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边坡地震稳定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31 11:00
【摘要】:滑坡灾害是最为常见的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目前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很多大型重点工程在建,均会涉及边坡动力稳定性问题,因此研究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仍是热点。目前很多文献采用单面坡模型来研究地震斜坡响应及破坏机理,然而汶川强震导致很多单薄山脊破坏,这种山体地形为典型双面坡且其放大效应显著,由于土质边坡具有强非线性、各向异性、非均质性等特点,其动力响应规律就更加复杂。本文以双面土质边坡为例,讨论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以及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动力特性。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了边坡的坡角、坡高及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4个因素对单、双面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双面边坡两侧的塑性应变区会出现先相交后贯通的现象,此时坡面位移突变拐点会早于单面边坡,即单面坡的安全系数大;当塑性应变区均未出现贯通现象,二者坡面位移拐点同时出现及两类边坡的安全系数一致。(2)随着高程增大,双面坡体加速度放大系数在竖直方向上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到坡顶达到最大;沿坡面方向向上,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坡肩达到最大。(3)加速度幅值越大,坡体中上部的临空面加速度放大作用越显著,坡体变形量会随着加速度幅值的等幅增大出现等间距增大的特点。(4)提出了一个双面坡无量纲比例系数η即坡顶宽度与坡面水平距离的比值,并得到当η0.5时,随着坡顶宽度的减小,坡肩加速度放大系数快速增加,且都大于单面坡对应值;当η0.5时,随着坡顶宽度逐渐增大,坡肩加速度放大系数趋于平稳,但均稍大于单面坡对应值;在研究双面坡动力响应规律时,η=0.5是双面坡向单面坡的一个过渡点。(5)双面坡坡顶宽度越小,坡肩竖向位移越大,随着坡顶宽度的增大,双面坡坡肩的竖向变形与单面坡的竖向变形逐渐接近。
【图文】:
北川王家岩滑坡
图 1.2 汶川映秀镇滑坡 8 月 3 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 MS6.5 地震,地震至少触发了 1滑坡,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截至 2014 年 8 月 8 日 15 17 人遇难,112 人失踪。虽然震级仅为 6.5 级(许冲等,2014),但是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435
本文编号:2608989
【图文】:
北川王家岩滑坡
图 1.2 汶川映秀镇滑坡 8 月 3 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 MS6.5 地震,地震至少触发了 1滑坡,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截至 2014 年 8 月 8 日 15 17 人遇难,112 人失踪。虽然震级仅为 6.5 级(许冲等,2014),但是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4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小龙;李小军;周正华;陈国兴;彭小波;;三维复杂山谷地形SV波垂直输入地震反应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07期
2 许冲;徐锡伟;沈玲玲;窦帅;吴赛儿;田颖颖;李西;;2014年鲁甸M_S6.5地震触发滑坡编录及其对一些地震参数的指示[J];地震地质;2014年04期
3 梁建文;齐晓原;巴振宁;;基于黏弹性边界的三维凹陷地形地震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4期
4 杨长卫;张建经;;汶川地震中国道G213左侧某典型高山河谷场地地震滑坡响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7期
5 肖世国;祝光岑;;悬臂式抗滑桩加固黏土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算法[J];岩土力学;2013年05期
6 罗永红;王运生;;汶川地震诱发山地斜坡震动的地形放大效应[J];山地学报;2013年02期
7 马怀发;王立涛;陈厚群;;粘弹性人工边界的虚位移原理[J];工程力学;2013年01期
8 杨果林;文畅平;;格构锚固边坡地震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赵密;杜修力;刘晶波;;一种高阶精度人工边界条件:出平面外域波动问题[J];工程力学;2012年04期
10 邓东平;李亮;;基于滑动面搜索新方法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拟静力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2608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0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