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考虑空间效应的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简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8 09:45
【摘要】:基坑支护结构具有空间效应,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的空间效应更加明显。现有基坑工程设计计算方法还没有能够考虑空间效应,因此本文针对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提出适用于工程设计应用的考虑空间效应的简化计算方法。本文针对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研究均质土体中深筒形基坑空间效应问题。首先,基于启明星软件对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的内力及位移进行二维计算;基于三维计算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同时分析不同压缩模量参数变化时,深基坑支护桩结构的受力及变形规律,并与二维平面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二维平面计算的内力及位移结果远大于三维计算相应结果,而三维计算能够体现深筒形基坑的空间效应。(2)结合天津地区深筒形基坑的三个实际工程案例,对深筒形基坑二维及二维迭代计算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应用启明星软件对支护桩的内力及位移进行计算;同时,在弹性抗力法理论基础上,修正支撑的刚度系数进行迭代计算,寻找FRWS对支护桩剖面计算水平位移与BSC平面框架计算后的位移协调点。分析表明:(1)未能体现角部桩与中部桩的内力及位移差异,不能体现空间效应。(2)基于启明星软件的迭代计算求解支护结构变形协调点不具普适性。(3)结合上述三个深筒形基坑工程案例,对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考虑空间效应进行三维计算分析。基于三维计算软件(PLAXIS 3D)建立深筒形基坑模型,考虑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的空间效应,研究支护结构内力及位移的变化规律,同时与二维平面计算软件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分析表明:(1)二维平面计算的内力及位移结果远大于三维计算相应的结果。(2)中部支护桩变形大于端部支护桩,而内力小于端部支护桩,体现了深筒形基坑的整体空间效应。(3)随着深筒形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大,变形不断增大,最大位移处不断下移,内力不断增大,最大位移及内力值均出现在基坑底面附近,验证了基于三维计算的有效性和正确性。(4)针对均质土深筒形基坑提出考虑空间效应的设计简化计算方法。方法一:根据三维计算结果,可适当将中部桩体的截面减弱。方法二:根据BSC平面计算结果确定一定高程处桩体的平面位移,反推相应支座反力并进行迭代计算。简化计算方法适用于工程实际应用,以实现均质土深筒形基坑考虑空间效应设计。
【图文】:

极限状态,土压力,支护结构,深基坑工程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 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经典理论算法在深基坑工程中,,土压力是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主要荷载。因此在计算及分析深基坑工程问题中,首要问题就是确定支护结构上符合实际情况的侧向土压力值。根据支护结构的位移方向和大小的不同,将存在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三种不同的极限状态,如图 2-1 所示[53]。

平面弹性,抗力,计算简图,弹性抗力法


图 2-10 平面弹性抗力法计算简图[1]技术规程推荐采用m法,即基床系数随来计算基坑开挖面以下的地基水平向基件中弹性抗力法的应用基坑支护计算软件有:同济启明星、理依据均为弹性抗力法,在此弹性抗力法对启明星软件中对弹性抗力法的应用进多选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坑支护桩体的位移及内力计算中,将基率m线性增大,主动侧土压力开挖面以按矩形分布。在启明星m值的选择中,]选择相应土体的m值,也可在启明星中当无法判断坑底隆起值时,可按经验值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7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端海林;;基坑支护结构的绿色拆除与处理技术研究[J];居舍;2017年28期

2 罗永慧;;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施工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6年26期

3 赵旭;;解析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方法[J];民营科技;2015年04期

4 招俭华;;基于多道支撑作用下的基坑支护结构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04期

5 廖瑛;深基坑及基坑支护结构发展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S1期

6 俞青;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工程实践[J];福建建筑;2003年04期

7 段新胜,顾湘,陈飞,刘义杰;复合式基坑支护结构抗弯刚度及水平位移计算方法探讨[J];地质与勘探;2002年05期

8 李钦;;挖孔桩在基坑支护结构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1989年03期

9 韩莹;;基坑支护结构的比较与设计计算[J];居业;2017年06期

10 曹青来;张珂峰;;改造工程基坑支护结构施工难点的处理及监控措施应用[J];河南建材;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志强;;国脉大楼基坑支护结构分析[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徐祖跃;冯荣明;姚明祥;;基坑支护结构选型与工程监理应用[A];2012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姚海明;张雷;周松;;基坑支护结构主动极限位移的影响因素分析[A];上海软土地深基坑技术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丁文胜;;基坑支护结构空间效应的监测与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5 方引晴;朱宗明;姜素婷;;广州地区基坑支护结构的现状和展望[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梁亦坤;张季超;王遇国;;东方金融大厦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7 贾瑞晨;甄精莲;;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的动态监测与分析[A];2012年10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付国明;张迎东;;地铁6号线金安桥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9年

9 李姝婷;郑刚;;天辰大厦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及冗余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兴旺;施祖元;益德清;吴世明;;基坑支护结构全过程内力及变形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张永涛;针对不同结构开展差异化检查[N];中国交通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刘文祥 通讯员 叶国志 李海湘;抢占变形监测领域制高点[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伟;水平力作用下岩土工程结构内力计算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娜;考虑空间效应的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简化分析[D];天津大学;2018年

2 谢世军;哈牡客专爱民隧道出口明挖深埋段基坑支护结构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3 刘娟;软土层环保型基坑支护结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4 雷雅玲;内支撑+排桩复合基坑支护结构的工程风险分析及对策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5 杨坤;防渗水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年

6 李岩;不同支撑布置方案下基坑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变形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7 颜涛;移动荷载作用下基坑支护结构响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旭;变量相关时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可靠度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9 蒋华;十字形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付涛;基坑支护结构位移和弯矩的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54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54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0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