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传统民居形态下的风情客栈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3 03:01
【摘要】:“风情客栈”在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得益于我国社会财富的增加和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随着旅游模式的变化,令人们的旅游目标不再只局限于“风景观赏式”,开始向地域特色浓厚、富有文化内涵的“体验式”旅游倾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聚落旅游业的发展。为了保护大量存在且难以“静态保护”的传统民居从而令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塑造个性化、人性化,并为游客提供体验地域风土人情和悠闲生活方式的场所,“风情客栈”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风情客栈”往往伴随着传统民居的更新改造。一方面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产物,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精神寄托,我们不应任其自然灭亡,而应恰当地对其更新改造并植入新的功能令其获得新生;另一方面,“风情客栈”之所以受到游客的追捧,不仅是其蕴含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还体现在“风情客栈”对个性的注重和“风情”的营造上,而传统民居深厚的文化积淀又为其带来浓郁的地域特色,同时“风情客栈”与现代酒店存在耦合性,其中必然包含了一些时代特色,若恰如其分地将其与传统元素结合起来,便能够促进二者和谐共存并得到升华,这就为游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鲜体验。 笔者先后走访云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丽江大研古城、束河古镇、香格里拉古城和剑川沙溪古镇,通过定位问题—分析原因—实地调研—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线索,以由传统民居改造而来的“风情客栈”为中心展开,第一章综述该现象的出现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定义,第二章对“风情客栈”出现的背景、传统民居与“风情客栈”融合的原因机制进行阐述,第三章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同时针对二者在融合改造时出现的矛盾进行归纳,并从案例中提取解决方法,第四章则着重阐述“风情客栈”设计的策略,通过总结传统民居向风情客栈转化的优秀经验,从而得出本文研究重点—“风情”营造的方式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24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郑祖安;客栈、旅馆、饭店——旧上海旅馆业杂说[J];上海档案;2000年01期

2 金麒;王明非;;城市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以苏州平江路31号改造为例[J];福建建筑;2010年06期

3 栾坤;;民居旅馆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4 刘文军;;历史街区中传统民居可持续利用策略探讨[J];华中建筑;2012年01期

5 刘慧贞;;民居旅馆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以阳朔地区为例[J];市场论坛;2005年Z1期

6 文彤;家庭旅馆业的发展——以桂林龙脊梯田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2年01期

7 彭青;曾国军;;家庭旅馆成长路径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为例[J];旅游学刊;2010年09期

8 李晓丹;王冬;孔俊婷;;让传统与现代接轨——昆明市传统民居建筑单体保护改造再利用[J];新建筑;2006年03期

9 宗晓莲;丽江古城民居客栈业的人类学考察[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2579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79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e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