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移动终端的中国古建筑结构三维展示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00:34
【摘要】:中国古建筑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中华文化与思想底蕴。其中斗h1是中国古建筑中结构最复杂的构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构件。然而,目前对例如斗h1等古建筑的信息获取还处于静态观赏与被动展示等方式,很难满足信息社会下大众的认知需求。为推广普及中国古建筑文化并方便大众群体的了解学习和专业用户的查询检索,针对中国古建筑中的斗h1结构设计移动端三维展示系统。本文先是对斗h1的特性与复杂性进行研究,通过古建筑中常用的模数制概念验证了斗h1数字化的可能性。然后搜集《营造法式》、《工程做法则例》与《营造法原》三部古典著作中的斗h1信息尺寸。随后通过SolidWorks的参数化建模思路,完成了共计40个斗h1模型的构件建模与装配,为斗h1三维展示系统提供全面的展示内容。其次,通过对市面上现存的优质文化遗产展示应用的体验分析,从内容层面总结出现有产品存在内容不真实、内容趣味性不够等缺点,从体验层面总结出现有产品存在展示方式与文化气质不符、交互结构单一、沉浸感差等缺点。随后结合用户体验五要素,分别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视觉层提出针对文化遗产展示应用的设计策略,以指导之后的斗h1三维展示系统的设计。然后,通过对文化遗产爱好者这一群体进行用户研究,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式,将展示系统的目标用户分为好奇驱动型用户、兴趣驱动型用户与专业型用户三类,再提取三类用户对文化展示平台的需求。最后,通过文化遗产展示应用的设计策略,从斗h1三维展示系统的战略定位,用户画像建立、情景故事版、需求转化、信息架构确立、原型图设计、视觉表现设计进行设计实践,系统平台的功能包括斗h1展示、历史介绍、兴趣社区、趣味问答、商城等。最终实现斗h1三维展示系统的案例设计,为中国古建筑文化在移动端的展示、学习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方向。
【图文】:

百度,五台山,来源,图片


图 2-1 五台山佛光寺三维展示(图片来源:百度)大学的陈薇教授[11]与他的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虚拟手段对中国古建筑进。他们以唐宋建筑为主题,,通过动画演示的形式,将唐代佛光寺、宋代晋代晋祠献殿进行数字化演示,并着重演示古建筑的内部构造与细节特征。感触到真实的古典意味。图 2-2 多媒体演绎宋式建筑(图片来源:百度)大学的艾及熙教授[12]与其团队利用参数化的方式对清代古建筑进行了系

百度,来源,图片,晋祠


图 2-1 五台山佛光寺三维展示(图片来源:百度)东南大学的陈薇教授[11]与他的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虚拟手段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的诠释。他们以唐宋建筑为主题,通过动画演示的形式,将唐代佛光寺、宋代晋祠圣殿、金代晋祠献殿进行数字化演示,并着重演示古建筑的内部构造与细节特征。使得户可以感触到真实的古典意味。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兰英;;中国古建筑综述[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年04期

2 何岩;王旭瑶;;简析建筑动画于中国古建筑复原中的现实意义[J];智能城市;2017年03期

3 高林桦;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的现代意义[J];人文天下;2017年15期

4 王胜利;;现代建筑中中国古建筑元素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年28期

5 李双安;;科技在中国古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J];科技与创新;2015年08期

6 吴洋;;论中国古建筑装饰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影响[J];经济师;2015年07期

7 杨蕾;;中国古建筑营造制度中的儒文化元素[J];人民论坛;2015年32期

8 ;中国古建筑——门的艺术[J];视野;2018年18期

9 黄雪霜;蔡巧玉;户万;;吴庆洲:和时间赛跑的中国古建筑大师[J];科学中国人;2017年01期

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J];出版人;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前言[A];中国古建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C];2017年

2 ;中国古建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 第一章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概况[A];中国古建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C];2017年

3 本刊记者;;《中国古建筑行业年鉴》首发式将在京举行[A];中国民族建筑(2015年第1、2期 总第155期)[C];2015年

4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标识[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5 马炳坚;;关于中国古建筑学科发展的几点看法[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6 刘琦;;中国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C];2012年

7 曾川;;保持与穿越——中国古建筑数字化生态照明探析[A];中国科协第249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照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观测与评价报告文集[C];2012年

8 李杨文昭;;中国古建筑研究方法之从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研究中国古建筑——以清明上河图为例[A];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德才古建:以文化为魂,再现中国古建筑之美[A];中国民族建筑2018年第2期(总第171期)——第八届中国古建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学术论坛专刊[C];2018年

10 胡平平;张素萍;;中国古建筑的典范——佛光寺[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翟群;让中国古建筑走向大众[N];中国文化报;2012年

2 王国华 任光辉;弘扬中国古建筑文化 推进文化强省转型跨越[N];山西日报;2011年

3 徐宗威;中国古建筑文化精髓:简朴与和谐[N];建筑时报;2007年

4 梁凤英;中国古建筑的“物谜”文化[N];云南政协报;2006年

5 张振光;一部展示中国古建筑砖石风采的巨著[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雅力;中国古建筑因何搬往欧洲?[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中国古建筑话题几多重[N];建筑时报;2001年

8 演讲 王南 整理 本报记者 徐蓓;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密码[N];解放日报;2019年

9 马瑛;中国古建筑行业的王牌军[N];中华建筑报;2015年

10 楼庆西;保护好弥足珍贵的中国古建筑[N];中国文化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变凤;技艺载道,道艺合一[D];山西大学;2012年

2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4 隋鑓;中国古代木构耗能减震机理与动力特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明宇;城市核心区中国古建筑夜景视觉表现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佳波;基于移动终端的中国古建筑结构三维展示系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2 鞠e

本文编号:2590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90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3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