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寺庙园林的场所精神初探
发布时间:2020-02-28 12:11
【摘要】:建筑大师贝聿铭说过:“每座城市都有专属于其本身的悠久历史与特色文化,因此也拥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同样,每一处园林景观都有不可复制的专属精神文化内涵,不同场所的个性与特色是通过蕴含了当地历史与文化的景观传达出来的,即景观诠释场所精神。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旅游业的兴旺,越来越多的景观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导致许多蕴含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场所精神失落。作为四大古典园林之一,集历史、文化、艺术、科技于一体的寺庙园林也难逃此劫,在不断翻修维护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场所精神。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其寺庙园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笔者以峨眉山寺庙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调查问卷和总结等方法,对其悠久的、多样的、富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场所精神进行了探析,对峨眉山寺庙园林的场所设计理念和营造方法进行了归纳,希望对后期园林营造有指导意义。“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作者在第一章综述了场所精神、寺庙园林以及寺庙园林的场所精神的研究背景,为后期研究分析作铺垫。要研究峨眉山的场所精神,必定先对场所精神基本概念、体验机制、影响要素和峨眉山场所精神的历史背景等了然于心,于是在第二章中,作者便对这几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三章以影响峨眉山寺庙园林场所精神的客观要素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园林环境特征(基地选址、布局形态、空间构成、建筑布局)以及园林要素(建筑、山水、小品、植物)等场所精神的影响因素。第四章分析调查问卷,了解游客对场所精神的主观感知与认同。在第五章里,具体分析了峨眉山寺庙园林场所精神,并对影响峨眉山寺庙园林场所精神的景观设计理念和营造手法进行了总结,以求对以后的寺庙园林场所精神营造起到借鉴作用。第六章总结了影响峨眉山寺庙园林场所精神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6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蕾;贾世林;;中日寺庙园林对比[J];西部皮革;2016年04期
2 蔡宁姣;;寺庙园林的产生和发展研究[J];现代园艺;2013年08期
3 林葳;;峨眉山寺庙园林的保护与发展[J];中国园艺文摘;2010年11期
4 吴小刚;;寺庙园林景观研究——以福建省寺庙园林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8期
5 周维琼;张建林;;中国寺庙园林景观初探[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7年01期
6 张瀚;;园林快题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15期
7 宋俞颖;;园林速写[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08期
8 宋爱慧;;园林美术教学模式研究——评《园林美术》[J];中国食用菌;2019年09期
9 孙^,
本文编号:2583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83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