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荷条件下热处理后花岗岩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图文】:
1.3.2 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思路基于高放核废料处理、干热岩的利用以及地下工程空间火灾这些研究背景,以高温水冷后的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样进行卸围压试验,分析了卸围压条件下花岗岩的力学参数和强度参数随热处理温度的演变规律。主要研究方法有:进行物理特性试验:通过密度与孔隙率试验,测试花岗岩岩样的天然密度和孔隙率。通过电镜扫描技术可以用来观测经花岗岩岩样微观形貌的变化特征。利用 X 衍射试验,,分析高温水冷后花岗岩内部矿物成分随温度的关系。进行力学特性试验:通过常规三轴试验,获得弹性模量、泊松比、峰值强度和强度参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演变规律。通过卸围压试验,研究在卸围压条件下花岗岩的强度参数和力学参数随热处理温度的演变规律。本文研究思路见图 1.1
图 2.1 ZS-200 手自一体钻孔取芯机与岩石切割机2.1.2 岩样的热处理蔡燕燕等人在试验研究中,采用的采用电炉丝加热。以每 1min 升温 10℃的速率升温到相应温度后保持 4h,以使岩样均匀受热,然后在炉膛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胡少华等人在试验中,采用马弗炉加热,以 5℃/min 的升温速率将花岗岩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为使花岗岩岩样受热均匀和充分,并将花岗岩在该温度下保温 4h,然后开炉门让花岗岩岩样在炉内冷却至室温。邱一平等人在试验研究中,采用马弗炉加热,升温速率采用 3 分钟 10 度的速率,到达预定温度后保温3h。不难发现以上学者升温速率在 3-10℃/min,因此此次试验升温速率采用 5℃/min,保温时间为 3 个小时。以上学者对花岗岩热处理研究一般采用自然冷却方式,基于地下空间火灾这一工程背景,本次试验采用高温后遇水冷却这一冷却方式。由于研究是干热岩的利用,必须模拟在高温条件下对花岗岩进行快速的冷却,这样可以达到很高的相似度,当花岗岩达到很高的温度时在容器内冷却很容易让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刘桃根;李雪浩;王如宾;徐卫亚;;化学腐蚀下花岗岩三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0期
2 于水生;卢玉斌;蔡勇;;三轴压缩下花岗岩能量特性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5年S1期
3 蔡燕燕;罗承浩;俞缙;张黎明;;热损伤花岗岩三轴卸围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7期
4 张树光;刘佳琦;陈培培;孙闯;王友涛;;辽西花岗岩水 岩耦合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5 张树光;马涛;王有涛;;辽西花岗岩三轴蠕变时效性试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0期
6 孙强;张志镇;薛雷;朱术云;;岩石高温相变与物理力学性质变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7 翟松韬;吴刚;张渊;罗春泳;李玉寿;;高温作用下花岗岩的声发射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8 支乐鹏;许金余;刘志群;刘石;陈腾飞;;高温后花岗岩冲击破坏行为及波动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9 胡圆圆;胡再元;;扫描电镜在碎屑岩储层粘土矿物研究中的应用[J];四川地质学报;2012年01期
10 张志镇;高峰;徐小丽;;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焦旭;;如何安全处理核废料[N];中国能源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傅云琪;核废料处理的国际法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2 王亮;水—力耦合条件下花岗岩裂隙力学和渗透性试验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郝卿;核废料处理方法及管理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22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2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