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隔震结构长周期不利地震行为及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20:23
【摘要】:隔震技术是一种日趋成熟的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多,其隔震效果多次通过实际地震得到检验,抗震性能被证明明显优于传统非隔震结构。但是,在一些长周期地震作用下,如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和远场长周期地震动,隔震结构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当前已有较多研究证实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对隔震结构的破坏,但对于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可能对隔震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研究较少,在已有震害记录证实其破坏性的情况下,展开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相关文献以及对不同类地震动特性的研究,制定选波准则并选取多条常规地震动和多条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基于某工程实例利用Seismostruct软件建立一榀基础隔震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应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研究结构在大震下的地震响应特点,进一步运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从统计和概率的角度对其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从而得到结构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不利行为。基于结构非预想地震行为建立三种不同黏滞阻尼器布置方案,并按照上述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控制措施的减震控制效果,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通过比较常规地震动与近、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持时,结果表明持时可以较好区分常规地震动与长周期地震动,但在近、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之间区分度不明显。2)通过地震动强度指标与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相关性分析发现:加速度型指标和位移型指标与结构响应之间的相关性明显,位移型指标相关性差,因此建议在工程抗震分析中,若隔震前周期T_1≤2.0s时,选取指标I_c,当T_12.0s时,选取指标PGV。3)通过研究大震下结构地震响应特点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地震易损性研究发现:基础隔震框架结构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破坏概率明显增大,抗震性能降低,从变形分布特点来说,变形主要集中于结构底层,为结构的“薄弱层”。4)基于结构地震响应分布特征,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附设不同布置方案的黏滞阻尼器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相关研究发现:附设黏滞阻尼器能较好提高基础框架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但不同层增设黏滞阻尼器会造成其他楼层地震响应的增大,要达到均衡控制各楼层地震响应,更好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建议在薄弱处增加黏滞阻尼器。
【图文】:

四川,大地震,全球,鲁甸


1.绪 论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正好坐落于西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中,是一个地震易发和多发国家。从古至今的地震历史的记载表明,除了浙江和江省,我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发生大地震,其中 30 个省区有 6 级以上地震发生,19 个省 7 级以上地震,8 级以上大地震发生过的省区也有 12 个之多[1]。据全球统计,全球大发生的 7 级以上的地震中,有 1/3 的数量发生于我国陆地上;在我国国土面积上,有以上的城市、41%的国土处于地震基本烈度 7 度及 7 度以上地区,,6 度及 6 度以上地国土面积达到 79%。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相互挤压,使得此处断裂带发育成熟,正因为如此更是导致我国近几年接年发生特大地震,下图所示分别川汶川 8.0 级地震、青海玉树 7.2 级地震、云南鲁甸 6.5 级地震以及四川雅安 7.0 级地震害图,从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每次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给人民的生成巨大损失。

大地震,全球,鲁甸,印度洋板块


1.绪 论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正好坐落于西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中,是一个地震易发和多发国家。从古至今的地震历史的记载表明,除了浙江和江省,我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发生大地震,其中 30 个省区有 6 级以上地震发生,19 个省 7 级以上地震,8 级以上大地震发生过的省区也有 12 个之多[1]。据全球统计,全球大发生的 7 级以上的地震中,有 1/3 的数量发生于我国陆地上;在我国国土面积上,有以上的城市、41%的国土处于地震基本烈度 7 度及 7 度以上地区,6 度及 6 度以上地国土面积达到 79%。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相互挤压,使得此处断裂带发育成熟,正因为如此更是导致我国近几年接年发生特大地震,下图所示分别川汶川 8.0 级地震、青海玉树 7.2 级地震、云南鲁甸 6.5 级地震以及四川雅安 7.0 级地震害图,从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每次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给人民的生成巨大损失。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35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东升;王曙光;刘伟庆;李威威;;地震动频谱特性对隔震结构响应及损伤影响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5年20期

2 唐承志;张永山;汪大洋;何超波;;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研究现状(Ⅰ)——地震动特性影响与隔震结构参数优化[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5年04期

3 宋廷苏;安晓文;阿拉塔;管庆松;;速度脉冲型地震动对隔震结构减震系数影响研究[J];建筑结构;2015年14期

4 周靖;方小丹;江毅;;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拐点特征周期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06期

5 颜桂云;;近场脉冲型地震下层间隔震减震分析与层间混合隔震控制[J];建筑科学;2015年01期

6 李雪红;王文科;吴迪;徐秀丽;李枝军;李晔暄;;长周期地震动的特性分析及界定方法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7 王天利;李青宁;郭昕;;人工合成最不利地震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8 孙飞飞;唐熙;;中长周期不利地震动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S1期

9 贺秋梅;李小军;杨宇;;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作用基础隔震建筑位移反应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10 许智星;孙颖;谷音;卓卫东;;长周期地震动参数及频谱特征[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华;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强度指标和频谱特性指标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2 贾鹏;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特性及对结构响应分析[D];重庆大学;2016年

3 赵晓芬;近断层地震动速度脉冲的识别方法及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4 温群昊;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特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5 张倩;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多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6 许松;时程分析中罕遇地震动的选择[D];重庆大学;2013年

7 张继文;远场地震动作用下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深厚土层上高层建筑的影响[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8 常志旺;建筑结构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0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670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