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图文】:
图 1-1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图片来源:作者拍摄)一个成功的经验是,商业建筑综合体是如今城市发展的追求目标之一。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满足各类人的各种类型的需求的,形成功能和基础; 景观和环境是发展综合体利益最大化的首要前提。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地区城市文化的标签。本文也筛选了国外一些具代表性的。
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前;郁新安;;一部完整的批判性的建筑理论史——《建筑理论导读:从1968年到现在》译后感[J];建筑学报;2018年11期
2 吴国源;刘伟;;论现象学视域下建筑理论的本质及意义[J];建筑与文化;2019年01期
3 青锋;;读《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J];书城;2018年04期
4 胡杨兵;;浅析现代建筑理论[J];建材与装饰;2016年39期
5 王大卫;黄婧琳;;实证主义对20世纪建筑理论之影响[J];新建筑;2017年02期
6 郭璇;张著灵;;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重庆分室(1959-1965)对现代主义的集体认同[J];建筑与文化;2017年04期
7 郦伟;;概念重构、话语建构和结构化: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创新性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8 陈平;;观念史与建筑理论的历史写作——以马尔格雷夫《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为例[J];文艺研究;2017年07期
9 王大卫;黄婧琳;;20世纪建筑理论中的个体现象学[J];新建筑;2017年04期
10 苏媛;张春焕;;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既有住宅改造试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会敏;;关于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A];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2015年
2 张钦楠;;建立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本刊记者;;传承中华建筑文明 建设当代美丽中国 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民族建筑理论与技术应用交流会在贵阳召开[A];民族建筑(2013年第10期 总第141期)[C];2013年
4 ;车书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民族建筑理论和技术应用交流会的讲话[A];民族建筑(2013年第10期 总第141期)[C];2013年
5 ;姚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民族建筑理论和技术应用交流会的讲话[A];民族建筑(2013年第10期 总第141期)[C];2013年
6 佟裕哲;;中国地景建筑理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本刊记者;;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在陕西隆重召开[A];民族建筑(2014年第12期 总第154期)[C];2014年
8 曹勇;;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建筑”概念的语境流变[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10 张晓辉;欧阳文;;浅谈建筑趋同与地域性的关系[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房报记者 焦玲玲;开放式建筑的知与行[N];中国房地产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史博臻;3D打印建筑如何艰难突围[N];文汇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柳森;谁将影响我们的建筑品位[N];解放日报;2017年
4 建筑游人;如何利用建筑理论来设计[N];中华建筑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马燕婷 刘慧婵;三十而立 铸炼品牌[N];广东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 丛亚平;领导意志让城市长一样的脸[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岳峰;所见非所建[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吴静淼;王明贤:23年坚守[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9 王达明;不能超越环保的立面自由[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10 顾孟潮 教援级高级建筑师;建筑理论的起点和终点[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军;建筑纪念性读解[D];天津大学;2004年
2 吴尧;澳门近代晚期建筑转型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3 华霞虹;消融与转变[D];同济大学;2007年
4 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大学;2008年
5 张向炜;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论题[D];天津大学;2008年
6 李有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姚翔翔;现代空间教学中的课题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8 王丹丹;森佩尔三个文本的形式原则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9 章宇贲;行为背景:当代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表达[D];清华大学;2012年
10 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丽;自我经验与建筑空间本质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2 宋圣炯;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3 江珊;我国装配式建筑推广实施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4 茆俊媚;现代建筑中斜向元素的分析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5 李明硕;邯郸西部地区砖构建筑原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年
6 王同;结构主义建筑形式中的分形现象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年
7 田佳欣;从建构图示到诗化语汇[D];南京艺术学院;2018年
8 赵U嗘,
本文编号:2613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1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