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川江流域历史城镇码头地段文化景观的演进与更新

发布时间:2019-11-15 06:30
【摘要】:本文属于导师李和平教授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批准号:51178479)的子课题——川江流域历史城镇码头地段文化景观的演进与更新。该论文属于基础型研究,涉及了基金内容的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过程、演进的动力机制、及基于文化景观理念的西南山地城镇保护与更新三个部分的研究内容。论文工作包括开题报告、实地调研、论文预答辩、论文一审和最终答辩,共五个过程的内容。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提出问题、多角度切入问题、论文核心论述和最后结论。本文直面川江流域历史城镇建设性破坏严重、文化内涵流失等现实问题,尤其是诸多带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地段和场所迅速消失的情况,引入“文化景观”这一新型的遗产类型和保护理念;从特色场所型文化景观的演进历程入手,,剖析、提取研究对象的核心价值载体,以期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更新实践中,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与方法。 文章选取了川江流域历史城镇码头地段作为全文研究对象,则码头地段文化景观的演进与其更新是研究落脚点。为了更好地认知码头地段文化景观这一研究对象,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的三种尺度,介绍了川江流域航运发展、航道分布、码头分布的详细情况;并且,作者以地段所属职能为基准,对川江流域的码头进行了分类,以此选取不同类型的码头地段作为论文实例举证。 源于文化景观的本质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复合体”,文章将码头地段文化景观分为了空间格局、交通结构、典型地标和附属地标四个包含物质实体与价值内涵的空间载体。在文化景观演进历程研究中,文章还原了所选案例四个空间载体分别在生成、发展和变革阶段呈现的状态,并对各空间载体的演进规律加以提炼和总结,解析影响载体演进的各种因素,探寻出文化景观演进背后的动力机制。最终,文章对上述四个文化景观空间载体提出了相应的更新刍议,即空间格局的整合、流线组织的完善、典型地标的延续和附属地标的优化。 本文的行文组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通过研究背景分析说明论文选题缘由;继而对论文研究的文化景观、川江流域历史城镇、码头地段,进行概念解析并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回溯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摸清研究趋势,从而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定位;理清思路,提出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和第三章构成论文的第二部分,多角度切入问题,为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作好铺垫。第二章概述川江流域历史城镇码头地段的发展背景,进而选取典型的川江流域码头地段作为研究案例承接下文的具体分析。第三章解析了文化景观构成系统,并将码头地段文化景观分为四个层次,为核心章节以文化景观演进过程为主线的分析,搭建的内容构架。 第四至第六章构成论文的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章节。首先,第四章阐述了码头地段文化景观的演进过程。然后,第五章将整个演进过程串联起来,总结文化景观的演进规律和影响因素,归纳出由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力机制。在第六章提出现有码头地段现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文化景观更新的主旨和原则,并针对码头地段文化景观的四个研究载体分别给以保护方法的刍议。 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总结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莉;三峡古代舟楫文化初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徐煜辉;秦汉时期江州(重庆)城市形态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1期

3 李良品,谭清宣;论古代三峡水上交通的开发对经济的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张友谊;川江航运与川江流域经济开发浅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朱培麟;三峡地区近代交通史略(二)[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邓晓;老重庆的城门与码头文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杨华;三峡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兼论楚国对巴蜀地区冶铁业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邓晓;川江流域的物产、木船与船工生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邓晓;;重庆老城码头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10 王巧萍;重庆移民会馆产生和兴盛的原因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戴彦;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吕一群;晚清汉口贸易的发展及其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周学红;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张涛;抗战时期重庆与长春城市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赵智聪;作为文化景观的风景名胜区认知与保护[D];清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1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61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b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