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操作温度控制的工业建筑围护结构防热性能优化研究
【图文】:
确定围护结构较好的传热系数。工况设置建筑调研结果确定典型工业建筑模型的体型系数为护结构构造形式选择常用的金属围护结构构造,即值见表 4.1。建筑长宽高分别为 L=90m,W=30m,位于地面中心位置。热源位于地面的中心位置,其L = 0.8,高度忽略不计。下侧窗距地 1.2m,主要用用来采光,天窗布置在气楼上,主要用作排风。模和位置相同的窗户简化为一个。南墙有下侧窗和上.8,下侧窗高为 3.6m,,上侧窗高 2.4m。东西墙只设置 24m。具体模型如图 4.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1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华秋;;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围护结构隔热性能计算方法研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4年07期
2 赵红军;陈思海;刘农一;;西安某建筑办公楼围护结构优化设计[J];山西建筑;2011年28期
3 杨子江;;空调条件下孝感市建筑物窗户的隔热控制指标确定[J];住宅科技;2011年04期
4 马秀力;肖勇全;李彬;王玮;;建筑围护结构的综合节能及经济性分析[J];工业建筑;2006年01期
5 陈池,李桂媛;围护结构热工及节能设计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邹声华,张登春,李孔清;自然通风改善半封闭热源厂房热环境的研究[J];矿冶工程;2005年02期
7 叶国栋,华贲,胡文斌,左政;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方法概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白贵平,冀兆良;围护结构隔热对室内热稳定及空调负荷的影响[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5年01期
9 白贵平,冀兆良;用度时数与反应系数评价围护结构隔热性能[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冯松海,邓高翔,邹声华,张登春;某钢厂热源厂房通风改造[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晓静;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双辐射作用下室内热环境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阎奕岑;绿色建筑体系下的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及优化组合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周小慧;基于DeST-h的东北严寒地区低能耗村镇住宅围护结构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振华;寒冷地区洁净厂房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圣心;长春市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优化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3年
5 马爽;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材料的优化设计模型及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张威;适宜寒冷地区小城镇节能住宅的围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8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8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