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镇工业区再集聚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7:51
【摘要】:20世纪80年代,苏州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使得乡镇企业发展呈现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分布格局。为了改变这种粗放的用地增长方式,苏州市开始了大规模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加速了城镇化进程,然而却造成了新一轮的分散。随着乡镇的撤并,工业区也随之进行了合并重组,得到了初步整合。金融危机爆发后,在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的推动下,苏州乡镇工业区逐步开始了新一轮的有机再集聚,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在空间集聚、管理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理应得到全面的总结和推广。 当前,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获批为国家试点,其发展正处于全面突破、整体提升的战略机遇期,对苏州乡镇工业区的再集聚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多年高速发展积累的资源、环境等压力,以及新产业革命、金融危机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无不推动着苏州乡镇工业区的再集聚。 本文从国内外工业区集聚的理论研究出发,基于对苏州乡镇工业区发展历程的分析,从两个层面对苏州乡镇工业区的集聚与再集聚过程开展系统的研究:一是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系统地总结了自城乡一体化改革开展以来苏州乡镇工业区在空间集聚、产业升级、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经验,以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乡村工业布局的优化提供经验借鉴;二是基于城乡一体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和相关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从空间、产业和管理等三个方面,,对进一步提升苏州乡镇工业区再集聚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图文】:
应、乘数效应、规模与集聚效应等运用到工业及工业区的空间布局及意义重大。)“核心—边缘”理论——工业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具有阶段性966 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比较系统的提出了“核心-边缘”模式。按论,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可分为 4 个阶段。即前工业化(独立发展)期(不平衡发展)阶段、工业化成熟(极不平衡发展)阶段、空间相对)阶段(如图 2-1),分别对应的经济活动空间形态为离散、聚集、扩散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 72.3%2,经济进入平稳较快增的资金、技术、信息等向边缘区域的流动加强,整个区域将成为了一赖的城镇体系,工业空间形态将以城市工业的扩散和乡镇工业的进一(a)工业化前阶段 (b)工业化初期阶段
区与乡镇镇区的关系将乡镇工业区分为三种类型:-3)。策研究的研究较多,大多集中在园区定位问题、规划问题对问题,提出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建议等。徐程中忽视了存量土地的挖潜,强调增量土地的发展图 2-3 城市工业区的基本类型(来源:张宏波,2009.) 图 2-3 工业园区的位置与镇区的相对位置关系(来源:夏伟荣,2010.)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13
本文编号:2584292
【图文】:
应、乘数效应、规模与集聚效应等运用到工业及工业区的空间布局及意义重大。)“核心—边缘”理论——工业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具有阶段性966 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比较系统的提出了“核心-边缘”模式。按论,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可分为 4 个阶段。即前工业化(独立发展)期(不平衡发展)阶段、工业化成熟(极不平衡发展)阶段、空间相对)阶段(如图 2-1),分别对应的经济活动空间形态为离散、聚集、扩散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 72.3%2,经济进入平稳较快增的资金、技术、信息等向边缘区域的流动加强,整个区域将成为了一赖的城镇体系,工业空间形态将以城市工业的扩散和乡镇工业的进一(a)工业化前阶段 (b)工业化初期阶段
区与乡镇镇区的关系将乡镇工业区分为三种类型:-3)。策研究的研究较多,大多集中在园区定位问题、规划问题对问题,提出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建议等。徐程中忽视了存量土地的挖潜,强调增量土地的发展图 2-3 城市工业区的基本类型(来源:张宏波,2009.) 图 2-3 工业园区的位置与镇区的相对位置关系(来源:夏伟荣,2010.)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颖;企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组织关联机理分析[J];长江论坛;2004年04期
2 刘明宇;;产业升级背景下开发区治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11期
3 于鑫鑫;郑天柱;;基于线性规划的乡镇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优化[J];硅谷;2009年15期
4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3期
5 郑文含;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区域空间管制——以泰兴市为例[J];规划师;2005年03期
6 杨建敏;吴争研;;经济危机背景下天津乡镇工业园区布局规划策略[J];城市;2011年06期
7 沈少刚;;兰溪市乡镇工业园区现状分析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年12期
8 李湛;;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9 樊新生,覃成林;我国欠发达地区企业集群形成与演化过程初步研究——河南省农村地域企业集群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10 陈晓华;张小林;;“苏南模式”变迁下的乡村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8期
本文编号:2584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8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