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用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试验研究
【图文】:
图 4.11 引入 AMPS 和 DMC 后聚羧酸减水剂的红外图谱 4.11 可知,3440 cm-1是羧基中(-OH)形成分子间氢键;287缩振动峰;1640~1680 cm-1处是 C=C 伸缩振动峰,但是在此范峰,说明残余双键很少,各单体共聚良好;1639 cm-1是羰基(;在 1352 cm-1产生-SO3-的伸缩振动峰; 1299 cm-1是 C-N 的01 cm-1出现醚键(C-O-C)伸缩振动峰。综上分析可知,所有参良好。由此推断两性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 ZQ-3 的分子结构如图
图 4.11 引入 AMPS 和 DMC 后聚羧酸减水剂的红外图谱11 可知,3440 cm-1是羧基中(-OH)形成分子间氢键动峰;1640~1680 cm-1处是 C=C 伸缩振动峰,但是在,说明残余双键很少,各单体共聚良好;1639 cm-1是在 1352 cm-1产生-SO3-的伸缩振动峰; 1299 cm-1是 Cm-1出现醚键(C-O-C)伸缩振动峰。综上分析可知,所好。由此推断两性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 ZQ-3 的分子结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528.04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梅;丁娅;张霞;杨勇;徐文;;功能型第三单体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及分散保持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5年10期
2 房福贤;杨霞;张鑫;周普玉;郭清春;杨晓晨;周南南;;C80管桩免压蒸工艺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5年01期
3 董思勤;刘加平;冉千平;杨勇;;两性聚羧酸侧链结构对水泥浆体早期性能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15年01期
4 唐修生;蔡跃波;温金保;黄国泓;刘兴荣;;磺酸和酰胺基团对羧酸共聚物性能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14年12期
5 王秀梅;冉千平;杨勇;孙贤敏;;梳状聚羧酸减水剂主链长度对水泥浆体分散性能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14年09期
6 张光华;陈淼;相瑞;李元博;刘磊;;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7 陈国新;祝烨然;黄国泓;沈燕平;;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4年06期
8 孔祥明;侯珊珊;史志花;;功能单体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4年01期
9 王子明;卢子臣;路芳;刘晓;李慧群;;梳形结构聚羧酸系减水剂主链长度对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3年11期
10 周栋梁;张建纲;杨勇;冉千平;刘加平;;功能型聚羧酸外加剂在混凝土预制构件中的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洪波;功能可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程浩;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及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2 徐骁;蒸养条件下外加剂的单掺与复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3 徐雨o,
本文编号:2708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08043.html