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梁柱外节点受剪性能的参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01:04
【摘要】:目前建筑物最普遍使用的结构形式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我国大多数的建筑物均采用该结构形式。节点在框架结构中起着传递、分配内力和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节点加固对于实际工程来说意义重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是一种新型加固材料,具备很多优点,使得CFRP在加固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加固的研究局限于梁、柱等构件层面,而对于梁柱节点加固的研究比较少,且其中多为平面框架节点加固,因此有必要对空间框架节点的加固进行深入研究。针对CFRP与混凝土界面之间粘结滑移的研究,目前主要应用于梁、柱等构件层面。为了进一步完善节点加固的研究,本文在有限元模拟时考虑了CFRP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性能。本文以按照旧规范建造的带有直交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外节点作为研究对象,其节点核心区配箍严重不足。针对该情况,采用在节点核心区粘贴CFRP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固。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包含直交梁在内并能够考虑外贴CFRP条带与基底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性能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共建立了74个加固节点模型和36个未加固参照节点模型。模拟时在柱端施加一定数值的轴压力,在梁端施加位移荷载,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加固后节点模型与未加固参照节点模型的破坏形式、加固效果以及采用不同加固参数对空间节点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参数包括CFRP的粘贴层数、轴压比大小、直交梁的位置、直交梁的个数、直交梁的高度和宽度以及直交梁是否损伤。通过模拟分析可知CFRP加固后节点的抗剪承载力明显提高,核心区的变形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不同的加固参数均对CFRP的加固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图文】:

框架结构,平面框架,节点形式,中柱节点


节点可分为平面框架节点和空间框架节点两类:平面框架节点类型如图2.1 所示;空间框架节点类型如图 2.2 所示。(a) 顶层中柱节点 (b) 顶层边柱节点 (c) 中间层中柱节点 (d) 中间层边柱节点图 2.1 平面框架节点形式(a) 顶层角柱节点 (b) 顶层中柱节点 (c) 顶层边柱节点(d) 中间层角柱节点 (e) 中间层中柱节点 (f) 中间层边柱节点图 2.2 空间框架节点形式在上述节点中,框架结构的角柱节点受力最不利;顶层边柱节点会受到

框架结构,空间框架,节点形式


9(d) 中间层角柱节点 (e) 中间层中柱节点 (f) 中间层边柱节点图 2.2 空间框架节点形式在上述节点中,,框架结构的角柱节点受力最不利;顶层边柱节点会受到反复的不同方向的弯矩作用,且梁柱纵筋都需要在核心区进行锚固处理,因此受力情况相对比较复杂;顶层中柱节点的梁纵向钢筋可以直接通过核心区,对于按照旧规范设计的重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3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叶列平;陆新征;;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4期

2 彭亚萍;王铁成;张玉敏;徐尧;;FRP加固混凝土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3 王步;王溥;;基于节点的碳纤维布抗震加固混凝土框架方法Ⅱ:机理分析与加固效果检验[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4 王步;王溥;;基于节点的碳纤维布抗震加固混凝土框架方法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5 王步;夏春红;王溥;刘伯权;;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06年05期

6 王步,王溥,夏春红;核心区外碳纤维布增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与机理分析[J];工业建筑;2005年07期

7 张景泰,赵健,赵新华,谭立新,孙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加固探讨[J];辽宁建材;2005年03期

8 吴波,王维俊;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9 陆洲导,宋彦涛,王李果;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4年05期

10 曹双寅,滕锦光,陈建飞,邱洪兴;外贴纤维加固梁斜截面纤维应变分布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鲍安红;粘贴加固混凝土梁的剥离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欧阳煜;玻璃纤维(G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艳芳;碳纤维布加固框架节点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97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97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e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