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游客服务中心的地景化设计手法研究
【图文】:
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背景. 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的现状及问题0 世纪后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化与多元化游业——尤其以自然景观类资源为主的旅游业发展,已经在国民经济的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1994 年以来,我国居民旅年扩大,自 2004 年起,旅游规模增速一直保持在 10%以上,截至 2016 游人数为 44.40 亿人次,同比增加 11%。从人均支出来看,我国人均旅增长态势,从 1994 年的 195.3 元/人增加到 2016 年的 888.2 元/人,年率为 6.81%。从我国居民每年的人均出游次数来看,从 2013 年的 2.40 到 2016 年的 3.21 次/年,每年增速保持 10%[1]。然而伴随着旅游业的蓬一系列可能影响到其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也涌现出来。
图 1.2 ]\0山景区建筑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 1.3 张家界天子山游客服务类建筑设施图片来源:www.1766hn.com高速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开始偏重于功能性,许例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上来说或许是合理经济的方案,但却忽视了与自然景观谐共生,旅游地独特的地域特质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保留,,建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对旅游地自然景观资源进行人为破化的一种象上图所示游客服务类建筑设施,建筑风格一成不变,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向宁;陈硕;曹伟;;地景化视域下寒地建筑体型重构地表的方法研究[J];华中建筑;2015年12期
2 李明娟;孟培;;地景建筑理论基础刍议[J];中国包装工业;2014年22期
3 曹诗图;杨丽斌;刘雪珍;;基于地理文脉的旅游建筑景观策划与设计探讨[J];旅游研究;2014年04期
4 沈英滢;谢育宸;凌世德;;游牧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与分类[J];中外建筑;2014年07期
5 王一睿;孙博楠;;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要素思考——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公园龙舌嘴游客体验中心设计[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严婷婷;;浅析隈研吾“竹屋”的建筑风格[J];成功(教育);2012年18期
7 王科奇;;基于感知自然物象的建筑创作方法——拟态建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8 庄惟敏;陈琦;张葵;章宇贲;;华山游客中心[J];世界建筑;2011年12期
9 靳铭宇;;游牧空间及其意义[J];世界建筑;2011年07期
10 邓波;罗丽;杨宁;;诺伯格-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述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兰;基于图底关系的地景建筑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王晓艳;地景建筑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3 张博;旅游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宋e
本文编号:2669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6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