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周期性温—湿度作用下混凝土类疲劳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23:27
【摘要】:服役环境中的温-湿度变化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对应的温-湿度响应,该响应与各类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息息相关。此外,由于四季交替、昼夜循环等原因而产生的环境周期性温-湿度变化,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相应的周期性温-湿度应力,并可能引起类似荷载疲劳的温-湿度疲劳(类疲劳)效应。因此,研究可能存在的类疲劳效应及与之相关的混凝土损伤累积,对深入认识并积极预防其对混凝土性能,特别是力学性能的劣化影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围绕周期性温-湿度作用下混凝土类疲劳效应,本课题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得出的研究结果包括:(1)以C20、C30、C40强度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周期性温-湿度作用下混凝土动弹性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周期性温-湿度循环前期,混凝土动弹性模量损失率不断增大;随着周期性温-湿度循环的进行,混凝土动弹性模量损失率逐渐趋于稳定。(2)与基本模型(基于动弹性模量损失率与温-湿度循环次数呈正比)、理论模型(基于疲劳损伤理论)相比,三项型高斯函数模型(基于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满足三项型高斯函数)的周期性温-湿度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衰减模型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最好的预测精度,可以用于验证或预测周期性温-湿度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衰减情况。(3)以C30强度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周期性温-湿度作用下混凝土体积变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周期性温-湿度作用下C30混凝土在各循环内的收缩变形均集中于循环开始与结束时的低温-低湿阶段;C30混凝土各循环内总收缩率在波动中逐渐减小并最终趋向于0。(4)在开展周期性温-湿度作用下混凝土体积变形试验的同时,进行混凝土内部温-湿度响应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周期性温-湿度作用下,混凝土内-外温-湿度差异情况也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趋势,且测点深度越深,或离试件纵向边界越远,混凝土内-外温-湿度差异越为明显。(5)利用COMSOL-MATLAB协同编程,构建混凝土细观模型,基于COMSOL平台,开展以周期性温-湿度作用下混凝土收缩变形为位移荷载的混凝土细观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收缩变形量的增加,混凝土内部应力逐渐增大,并最终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值。
【图文】:

商品混凝土,湿度变化,服役环境,混凝土


图 1-1 2011-2016 年我国商品混凝土产量役环境中的温-湿度变化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对应的温-湿度响应,、氯离子渗透、内部钢筋锈蚀等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息息相关。此外化环境中工作的混凝土除受荷载应力作用外还承受温-湿度应力,,温-湿度应力组合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后,混凝土会产生裂缝并最重的耐久性劣化问题[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图 1-1 2011-2016 年我国商品混凝土产量役环境中的温-湿度变化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对应的温-湿度响应,、氯离子渗透、内部钢筋锈蚀等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息息相关。此外化环境中工作的混凝土除受荷载应力作用外还承受温-湿度应力,温-湿度应力组合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后,混凝土会产生裂缝并最重的耐久性劣化问题[1]。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唐冲;惠辉辉;;基于Matlab的高斯曲线拟合求解[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年08期

2 廖宜顺;魏小胜;;早龄期水泥浆体的化学收缩与电阻率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3 鲁彩凤;袁迎曙;;人工气候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微环境温度响应预计[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张华;钱觉时;吴文军;郝增恒;王民;;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疲劳损伤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6期

5 梅迎军;李志勇;梁乃兴;曹源文;;水-温-荷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凝土疲劳寿命[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张建仁;唐腾;彭晖;黄浩;;混凝土动、静弹性模量相关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0年05期

7 孙丛涛;牛荻涛;元成方;盖青山;;混凝土动弹性模量与超声声速及抗压强度的关系研究[J];混凝土;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鑫;再生混凝土内部微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响应关系[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张晓亚;预应力碳纤维筋锚具组装件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李朝来;西部温湿度条件下混凝土减缩阻裂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戴荟郦;周期性温湿度作用下混凝土内部温湿度场的模拟计算[D];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

5 常洪雷;环境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与宏微观性能演变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6 赵会雨;轮载作用下液体橡胶基混凝土在钢桥面铺装中的受力特征及损伤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娟;随机数理论及其在三分法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3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03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e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