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自主营建视角下的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生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16:41
【摘要】:本文以宏村、屏山、南屏、于村、叶村等徽州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历史资料和既有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开放型访谈、参与型观察、问卷调查等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徽州民居自主营建进行了详细的田野调查。通过自主营建与建筑师主导两种建造方式的对比分析,总结自主营建的建造特征,以此为基础讨论徽州民居建筑生成过程。在理论上,深入挖掘徽州民居自主营建过程,建立自主营建与建筑生成的关系,分析总结自主营建视角下的徽州民居建筑生成过程和特征,为从自主营建的角度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生成提供参考。在实践中,总结基于自主营建的建筑生成原则,反思现阶段乡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建筑师更好地参与乡村建设提出相应策略。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对象、方法、目的以及相关研究基础,是全文的理论准备。第二章是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和归纳,从动工前的筹备、新建筑建造过程和“日常营建”三个方面具体、真实地记录自主营建建造过程和人的行为事件。第三章通过与建筑师主导的建造方式对比,从建筑学专业的角度对自主营建的过程和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自主营建的建造特征。第四章论述了从自主营建的角度研究传统民居空间的必要性,并将前文对自主营建特征的分析应用到徽州民居建筑生成过程,总结生成特征。第五章总结基于自主营建的建筑生成原则,并分析当前乡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第六章是对文章的总结和展望。
【图文】:

图片,百度,城镇化,现状


青岛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标准样式的农村住宅,,许多农村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这种整齐的“兵营式”住宅将村民安排在抽象而又均质的空间里,不仅破坏了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形态,丢失了村落、民居中所承载的地域文化,更重要的是,一刀切的建设模式打断了中国传统村落几千年的自然生长过程,使村落和民居向着脱离村民真实生活的方向发展,传统村落的社会形态和建筑文化也将随之消失。

研究思路,作者,要素分类,充分准备


图 2.0 本章研究思路图(作者自绘)前的筹备民居的自主营建在动工之前就已开始。为了保证营建顺利进行构思“设计”、备料备工等充分准备。本节将对自主营建的选与人员等营建要素分类梳理,并讨论日常生活中这些要素的筹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4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穆钧;周铁钢;万丽;吴恩融;马R

本文编号:2644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44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8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