涛;朱万成;杨天鸿;;三维裂纹扩展的模拟试验[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明秀;谢志明;陈志松;刘文斌;黎立云;;温度条件下岩石Ⅰ-Ⅱ-Ⅲ复合型裂纹扩展实验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栾茂田;田荣;杨庆;张大林;;有限覆盖无单元方法在岩质材料宏观裂纹扩展分析中的应用[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春金;裂纹扩展及合理布锚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尹成薇;岩体裂纹扩展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0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5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